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历史名人?
(生卒年不详)是詹的人,姓霍,名鸟,名姬。春秋时期,他是鲁国的医生,是一名法官(掌管监狱的官员)。刘霞(今新泰市镇西刘村)被收养为食,遂改姓刘,谥号惠,。他学识渊博,内外兼修,以彬彬有礼著称。孟子把他与伯夷、伊尹、孔子相提并论,称赞他是“与圣人和谐者”(《孟子·万章·下》),“与圣人和谐”成了的美称。《荀子大纲》也记载了柳下惠“坐地安”的故事,所以后人称赞他是一个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人。柳下惠死后葬在流下村北,离文水很近,历代对他的墓保护得很好。到了清代,该墓仍高达一座山,俗称“王坟”。至今,柳下惠仍有祠堂,“和谐之乡”、“柳下惠书屋”等古迹仍在。
刘(生卒年不详)姓詹,著名男丁,生于刘下、陆(今新泰市宫城镇西刘村)。“种植园”最初指的是赤脚的奴隶。因为他住在,所以人们叫他刘。他追求“耕者有其食,织者有其衣,互不相害”的平等社会,领导奴隶起义,“奴隶九千人”。孔子劝他效法“圣人之行”,不要再打仗了。刘痛斥道:“秋之言,为我所弃,我归心似箭。什么都不用说!”刘的事迹在《孟子》、《史记》、《汉书》中多次提及,荀子也称赞他“誉如日月,与舜、禹同传。”《史记》中说“其徒满义”。相传泰山峰上有刘插旗石,峰东有“大校场”和“小校场”,峰下有“赛马场”,是当年刘的练兵场。泰山西部和西南部有刘使用和修建的上马石、等遗迹。在新泰方城,还有为刘挖掘的九龙口。
师旷(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平阳(今新泰市北石乡北石村)人,晋国乐师。他精通音律,认为演奏音乐可以预知吉凶,音乐可以兴国,也可以回复国家。你不应该听颓废的音乐。他曾经建议晋平公不要听商纣王音乐家阎石的颓废音乐,公众没有听。结果晋国大旱三年,国力大损。师旷也非常关心政治。他认为,治国“以仁义为本”,“君必惠民”。晚年致力于研究音乐,不幸失明。他死后葬在新泰。墓前有一座代表宋朝修建的师旷庙。
左丘明(约公元前540 ~ 452年)字君庄(今肥城市石亨镇于恒村)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儒学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左传》、《国语》。前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后者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史书,二者都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孔子视左丘明为君子,尊其为左丘明,称其为* * *好恶。左丘明患病后,人们把他写《左传·精舍》的地方称为保护和修缮之地。
钟离春(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五言邑(今东平县)著名才女。她关心国家大事,指出齐宣王在政治上的“四大错误”。宣王听了很感动,马上让她坐车进宫,拜为无盐王,立为皇后。按他的话说,拆台,停女乐,退阿谀,纳忠言,选兵马,用田婴为丞相,以邹为主宾。从此,齐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刘真(186 ~ 217)东汉末东平宁阳(今宁阳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他的五言诗颇有名气,是“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征召,是丞相下属,文笔犀利。和曹植一样有名,就是固执。曹丕设宴,因不尊重“犯”礼制度,被曹丕下狱。后来被用作官。不久死于瘟疫。后人把刘真和曹植称为“曹流”。
杨虎(221 ~ 278)生于泰山县平阳(今新泰市),西晋政治家、军事家。新泰地名的来源是杨虎城采用新浮山、泰山,金武帝改之。杨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265年,被晋武帝拜为尚书右仆、大将军魏、都督。他管理荆州的军事、耕地、积粮,深得民心,远近的人都来投敌。他不邀功,不肯升职,还曾经演过著名的《开房表》。死于278年。孟浩然在《与友人登雁山》诗中称赞他:世事轮回,古今轮回。现在我们可以爬山去参观全国各地保存下来的历史名胜。堰水显江面,云梦泽深寒神秘。羊碑还在,看完眼泪沾毛巾。
郎僧(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安)人,泰山佛教输入者,北朝高僧。苻坚元年(351),迁居泰山讲经,“刻苦训诱,乐此不疲”在泰山地区影响很大。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他在海岱创办了第一座佛教寺庙,后来该寺改名为灵岩寺,成为唐宋时期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朗公寺的发展一度带来了泰山佛教的繁荣,鼓山玉泉寺、神宝寺、赵普寺大多建立于北朝晚期。
