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历史影响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都。北京作为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中心,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是中国首都建设的杰作。北京城在建造过程中,总结吸收了元代都城建筑、明代南京和明代中期的设计优点,是对元代及以后都城和宫殿体系的总结。明初的北京城,规划周密,平面整齐划一。由南向北延伸的中轴线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左右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义不骄”的思想。宫城是整个城市规划的核心,“镇山”——景山布置在宫城以北整个城市的几何中心。皇宫、御花园、离宫、皇家生活服务设施都集中在皇城内,南面的衙门和内城、外城依次为护栏。城内街道笔直整齐,散布着政府大楼、寺庙、道观、商业区和风景名胜区。礼制建筑四通八达,皇家园林、帝王陵墓、长城排列在外围,由内而外井然有序,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理念,使其远比元朝庄严宏伟。在城防建筑的设计上,北京城也借鉴了北宋的《吴京总纲》和南宋发达的城市建设经验。以砖石城墙为基础,依托瞭望塔、角楼、瓮、敌台、门楼、护城河,形成了平面和立体的综合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守卫最严密的都城之一,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极高的建筑工程技术水平。
北京城被美国建筑师E.N .培根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瑞典学者奥斯瓦尔德·塞恩曾撰写专著《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描绘这座城市的壮丽景观。他在书中写道:“如果把它(北京)比作一个巨人的身体,城门就像巨人的嘴巴,它的呼吸和说话都通过它,整个城市的生命脉搏都集中在城门处。从中不仅有大量的车辆、行人和牲畜,还有人们的思念和愿望、希望和失望,还有象征死亡或新生的葬礼和婚礼。在城门口,你可以感受到整个城市的脉搏,让整个城市的生命和意志流经这狭窄的通道——这种脉搏赋予了北京这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生命和运动的节奏。”在这本书的结尾,Xi·龙仁对北京这座城市能否继续发展持悲观态度。果然,1949 * * *在位后,北京城墙和护城河相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