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统治的根源是什么?
法西斯主义(Latin fasces的音译)最初指的是中间插着斧头的“一捆棍子”,是古罗马执法官员权力的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和对外侵略掠夺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极端独裁形式。
后来,奉行独裁统治的意大利法西斯党被作为该党的标志。法西斯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39年到1945年的整个二战期间,遍及欧洲大部分地区。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从1933到1945,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从1922到1943,等等,都是法西斯。
扩展数据
1936年3月,德国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区,这是德国突破凡尔赛体系的关键一步。当时实力绝对占优的法国反应迟钝,反应迟钝,这无疑让希特勒更加胆大妄为。针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也采取了名为“中立”实则纵容的绥靖政策。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和意大利迅速支持佛朗哥叛军,并对西班牙进行干预,而英国、法国和美国则保持观望。1937 165438+10月5日,希特勒叫嚣要从东面夺取生存空间。"第一步是合并奥地利,摧毁捷克斯洛伐克."
3月1938+01日,希特勒向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根据《凡尔赛和约》,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向英法意三国求援,英国首相张伯伦则以支持合并作为回应。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两天后,希特勒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个州,为德国准备东扩战争取得了第一个战略据点。
1938 19年5月,德国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并在两国边境重兵布防。15年9月,曾表示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活动”来防止战争的张伯伦飞往德国,并向希特勒承诺,将尽力说服法德割让苏台德区。后来英法同意将超过50%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向希特勒通报了这一计划,但希特勒提高了要价,随后宣布了德国三军的动员令。张伯伦吓坏了,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说:“我们不能因为它就把整个大英帝国拖入战争。
“9月30日,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等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会后,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被带到会议厅,宣读协议文本。英法没有等捷克方面答复,即宣布该计划已被捷克政府接受。
慕尼黑会议将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张伯伦回到英国,骄傲地吹嘘道:“我带回了体面的和平,一代人的和平。”
然而,事实是《慕尼黑协定》的墨迹未干。1939年3月6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被德军占领。至此,法西斯德国对抗英法的条件已经具备,德意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不可避免。
百度百科-欧战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