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广场的广场变迁
解放前,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是著名的跑马场。
鸦片战争期间
1861年,当时的英国赛马会董事霍格与英国驻沪领事勾结,向上海路政纲提议划出一圈土地作为赛马场。在当时清朝地方官员的默许下,他骑着马,抽着鞭子。他从第一百货公司门口往西、往南绕了一个大圈,然后根据马蹄铁的痕迹圈了起来,低价强行征用了马场圈的466亩农田,迫使3万多农民背井离乡,修建了号称“远东第一”的“上海马场厅”。随着改革开放和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人民广场的彻底改造已经正式提上日程。1993年底,人民广场全面改造,国庆45周年竣工。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包括主体建筑、市政设施和绿化建设。
现在有七个主要建筑,市政大楼位于北中轴线上,上海大剧院位于原体育宫的看台。东侧是城市规划博物馆。人民广场东北侧是地铁人民广场站。人民大道南侧依次为三大地下建筑,东南为带状地下商城,南面为亚洲最大的城市地下变电站,西南为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车库。位于人民广场中轴线以南的是上海博物馆。首先,人民广场的市政配套设施保留并改造为600米长、32米宽的花岗岩路面,让上海市民心中的人民大道依旧。大道两侧修建了5.5米宽的绿色隔离带和6.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铺设了彩色人行道。在武胜路上,原有的8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都建了起来,勾勒出一个弧形的“月亮岛”。武胜路停车场已经成为旅游大巴的集散地之一。人民广场的大规模绿化建设,使其与654.38+0.2万平方米的人民公园融为一体,成为上海市中心两片叶子的“绿肺”,大大改善了市中心环境。改造后的人民广场记录了上海历史新的一页,成为上海新形象、新风貌的城市景观。
人民广场以其全新的行政、文化、生态、交通、商业功能和庄重、开放、活泼的形象,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象征。1995,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风景”和“十大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