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川军大将杨森的生活是怎样的?

杨森(1882~1977),原名舒泽,又名博鉴,名惠子,陆军中将。1882 1月24日出生于四川广安县龙泰寺一个小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清朝的臣子,杨森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大的。1904年,年仅22岁的杨森进入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校。他和刘翔、唐世尊、潘文华是同学,这些人后来形成了以刘翔、杨森为首的四川军阀集团的核心人物,1906年,杨森毕业后加入四川巡抚梁成立的川军速成学校队。次年,考入四川高等军事讲习班。1918,分配到成都新军第十七镇任排长。因为杨森练兵认真,他所在的排多次在演习、考核、比武中获得冠军。1910年升任川军第33混协1营右路队官,并于1966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3年夏,杨森在王陵集部队任营长。孙中山领导第二次袁战争后,杨森在与国防军的一次战斗中被俘。滇军大将黄玉成在收押俘虏时,看到所有俘虏都很害怕,但杨森却无所畏惧,英勇无畏。黄玉成见杨森勇猛魁梧,对他印象不错,留他在总部当副官。后来,杨森在云南军中逐渐升迁,历任云南讲武堂大队长、国防军第一军第二梯团参谋、靖国军第二军参谋长等职。先是参加滇军抗击川军,后杨森联系刘湘共同对付“西南王”唐。1916年,杨森部叛变,加入川军。曾任川军第九混成旅旅长,后升任第九师师长。1921年,杨任第二军军长。此时,杨秘密投靠北洋军阀吴,决心在四川争霸,并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军阀混战。

1922年,杨森和刘向计划统一四川。杨率部突袭一方面军,不料被一方面军刘伯承部击溃,于八月中旬逃往宜昌。同月,杨森被任命为北洋军第十六师师长,兼任四川前敌总司令。在吴的大力支持下,杨森卷土重来,占领重庆,随后攻克成都,将等人驱赶到川南。1924年5月,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监,杨森成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同年,杨森的事业达到巅峰。他喊出“建设新四川”的响亮口号,推行“新政”:一是修路;第二,开放公共体育场;第三,建立普及教育博物馆;第四,提倡“朝会”等措施。杨森推行的“新四川政治”,在四川众多军阀中独树一帜。很多人认为这是历史进步,称赞杨森的勇气。但是因为他的一些做法很粗暴,很不合理,比如即使是普通人,不修剪指甲,不穿长袍也会受到惩罚,自然会有很多人嘲笑和反对。杨森虽然喊着反封建,解放妇女的口号,但实际上他在四川真的是破除了妇女缠足,只是名义上娶了几个小老婆,实在让人觉得他所谓的做法只是一个形象工程。老百姓私下开玩笑说:“杨提倡妇女解放,娶了几个小女人!”杨森还是改不了旧军阀的恶习。1925年5月,段被解除杨森四川军务督导员职务,调任北京代理参谋长,刘向接替其军务督导员职务。但是,杨森害怕失去兵权,所以他没有去,和刘洋的关系变得不好。七月,刘向拉拢滇军袁祖明,联合抗杨,杨森部之师王祖绪也叛变。刘向把杨森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韦森将军”打了败仗,只好离开四川,只身逃到汉口。后来杨被吴任命为川军第一路总司令,这是一个贼寇联军。他召集员工,再次返回四川。刘向被迫与杨森媾和,双方在武汉签订《兵银公约》,规定归还杨森原有军权,同时杨部与刘向部队共同驱逐贵州军。杨森回川后,袁祖明自知无力与杨森抗衡,其滇军退入云南。杨森的实力和地盘大大扩张,60多个团,7万多兵力,控制了川东各县,成为四川一霸。

1926 10 10月23日,杨森接受国民政府任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总司令;为了应对北伐军对吴的分裂,他暗中继续担任吴任命的的“第一联军统帅”。03年8月13日,刘向等川军将领通电吴,而杨森却接受了吴任命的四川巡抚一职,自称“援鄂川军总司令”。配合北洋军阀进攻北伐军,但被击败。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分裂国民党。以拥有汉阳兵工厂为条件,邀请杨森出兵鄂西,打击武汉国民政府。见此举有利可图,杨森以“奉命出兵攻武汉”为名,于5月5日率部从万县东到宜昌。5月21日,湖北仙桃镇,杨森部被唐生智截住,其部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少量兵力回川。次年,杨森和刘翔因为争夺地盘再次开战。他和刘翔都是速成学校的老同学,也是争霸的死对头。他们被当时的人形容为“像小孩子一样打打闹闹”,打一次,又和好,再打;毕竟当年军阀为了地盘和利益争斗,过几天又和好了。不就跟小孩子打架一样吗?你叫我,我叫你,拼的就是你能瓜分多少地盘和利益。很可惜,每年战争引发的军灾、土匪,都有很多普通人受到牵连。这一次,杨森又败了,败给了铁山坪和张观,手下只剩下6个不完整的旅,刘向占领了川东21个县。此后,经过5年的手术,杨森又能康复了。

1935期间,由于来自北方的日军在华北步步紧逼,侵略的“气味”弥漫全国,国民政府开始了军队整顿计划,召集川军将领召开裁军会议,将地方军队转为正规军。其目的是精兵强将,增强国防实力,削弱地方军阀的军事实力,使其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在这次整顿中,川军被裁减了五分之二,仅保留了200个团。杨森被任命为国军第20军军长,隶属三个师(133师、134师、135师)。1936 1年10月31日,国民政府使二十军杨森部直属重庆行营,二十军成为第一支中央集权、国家化的川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刘翔和多位川军将领通电自告奋勇,领兵抗敌。8月,川军22军、23军作为首批出川抗日的部队。此时,驻守贵州的二十军杨森部和二十六师刘雨晴部,被国民政府军委直接派往淞沪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