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则徐的故事,900字。
林则徐(1785—1850),人物有傅、邵牧、石磷、文忠。乾隆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八月三十日)出生于福建后关(今福州)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我的父亲林斌日以教阅读和讲课为生。靠父亲在私立学校教书的微薄收入是不可能生活下去的,所以母亲用体力劳动来分担家庭的窘迫。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期望儿子在仕途上发展、上升。林则徐很聪明。4岁时,父亲“搂着学校”,听写了四书五经。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我较早地阅读了儒家经典。嘉庆三年(1798),14岁进士后,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师从有实践知识的郑光策、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我开始注重实践学习。嘉庆九年(1804),20岁,升官。林则徐因为父亲的纯教,在学业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从那以后,由于家庭困难,我出去做了私立学校。十一年(1806)秋,被方永清聘为厦门海防同知司。这里的鸦片烟引起了他的注意。次年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士诚赏识,被招入幕府。他学到了很多清朝的奇闻异事,兵、刑、礼、乐的知识和官场的经验,为他以后的“仕途”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条件。
嘉庆十六年(1811),林则徐中举,赐秀才,从国子监选了庶吉士,开始步入官场,实现了父母的为官愿望。十九年(1814)。此后历任国史馆助理员、作者官、学行者、秘堂清洁工、江西云南考官、江南道御史等职。京官在位期间,立志做一个济世匡正时势的清官。所以,他“学了文学”。为了熟悉政治事务,“研究心灵和世界的研究是有益的,尽管这是在秘密和曹流的情况下。”人事行政的得失完全验证。“他在为官七年,广泛收集了元明以来数十位专家关于吉府水利建设的讲座和著述,撰写了《北治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水适直隶稻,水可造田”,“农为天下之事,稻为农民之事”。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水稻种植,就地解决南粮北运问题,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及其所带来的积弊。嘉庆二十四年(1819),林则徐曾参加北京部分文人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龚自珍、魏源等人,并在诗社进行诗歌演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被任命为浙江杭嘉湖道外交大臣。他积极广纳贤才,建议修建海堤水利,颇为成功。但他感到仕途上的种种阻碍难以应付,一度发泄“扶左缺右”、“为官三叹”的苦闷。终于,第二年7月,他以父亲生病为借口,辞职回家。林则徐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因为急躁,就让人写了“治怒”,挂在大厅里作为警示。
道光二年(1822),四月复出,任浙江江南淮海路。在赴任前,他曾担任浙江省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了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的青睐,很快就进入了官场上升期。道光三年(1823)正月,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禁止鸦片中毒这一社会弊端。江苏今年夏秋之际,哈德雷恩、松江等地饥民聚集诉说灾情,威胁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到松江安置灾民并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年底,朝觐归来,任命江宁为使,让林则徐主管全省救灾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相继被父母丧亲,在家守制。直到第十个年头的正月,他才再次做官。
道光十年丧(1830)结束。次年6月至7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部署特使。”——岁时,周历三省,各地贪官都急于缓和局势。江辰看重他的才能,他们都爱上了他。”为了清朝的长远利益,他决心整顿财政,兴修水利,赈灾。"他一度闻名于世。"10月,升任河东都督。在关系到江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前,为了“除弊省钱,奋发图强”,我们决心“断情”“大力照章办事”。为了治理黄河,我亲自冒着寒风,走了几百里地,考察了几千根备用的治水稻草,还会研究沿河的地形和水流。绘画容易理解和管理。林则徐认真细致的精神在当时是可圈可点的。
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到十六年,他在农业、水利、救灾、吏治等方面都有建树,特别是倡导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的农具。在实践中,他认识到:“土壤肥力需要人力,土壤工作属于农业工作。”航道疏浚越多,土地受益越多。“林则徐的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调查中体验出来的。道光十二年(1833),江苏省发生大洪水。林则徐不顾报灾期限和朝廷申斥,详细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曹福,提出“多宽、多训、多活力”的要求,客观上对发展生产、缓解人民困难起到了有利作用。同时,他分析洪水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贺楼和相反方向的白猫年久失修,逐年淤积,所以决定修建白猫和贺楼,修筑海堤,这些在中国水利史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朝的金融贸易政策提出了异议,反对全面禁止洋钱。他第一次外交上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制的银币,建立了自己的银本位制度。这是中国近代货币改革的先行者。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国内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自主发展,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林则徐,著名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从政40年,任职13省。虽然作为封建官吏,他有“忠君”的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的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半殖民主义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把不幸和荣辱放在一边”,坚决禁烟,抵抗外来武装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热爱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纸钱》、《云左山房纸钱》、《使云南唱草》、《林文忠公函》等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手稿、日记、公函、书信、诗歌等。被编为林则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