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乡的历史演变

全乡因乡政府驻平等村而得名。平等村原名大新店。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于,以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为名,在此建立平县,县政府驻大辛店村,村改名平。

1947年,沂南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这里建立了平等区。1949,属于伊川县二区。1958属于高铭人民公社。1959属于宋店公社。1962,宋店公社改为平等公社。1983年底改为平等乡。

除西部少数丘陵外,全乡大部分是冲积平原,是伊川县主要产粮区之一。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水稻。1987年,全乡耕地45874亩,粮食播种面积60076亩,平均亩产432斤,总产量25412000斤,农业总产值758万元。

伊河沿乡东部流过,银河自西向东经宋店、马会营、马会营流入伊河。杨顺、永安、永昌纵贯南北,有效灌溉面积1987亩,人均灌溉面积0.47亩,居全县之首。

该乡交通便利。在古代,它是从罗松大道和临汝通往青海的必经之路。建国后,罗路公路贯穿全境,两条公路,平白,古马,横贯东西,所有行政村都可以互通汽车。从1969开始,农村农机修理厂、皮具厂陆续投产。80年代,申英格瓦斯厂、少康酒厂等民营工业崛起,1.985,全乡工业企业43家,年产值1.82万元。1987年,各类企业增加到598家,从业人员4512人,总产值2018.7万元,利润205438+0万元。

1987年,该乡根据水田多的特点,成立了水稻研究会,成员400人。马辉村利用先进技术种植了500亩杂交水稻(籼稻),平均亩产1320公斤。

1987,全乡大牲畜3624头,生猪16062头。东村、龙王屯分别被县政府表彰为织布、养殖专业村。

建国前,萍萍、宋店、马会营、马庄、四合头、谷城等地都有业余剧团。四合头戏的表演者裴银菊、裴万娃,在豫西几个县都很有名。“文化大革命”后,所有村庄都恢复了娱乐活动。

民国初年,建立了13学校,如申英社会研究和于颖小学。民国二十年(1931),马范成立。抗日战争时期,马辉心有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的基地。1987年全乡有中小学21所,在校生7083人,是全县教育普及较好的乡镇之一。

这个乡重视成人教育。1960,马会营村因为扫盲工作先进,参加了全国文教英雄大会,被授予国务院旗帜和中央委员会奖章。1982年,该村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考察点。

这个乡的人们有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建国前,平和新迎的大蒜曾是洛阳的名产。

西村以西一公里的邵雍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村有东周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