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背后的狗血历史导致了一场震惊台湾省的丑闻

德语:正白旗儿女的沉浮

◆ ◆ ◆

文|史鲁生

01

乾隆二十三年(1758),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发生了一件令世人震惊的大新闻:台湾省军政主事,即福建副巡抚台湾省道德文,在主政台湾省事务期间,收受贿赂,侵吞军饷财政。

实事求是地说,官员腐败在清朝屡见不鲜,按理说世人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主管台湾省的官员被曝出此类丑闻。

因为,能代表清政府统治台湾省的人,几乎都是皇族信任的“自己人”。

自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省以来,台湾省长期归福建省管辖,但政府对台湾省的管理相对有限:除清军驻台负责防务外,其他民生政务的官僚体系十分薄弱,很少派出官员。

秦王决定平定台湾省的大捷。

长期以来,负责台湾省事务的官员在福建叫厦门路,住所在厦门。隔着海峡,遥不可及。以厦门为基地的道台对台湾省的管理,显然是粗放的,没办法细致入微。

直到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才在台湾省设立地方台湾府,台南和台湾省的民生事务才系统地纳入朝廷的管理视野。

从指数来看,德文是清廷设立台湾道以来的第十八种。台湾省道士以前从来没有涉腐,或者说即使有,也没有被踢出局。德文无疑是第一个被发现腐败的台湾省道台。这个消息足够爆炸性。

然而,世界的惊叹不止于此。人们循着这条新闻,向前梳理德国人的履历,突然发现这个人早在30年前就已经因贪腐被调查了!

这个更爆炸性的发现被发现,无数人哑口无言:“一个被查处的贪官,为什么能被提拔到台湾路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德语诞生于清朝第三旗正白旗,自带“贵族”血统。

众所周知,清朝皇室亲信中有八旗,其中三旗属于亲信中的亲信,即黄旗、白旗、黄旗。

正白旗最初由清朝皇帝努尔哈赤建立,后来由多尔衮领导。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正白旗第一队冲。可见正白旗的子弟在清朝绝对是“贵族”。

《美人无泪》电视剧多尔衮剧照

虽然多尔衮本人后来因为皇室内部不和,被顺治皇帝剥夺了太子的头衔,甚至连坟墓都被挖了。但旗主个人的灾难并不损害正白旗的整体地位。只要不是叛逆,正白旗的孩子无论犯什么样的错误,都只会被逗得很开心。

02

先说说30年前德文是如何犯错并被调查的。

早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官场新人德文就被派往江宁织造部下属的杭州织造所,职衔为笔杆子式。

江宁织造厂

看看这里是否有点模糊简单解释一下:

江宁织造局早在明代就已存在,是专门为朝廷制作丝织品的机构。如果没有这个机构,明清宫廷里的皇族、皇后、嫔妃都是赤身裸体的。

所以到了清朝,朝廷不仅继承了这一机构,还将其升级为由内务部监管。这个机构的负责人仅次于两江总督,绝对属于高官厚禄的职位。

那么清朝第一个江宁织造书院的负责人是谁呢?那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曹。

曹画像

后来曹家成了织部世家,祖孙三代尊为织部宗师;曹家的荣华富贵都是在江宁织造所得来的。

你猜怎么着?曹家生来就打着白旗,清朝皇室对他绝对信任。

江宁织造所主管江南大大小小的织造机构,织造所众多,如苏州织造所、杭州织造所等。曹福,曹雪芹的叔叔和继父,是德国人工作的杭州织造厂的负责人。

至于曹福的身份,则与《红楼梦》和曹雪芹有关。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一下:

曹福的肖像

自曹出任江宁织造院第一任院长后,其子和孙相继接任。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曹青是曹雪芹的生父。

然而,曹寅和曹庆父子都没有活多久就相继去世了。尤其是曹青英年早逝,妻子怀上了曹雪芹。于是,曹寅这个曹操的后代就惨了,只剩下婆婆和媳妇,外加一个还在她妈肚子里的曹雪芹。

这个时候,康熙皇帝亲自给曹家送来了关怀:他亲自决定,让曹寅的哥哥曹权把他的一个儿子,也就是曹福,送给曹寅的遗孀,也就是曹雪芹的祖母,作为他的儿子,他将是曹家之父。

所以,曹福是曹青的表哥,但后来他成了曹雪芹的继父。

当然,曹福不仅继承了曹卿的家业和遗腹子,还继承了曹家世代相传的官职:织女府主。正因为如此,德文才可以和他搭档。

有一种观点认为曹福是《红楼梦》中贾政的原型。也有观点认为他是贾宝玉的原型。限于篇幅,我们就文学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红楼梦剧照贾宝玉贾政

