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如何从甲骨文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哪些阶段?
1.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法契约”等。在古籍中,也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从发展来看,甲骨文(商代晚期)-金文(西周)-小篆(秦朝)-隶书(汉代)/草书(汉代)-楷书(六朝)-行书(晋代成熟,唐宋盛行)。
我们所说的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是这些。
2.什么是甲骨文和金文(先秦)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因为在1899中,王偶然发现了一些刻画在一种叫“龙骨”的中草药上的符号。“龙骨”就是龟甲,上面雕刻的符号后来被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是“甲骨文”。
这里最重要的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殷墟,是距今约3400年的商朝遗迹。后来经过不断发掘,出土甲骨多达10万块;上面有4500个描绘符号,其中1700个被一一破译解释。甲骨文的内容大多是“神谕”,记录的是算命的事件。
金文?
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简单来说就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丁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同义词。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与甲骨文的细长相比,青铜器上的铭文略显厚重、朴素,充满了石质精神。
三、小篆(秦)小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以类同,车以同轨”的政策。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使用的大篆原始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取消了其他六种文字,创造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秦统一后,这种文字被称为秦篆,又称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简化的。秦泰山刻石作为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受到历代推崇。秦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曰:“舒勤有八种体例,即大印、小印、篆刻、虫书、临摹、官书、官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篆书的制定是我国第一次系统规范汉字的书写。
?4.在隶书成熟的同时,隶书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为曹彰、行书和楷书。三国时期,隶书并存。
隶书,也叫韩立,是汉字中常用的庄重字体。其书写效果略宽平,横画长直短,呈长方形,讲究“蚕头鹅尾”和“曲折”。
至于草书,楷书,行书,相信我都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