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卓君,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这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代大运河分为永济运河、通济运河、汉沟、江南四段。
●618年,杨迪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起兵太原抗击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少农民税劳;注重人才作用、思想开放的能臣,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徵为著名谏臣。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明朗,经济发展迅速,国力逐渐增强。历史上,当时的统治被称为“贞节之治”
●陶瓷工业在唐代有重要发展,其中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瑰宝。
●唐朝时期,中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长安城分为何方城,居民区游览,城内是繁华的商业区。
●长安不仅是当时的民族交流中心,也是国际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史圣”。
●科目考试法选官始于隋文帝时期。隋朝杨迪时,正式设立进士,根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完善唐代科举制度的人物有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唐朝、唐太宗、武则天时期,政府先后在今新疆设立治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世纪初,杰出的藏族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使其首都更具逻辑性。
●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强了唐与樊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8世纪,唐朝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至此,吐蕃与唐朝已经“和为一家”。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非欧一些国家都有交往。
唐代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僧人玄奘。他致力于翻译佛经,还写了《大唐西域记》:应日本僧人的邀请,鉴真东渡日本,直到第六次才成功。唐朝的长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很多新罗商人来中国做生意,唐朝第一次进口新罗特产。
赵州桥是由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代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刻本,标有确切的日期。
●10世纪初,契丹首领包拯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定都北京。
●165438+20世纪初,党项首领元昊被称为大夏皇帝,定都兴庆,以西夏为历史。
周朝大将赵匡胤于公元960年末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东京,作为宋朝的首都,史称北宋。
●1127赵构登基,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在渭城击败金军,收复多处失地。
●宋代造船业世界第一。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占城稻,唐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在江南迅速推广。水稻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之首,主要产于南方。棉花种植已从广东、广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种植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
●北宋时,蜀国的丝织品命名为口天下。江浙一带丝绸产量很高,朝廷使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中国制瓷业的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兴起于北宋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最大的商业城市是临安,远比北宋的开封繁荣。
●北宋初期,四川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业发展。。
●羊是北宋最常见的肉类;南宋多吃鱼。宋代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大米为主。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会议,推举铁木真为可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1271年,忽必烈立国号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大部分时间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洛的书《马可波罗》。波罗游记。描述了大都市的繁华景象。
●元朝时,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省刺史,在地方政府设立了省刺史。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