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春秋时期的手抄报怎么做?

避三宅: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了他,款待他。他许诺,如果楚谨发生战争,晋军将从三家(一家三里)撤退。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晋国支持宋楚之争,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避开了,诱敌深入并取得了胜利。

吃一堑长一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喂马伏差三年,受尽折磨。回国后,他决定报仇,兴国。他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雇用人才,自己参加劳动,坚持睡在柴火上。他每顿饭前都要尝一次胆,最后灭了吴国。

老马认得路: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要求,带兵击退了山戎国的入侵;山荣王糜鹿逃到孤竹国请求援军,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军。在回国的路上,齐军被一个假向导的介绍所困。管仲建议用老马带路,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两位重臣廉颇和蔺相如,因为蔺相如屡建功勋,被赵王封为丞相。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武功盖过了嘴巴。蔺相如为了国家,多次避开廉颇。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羞愧难当,便去蔺相如家背地告罪。从此两人和好如初,成为了彼此的朋友。

纸上谈兵: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精通兵法,能谈用兵之道。连父亲都打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懂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接替了廉颇的位置。蔺相如等人强烈反对。赵王坚持认为,长平之战,赵括损失了40万大军。

三令五申:孙武六住在吴国,吴王想试探孙武的军事才能,就把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练习。孙武把宫女分成两队,让太子最宠爱的妃子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待了口令后,便击鼓指挥,宫女们哄堂大笑,队伍一片混乱。孙武又下了一道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孙武说,既然他已经明白了命令,不听,那就是头领的罪,下令将两个队长处死。吴王慌忙下令不能杀公主,但孙吴还是杀了两个公主。然后,孙武对宫女们进行了排练,这次没有人敢不听命令。

夺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齐国求援,派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想直接带兵救赵邯郸,孙膑主张带兵围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国回军自救。这样不仅可以解除对赵的围困,也可以将魏军消耗殆尽。田忌采纳孙膑的策略,率兵直取大梁。魏军闻讯,迅速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连夜回军救援大梁。去桂陵,齐军会越来越早的遇到魏军。魏军被打败了,几乎全军覆没。

胡夫骑射: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武王·凌决心变革,力争上游。武灵王看到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短袖便衣,骑着马,边跑边射箭,行动敏捷灵活,就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赵就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

盗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魏求救,魏出兵救赵。秦听说魏国出兵救赵,就派人去魏国威胁王维。王维屈服于秦,命令前去救赵的留在原地。于是写信给魏国的儿子辛求助。信陵君曾为王维最爱的妃子如姬报杀父之仇。信陵君让汝箕从王维那里窃取了兵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数万将士来到邯郸,打败了秦军,解决了邯郸之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战国策·易》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权力先后落入智、赵、魏、韩思清手中,实际上成了傀儡。公元前458年(战国时期),派使者请求齐国和鲁国出兵讨伐四清。四清得到消息,派兵攻打晋定公。无法抵抗,丁公被迫逃离,死在路上。

丁公死后,宗室吉焦被立为国君,史称晋爱公。知青智伯独揽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大臣。其他三清、魏和韩康都不敢和他叫板。智伯分别向魏和韩康子要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让土地时,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智伯非常生气,立刻派人命令魏和韩康子派兵和他一起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击他,所以他忙着和谋士张萌谈话。张萌建议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抵抗。在晋阳,赵襄子发现很少有能打仗的武器。张萌边谈边劝道:“这里的栅栏是一尺多高的木头做的,庙里的柱子是铜做的。这些都是制作武器的好材料。”智伯带领魏汉攻打晋阳,但是智伯打不赢,因为魏汉不愿意为智伯卖命。

晋阳被智伯水淹,被围困三年。因为地上有水,老百姓就在树上搭棚子住,城里的粮食也快吃完了。许多人因为寒冷和饥饿而生病,他们的士气开始动摇。有一天,遇见,说:“魏、韩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要向他们说明他们的利益,并动员他们背叛赵,一起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一再感谢他。

