龙灯的历史
早在商殷时期,青铜器和骨上都刻有龙形花纹。到了周朝,青铜器上的龙纹逐渐完整。虽然元宵节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应该是从殷周时期继承下来的。龙很早就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耍龙灯”含有祈求风调雨顺、繁荣昌盛、国家安全的意思,被称为“祈年”。
龙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种庆典和祭祀中,通过舞龙来祈求龙的保佑。当人们以竹竿系缚、绸缎装饰的彩龙为乐时,其祭祀性开始悄然隐退,逐渐成为一种表演技艺繁多的汉族传统舞蹈艺术。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龙的形象来表达他们的美好愿望。相传古人称龙、凤、麒麟、龟为四灵。造型优美,色彩鲜艳,线条刚柔并济。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早在商殷时期,青铜器和骨上都刻有龙形花纹。周代青铜器的龙纹已经逐渐完备。“玩龙灯”在汉代的民间已经相当普遍。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的《梦记》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扎成龙,盖青帘,灯烛万盏,状如双龙。”
在古代,人们把“龙”视为吉祥的化身,代表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舞龙被用来祈求龙的保护,以实现四季风调雨顺和丰收。人们用竹、铁扎和用缎子或布制成的彩色龙跳舞取乐,表现出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制造,“耍龙灯”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形态完美、表演技艺相当、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深受群众喜爱。
玩龙灯
“戏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龙的身体由许多节组成,每节相距约五英尺,第一节称为齿轮。组成龙身的“结”一般都是单数。(如九、十一、十三节)。水龙头部分也分不同重量,一般30公斤左右。龙珠里点蜡烛的叫“龙灯”,不点的叫“布龙”。
在玩法上,各地风格不同,各有特色。打九结主要以招数为主,比较常见的招式有:龙游、龙钻裆(穿花)、头尾钻、龙摆尾、蛇蜕。在舞龙戏中,无论表演什么样的戏法,表演者都得从碎步开始。玩十一、十三节龙,主要表现的是龙的动作,即龙追着红色的宝珠腾起,忽高忽低,仿佛飞上了云端;忽低忽高,如破浪入海,蜿蜒而动,煞是好看。
农村还有一种打龙灯的习惯,即不仅在本村打,还在其他村表演,在城镇或城市的宽阔街道、广场上“比赛”。春节至元宵节期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舞龙”队伍各显神通,引起人群围观。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传说土家族很早以前就没有舞龙的习惯。有一年,久旱无雨,秧苗枯萎,溪水断流。一个会算天气晴雨的鬼谷先生对土家族人说:“别急,今天下午快结束的时候下雨,城里三分,城外七分。”主管水利的金沟老龙听了,心想,地球上有这么有才华的人,我为什么要关心水呢?突然吃醋,他生气了,改变了玉帝命令他做的城内外的降雨。结果下起了倾盆大雨,淹没了城市,倒塌了房屋,淹死了许多人。这件事被当地的土地告诉玉帝后,玉帝将老龙打入大牢,七天后斩首。观音菩萨知道这一点,恳求玉帝救救老龙。还没等观音说话,玉帝就放了一把阴剑,用金钩把老龙砍成了九段。之后,鬼谷先生来到土家族,说:“老龙是和我一起被气死的,但是他对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死的时候你应该给他烧点香纸。”因此,土家族人制作了九条金龙,在各个村庄跳舞,请人们崇拜它们,并请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长期以来,舞龙也成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但是土家族舞龙,在镇上就是跳布扎朗,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土家山村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