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历史高考试卷非选择题答案
答案l:在时间和主题上与问题意思一致的答案。(2分)
煤气灯的照片,电车的照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图片
其他回答。(0分)
材料选择说明(4分)
答案1:符合实例陈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4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生活条件
答案2:与例题语句不同,但基本符合题意的语句。(2分)
夜生活成为可能;人们出行很方便。
方便人们出行;出现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弄堂文化。
其他回答:同义反复或者不解释。(0分)
路灯从煤气灯变成了电灯。
原因分析(3分)
答案1:从制度建设层面总结,引用相关史实。(3分)
另一方面,建立城市管理制度,如颁布城镇地方自治宪章。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成立“工程总局”
答案2:有总结但没有史实的例子。(2分)
城市管理体系的建立
回答三:只引用相关史实。(1)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出现
其他回答:回答与问题无关或者只是泛泛而谈的回答。(0分)
32.(1)回答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
古典时代
雅典的全盛时期
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的韧性(0分)
32(2)答案L:③40岁以上雅典男性公民(1)
其他答案:选择题或错题(0分)
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的本质特征(6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死刑,这说明民主政治可能会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案的审判过程表明,程序正义不一定意味着结果公平。
回答2:不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的本质特征。(5分)
雅典民主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回答三:可以合理利用材料,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3分j
好的一面是有抽签、自愿登记、辩论和两轮投票;坏处是只有雅典。
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
雅典的民主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它的程序受到严格的管制;也有不利之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
投票4:仅从一面来判断,有1以上的理由或事实。(2分)
回答五:只做简单的判断。(1)
其他回答:抄袭材料,答非所问等。(0分)
其他回答。(0分)
考据方法分析(2分)
答案L:从文学与考古一致性的角度分析。(2分)
没有达到双重证据的确认。
文件复杂,与考古遗址不吻合。
回答2:缺乏相互确认或一致性。(1)
文献很复杂。
其他回答。(0分)
33(3)
答案1:历史学家“三长”完整答案(2分)
历史学家要有史料、史实和历史知识。
答案2:回答不完整(1)
历史学家要有历史天赋和知识。
其他答案:一般答案(0分)
历史学家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理论。
道德品行水平(2分)
答案1:准确写出关键词“实德”。(2分)
其他答案:一般答案(0分)
历史学家要有职业道德。
34(1)回答1:内朝鲜或中国;三省六部或三省;内阁系统或内阁系统或内阁。(6分)[来源:Zxxk.Com]
其他答案:答案顺序颠倒,其他系统。(0分)
三公九臣制
总理(中朝)
35(2)历史事实(10分)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5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的海上航线,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转向整个现代世界。17-18年末09年初,英法美爆发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到来。政治经济革命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年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纪体系终于形成。
答案2:只用与问题无关的边缘知识来回答。(根据与问题含义的符合程度评分)
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革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德国统一,俄罗斯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民政改革。
其他答案(0分)
组织机构(3分)
回答1:时间准确,分阶段描述,有结构。(3分)
答案2:以上三要素缺一(2分)。
答案3:只具备上述要素之一。(1)
其他答案(0分)
37(2)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
答案1:材料可以结合史实进行抽象讨论。(13—15)
材料和史实: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它。
《和约》等抽象视角,反映了社会形态变化时农民只能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作战的无奈现实;又如《和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抵制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不自觉地使用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讨论:充分讨论;已经充分讨论过了。
叙事:叙事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条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联系并加以解释。(8-12分)
材料和史实: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它。
视角:从两个以上的角度分析,如指出“和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和约》体现了爱国主义和盲目排外的要求;《和平协定》中抵御外侮的要求和中国传统观念(中国观念)的要求;《和约》属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很明确。
讨论:充分讨论;讨论不充分。
讨论:描述地层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用多条线索或材料解读单个纬度。(3-7分)
材料和史实:多用材料;少用材料。
视角:提炼一个视角。比如《和约》反映了作者的仇外心理(反帝国主义、反抗和反对基督教文化);《和约》体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和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态。观点清晰;观点不明确。
叙事:叙事完整流畅;只能列举。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结论。(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