当晚,谈好潜入魏与韩婴,说服魏与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伯的地盘。到了约定的日子,赵、魏、韩联合进攻,杀了智君逃跑,智伯被俘。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足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萌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萌说:“你要的是报答我的付出,我要的是治国的道理。正是因为我的巨大贡献和声誉,我甚至会超过你,所以我才下定决心离开。历史上没有君主和大臣权力相同,总是相处融洽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让我走吧。”赵襄子不得不遗憾地同意。张萌谈到辞去官职,归还封地,隐居在负家山,在那里安度晚年。

后人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备将来参考。

战国时期,魏国一直被秦国侵略。魏安立王即位后,秦国加紧进攻,魏国屡战屡败。安元年,秦攻魏,魏失二镇。第二年,魏又丢了三镇。不仅如此,当时秦国的军队正在逼近魏国的首都,形势非常危急。韩国出兵救援,也是被秦军打败,魏无奈割地结束战争;但第三年,秦国再次进攻,夺取了魏国的两个城镇,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一起打败了魏、韩、赵的军队,杀了十五万士兵。魏国的将军芒茂也失踪了。

魏军的接连失利,让安力王忐忑不安。此时,魏军的另一位将军段也非常害怕。为了有一个安全的生活,他提出向建安,割宛归秦,并要求停战。王安利非常害怕秦军的进攻,认为割让土地可以实现和平,所以他按照段甘孜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是苏秦的弟弟,一直主张“联共抗秦”。他还极力主张诸侯国联合起来抗秦。当得知魏割地求和时,他对安力王说:“侵略者真是贪得无厌。你不可能这样用领土和主权来换取和平。只要你的土地还在,你就无法满足入侵者的欲望。这就像拿着柴火去灭火。柴火一根根往火里扔,火怎么扑灭?柴火烧完了,火才熄。”然而,安力王拒绝听苏代的话,仍然跪下求和。过了几年,魏国终于被秦国灭了。

毛遂自荐:战国时期,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扶持一些有才能的人来增强自己的权力。当有事发生,有人需要建议时,他们被允许为自己计划策略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叫食客,也叫门客。

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很有权势,家里有成千上万的食客。其中一个叫毛遂的食客,在没有任何其他贡献的情况下呆了三年。虽然平原君觉得很奇怪,但他没有抱怨,并让他吃住在家里。

后来,赵国的首都邯郸被秦军包围,形势非常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劝说楚王与赵国合作,* * *出兵攻打秦国。当平原君回国时,他打算从食客中挑选20名全才和他一起去,但只有19人有资格,还有一人缺。平原君正在绞尽脑汁的时候,毛遂突然上前对平原君说:“我是最合适的人选,愿意追随儿子。”平原君说:“人群中的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像袋子里的一把锋利的锥子,会立刻刺破袋子,露出锋芒。而我这三年你过得并不好。我看你还是留下来吧!”毛遂回答说:“我现在就想钻进袋子里,不然我的锥子早就把袋子磨穿了,显出它的锋利,连锥子柄也要从袋子里钻出来。”平原君心想,反正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带了二十个人去了楚国。

当他遇到楚王时,平原君说明了情况和得失,并尽力说服楚王。同公司的19位食客也是没办法,只好想出了好点子。正当每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毛遂放下手中的剑,走到楚王面前说:“你的命现在在我手里了!楚国有百万精兵,但在最后一战中,被秦国数万大军击败,夺走了许多城池和土地。连我们赵都为你感到羞愤。赵提出两国联合抗秦,是为你们楚国报仇。”楚王觉得毛遂是对的,毛遂用剑威胁,所以他同意结成联盟,签订和平条约。他立即出兵支援赵国,解决了邯郸之围。

从那以后,平原君不敢再瞧不起毛遂,而是把他当作尊贵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