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和推拿有什么区别?
按摩和推拿真的不一样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1)从历史沿革来看,推拿是一个古老的名字。到了明代,按摩的名称改为推拿。当时的《小儿推拿秘籍》《小儿推拿秘笈》等著作将推拿的名称改为按摩,不仅改变了名称,也预示着这种疗法的发展和人们对手法认识的提高。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手法种类较少。常用的手法有两种:按和揉。按压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向下的力,叫做“按压并保持”,搓法就是在体表做圆周摩擦,属于平移的范围。后来随着治疗范围的扩大,技术也相应发展起来。除了常用的按揉等手法外,还出现了推的方法。推拿虽然也是平移手法,但它是具有定向选择的线性摩擦手法,所以对疾病的治疗更有针对性。在实践中发现,手法方向的不同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手法方向不同的手法多种多样。除了向下的压力,还有向上的升力和相对较硬的挤压。手法分类逐渐趋于合理,适应症逐渐扩大。按摩这个名称已经逐渐被更明确的按摩概念所取代。可以说,从推拿到按摩的转变,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2)从手法变化来看,推拿手法只有四五种,推拿手法一开始也只有三十多种。清代对推拿治疗伤科疾病进行了系统总结,如《医宗金鉴》将摸、接、提、按、揉、推、取列为伤科八法。按摩从业者的手法一直都停留在基础技术上。
3)从小儿推拿的角度来看,明代不仅设立了推拿科,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小儿疾病治疗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小儿推拿体系,如小儿推拿的穴位,还有线(如前臂的“三关”、“六腑”)和面部(如脾、肝、心、肺等。).在小儿推拿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出现了《小儿推拿经典》、《小儿推拿秘方》、《小儿推拿秘方》等多部小儿推拿专著,其中《小儿推拿经典》可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书籍。小儿推拿的名称演变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香录》中记载“得病者,以手触之,可治之,人谓触先生”。这里,莫先生指的是疗效不错的民间按摩医生。
4)从治疗范围来说:按摩只是保健和消除疲劳,而按摩是治疗疾病。当代按摩科治疗的疾病有:腰痛、腱鞘炎、滑囊炎、感冒、便秘、腹泻、胃下垂、痛经、闭经、偏瘫、高血压、哮喘等。
5)从员工的角度:因为他们的目的和作用不同。服务场所的名称和人员也不一样。保健按摩以盲人按摩师或经过短期培训的按摩师为主。按摩或保健按摩是以医疗机构和诊所为基础的。
(1)盲人保健按摩的审批权限在工商局和残联。他们的按摩师只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劳动局颁发的上岗证,一般都是非医务人员;开设诊所的审批机关是卫生局。推拿医生需要大学学历。大部分是医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毕业的学士,还有硕士、博士、博士后。其中有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还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2)按摩师有保健能力,但诊断和治疗疾病难度大。即使他们能在按摩中发现客人体内存在的疾病,也不应该提供治疗,而应该告知患者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按摩师及其机构只能算是一个保健服务场所,而不是医疗机构。
(3)目的和方法完全不同。保健按摩是通过按摩来达到保健的目的,是中医的保健方法之一,以健身防病为主,以疾病和伤病的诊治为辅。按摩(保健按摩),包括伤科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是一种利用按摩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物理疗法。最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是诊断和治疗疾病,并辅以健身和疾病预防。
(4)在技术上有明显的区别:
a、按摩是用手推或握按摩,属于中医外治法。它主要是通过手法技巧和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按摩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外治法。其治疗范围广,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如落枕、扭伤、肩周炎、腰腿痛、感冒、慢性腹泻、失眠等。手法有滚、揉、刮、搓、揉等。方法有很多,不是简单的推或者压。
按摩手法要求柔和、均匀、有力、持久,对穴位要求深而透。根据不同的疾病,身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按摩手法和技巧。按摩具有舒经通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润滑关节、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对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也可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消化不良、便秘、胃病等。要求按摩医生要有完整的解剖学、生理学、放射医学等医学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B.按摩院或街头按摩摊的按摩,是通过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人体,进行技巧性的机械动作,达到预防或保护健康或消除疲劳的目的。手法简单,主要是按、揉、搓、弹、敲、敲。家人之间也可以学会互相按摩,达到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