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的航道西塘河在哪里?

浙东运河航道西塘河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塘河从高桥进入宁波市西入口(望京门),全长12km,平均宽度32m,平均水深3.12m..西塘河原是广德湖北岸。宋正和七年(1117),明州周知开广德湖为田。为了尽可能弥补对水利系统的破坏,在原广德湖西侧修建了西塘河,将废弃湖前的两段唐河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西塘河。根据志(2000年版)1990,通航能力为30吨。

西塘河连接宁波市区和姚江,是避开姚江咸潮进入宁波古城的重要水道。西塘河是人和河流进入宁波市区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水路离开宁波市区前往杭州、北京等地的起点。它是浙东运河乃至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通江出海通道的“重任”。2011年1月,作为浙东运河的一部分,被公布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西塘河一直是宁波对外文化和行政交流的要道。明代初学所作《双城水路之歌》(载明代文献《北窗琐语》):“姜银布依太英荐,蒲范早来此。长风扬帆过西渡,山大藏黄安墓。”(《南京水道宋》)“思明古称文州,西过望京门外之江。”(北京水道之歌)描绘了从望京门到南京、北京的旅程。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了经济繁荣。历史上,西塘河两岸商贸繁荣。明代朝鲜官员崔普在他的《海上浮沉》中描述了从宁波西面的望京门到西塘河的景色:“从府城到这里,两岸店铺、葛船云集,如云。之后,松树、橘子和橙子排列在岸边,形成一片森林。经过了茶亭、静安铺、金吉乡、时宇贞操门和西镇桥,桥很高。到西八殿还有两座桥。大坝两侧筑堤,用石头做堰截断,使之不能与外河相通。两边设置机械,用竹子做缆绳拉船通过。"

西塘河上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河两岸有西塘河古桥(王春桥、新桥、登高永济桥、高桥)和一些保存完好的王春老街、高桥老街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当时运河两岸文化和商业的繁荣。

资料提供: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