据说德国人和曹福人合伙经营杭州织造厂。德国邮政“笔糊”实际上相当于曹福的工作人员,主要做一些文书工作,特别是把中国的公文翻译成满文。

德国人和曹福人都出生在白旗之下,他们用同一种语言相处得更好。回想当年,我们的老祖宗,正白旗将士,冒着生命危险跟多尔衮在一起就是为了发财。

另一个不仅完全赞同,而且指出了实现富强的现实路径:“人死为财,鸟死为食。我们在职时应该尽力多赚钱。”

经过聊天,德文和曹福彼此达成了共识:向江南织造站索贿。而他们也信守诺言,主动找邮局的人送钱。后者对此不满,但不得不服从。

这样,德文和曹福各得了不少银子:曹福得了367.22元,德文得了518.22三钱。

德文和曹福,谁首先提出赚钱的想法?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对金钱有着同样强烈的欲望:

德国官职卑微,囊中羞涩,他肯定想发财;嗯,曹福,他接手的曹家,是一个濒临灭亡的曹家。曹家享受了几代人的荣华富贵,换来的是织造局的亏空。

曹福知道曹操一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于是贪得无厌,乘人之危,将自己的财产偷偷调回京中的正白旗大本营,准备全线撤离江南。

然而,江南织造的不足很快引起了新登基的皇帝雍正帝的注意。织造局本来要调查曹家的亏空,正好碰上,德国人来邮要钱,一下子就抓住了。

雍正五年(1727)曹家全部家产被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贾被抄为名详细描述。至此,曹家彻底衰落。

曹家的财产被没收后,被关了一年,曹家搬回北京。此后,史料中没有关于曹嘉后来命运的记载。可见,曹氏家族是清代正白旗制度中最为彻底的家族之一。

在此基础上,红学研究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福本人。原因是曹雪芹没有经历过曹家的富贵阶段,无法描述大观园的奢华往事。

只有既经历了曹家的富贵,又亲身见证和参与了曹家的衰败的,才是最有道理描述《红楼梦》的人。至于曹雪芹,他只是后来帮忙整理手稿。

还是那句话,文学上的争议不在本文详述。

另一方面,与曹福一起被调查贪腐的德文,似乎伤得并不严重:被戴上脚镣处罚两个月,并被解职。

03

曹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曹家几代人在织造领域亏损,雍正放不下曹家。

但像德文这样的人物,只是贪财,并没有皇家国库的损失。皇室不会给他出路的。毕竟正白旗的血统在那里。

事实证明,德文很快卷土重来,不仅复职,后来还成了浙江的专业人士。更重要的是,乾隆二十年(1755),德文得到了乾隆皇帝本人的极大信任,于是被派往台南担任台路。

乾隆皇帝画像

然而,在台路仅三年后,德文就爆出了自己贪腐的消息,他也因此成为台路自清朝建立以来,第一个因经济问题被调查的台路官员。时隔30年,德国再次栽在腐败问题上。

这件事在朝野引起轰动,不仅仅是因为德文的台湾人身份,更是因为30年前德文与曹福一起贪污被查的历史效应。人们普遍质疑:“为什么犯错误的人被任命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答案显而易见。还是那句话,德国人是打着白旗的人,世世代代被王室视为“自己人”。30年前的那个小错误有什么意义?皇家的钱不缺。

在朝野议论纷纷的情况下,对于乾隆皇帝来说,德语是属于自己人的,但是要调查他。不然他怎么征服世界?更何况,在台湾种一斗势在必行,这是乾隆本人非常看重的。

就这样,德文在仕途上第二次被调查,官帽子肯定丢了。至于其他的惩罚,史料上没有记载,肯定是被皇室减免了。

此时,其实世人应该问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德文这辈子被调查过两次。清皇室会支持他上位吗?”

啧啧,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对清朝政治本质的理解都是肤浅的。大清疆域是怎么来的?撕大明山的是清朝的八旗子弟。血洒背后,清皇室记住了八旗军的功劳,何况是多尔衮为首的白旗。

果然,德象征性地从官场消失了几年,很快又在乾隆的钦点下以高官的身份重新出现。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德文升任福建外交大臣的高位。

耐人寻味的是,正是在这一年,乾隆皇帝主持大典,为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平反,恢复太子瑞的爵位,并评价他“把国家立在基业上,成为大一统的产业,是最杰出的功绩。”正白旗后裔德文被提拔为福建使,显然与此有很大联系。

我们很难去评论清朝封建皇权政治的是与非。

德国明代铭文和清代乾隆四十五年(1780)铭文。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这块深红色的牌匾,是德国人在他担任福建公使后期留下的历史见证。题词:“盛世和谐”也要表达德语对乾隆盛世的敬仰和对乾隆皇帝本人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