程金曜(?~ 665)改名智杰,唐初济州东阿(今东平县斑鸠店镇)人,隋唐名将。程为隋唐王朝的灭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事迹被载入《相马传》、《唐书》、《隋唐演义》,成为家喻户晓的传说。清代《太安府史志》记载,东平县斑鸠店镇有程冠墓。斑鸠店村还有程金曜庙。殿前石柱上镌刻有云:“叔宝王,挂甲军破锋而降冠;昔日南才公职,凌烟阁画像千年。”
梁浩(962 ~ 1004)云州程序人,北宋著名政治家。雍熙二年(985),中头奖。他关心国家大事,曾为真宗皇帝写过《听政》。北辽调动军队入侵疆域时,郝主张“赏罚分明,斩懦夫,重用勇武足智多谋之人”,颇受好评。郝有官才,每次入朝都发挥正确,言辞清晰敏感,很得真宗赏识。死于景德镇元年(1004)。文集共有十五卷。
谷亮(985 ~ 1019)是钟健和梁浩子。从小好学,写过《韩春秋》。宋代祥符元年(1008),后人赞梁浩、谷亮为状元,在东平府建“父子状元”坊。梁是一个有才能的官员,马掌管三个部门,所以他在处理事务时很粗心。谷亮经常被命令裁决案件,这在当时被称为“平面审判”,因为它是公平的。34岁去世。文集有十卷。
钱乙(1035 ~ 1117),宋代东平郡(今东平县)人,宋代著名儿科医生。著有《伤寒论》五卷,婴幼儿书籍数百部,均已失传。其弟子严继忠收集了钱乙的论述、医案、方药及各种资料,于公元1119年整理编辑。这本书比欧洲出版的最早的儿科书籍早300年,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儿科书籍。钱乙为儿科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称他为“儿科圣人”。
天下英雄党(1134 ~ 1211)原籍通州凤仪(今陕西大理),后随父迁居伏(今泰安市岱岳区)。金代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著有《朱熹集》(30卷)、《钟鼎集韵》,朱熹集已失传。当做官之前,隐居徂徕山,修竹溪庵,读书吟诗。目前徂徕山上的朱溪寺遗址依然存在,寺旁有一块刻有“朱溪”二字的石刻。他还擅长书法,有“独晋”之誉。当时泰山地区有很多碑刻。现存碑文,如岱庙“用金重修东岳庙碑”、孤山庙碑、天风庙碑的篆书碑文,均为怀英所撰。卒于大安三年(1211),葬于丰府(今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乡西王村)南四十里,享年78岁。
张志春(1220 ~ 1316),别称布山、田尼子、布金山,人称张廉。泰安府上堡(今肥城市张家庵村)人。元代著名道士。前东岳庙方丈;通三年(1216),宣为东岳天殿监,兼东路道人天殿。后来,他计划监督和修复泰山南天门工程。他热爱诗歌,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泰山上的雨》《桃花谷》等诗词,讴歌了东岳泰山的美景。晚年上书皇帝重修好里山寺,临死前获准。
王镇(生卒年不详),东平人,元代农学家,木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曾任泰安太守教授,重视教育。农业巨著《农书》共37卷(目前为36卷),是一部全国性的农业生产总结。分为三部分(《农桑通诀》、《古柏谱》、《农业装备图册》),于黄晴二年(1313)(明初)出版。印刷《农书》时,他创制了木活字,印了100册《旌德县志》;还制作了一个转轮排版盘,活字按韵排列,排版时旋转轮盘,非常方便人们用字。他还写了《制作活字印刷书法》,画了《活字板韵》,附在《农书》上,成为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此外,冶炼技术也有创新。擅长篆书,擅长诗文,著有《农事集》。
萧大恒(1531 ~ 1612)是夏青,本名岳峰。祖籍肥城安家庄镇夏回村,后随父迁居泰安防城(今新泰市防城)。著有《岳峰萧公纪念馆》、《彝族风俗》等书。隆庆第六年(1572),萧达恒给母亲读了一封信,请求抚养他。他在五百里外听说母亲病危,每天披头散发,步行百余里,哀恸哀恸,里里外外都叫他孝顺。萧达恒非常重视泰山风景名胜的保护。泰山道人赞福明在凌寒峰下建三阳寺,萧大衡为其题词。如今,碑文依然存在。他还主持了戴东泗阳寺的迁建,并为岱银碧峰寺题写了重修佛寺碑。他在《太安县志》题跋中,高度赞扬了泰山的历史文化。死于万历四十年(1612)。明神宗下令在大阳金牛山脚下建一座坟墓。时至今日,石作坊、石器具、石桌依然存在。
小谢忠(?~ 1644)萧达恒次子龚父,明末著名泰山学者。他自幼从事诗词赋创作。十八岁那年,他以作品《上青府赋》在文坛成名,后来在父亲的阴影下做官。崇祯末年,他回到家乡做官,住在泰安城的云坛园,致力于泰山地理风光的研究。沈嘉,泰安城被李自成叛军攻破,结社投井自杀。他有《云坛记》、《泰山简史》等书。其中《泰山简史》以景点为纲,每一项都是粗略的,文字简练。它有泰山名胜和名人150余篇,每篇都有题记,书中记载了半山亭秦篆等一些泰山史料,对研究泰山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泰山五贤
孙富(992 ~ 1057)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北宋初年。他隐居泰山讲学,被世人称为泰山先生。鲁人从石碣那里学来的。范仲淹、说孙富的德经应在朝廷,于是布衣拜郎中、国子监为言,累官至殿。孙夫之《春秋》,以《春秋》尊王法伟(卷12)。何世杰、胡瑗主张以仁义礼乐为学,主张继承儒家道统,排斥佛旧,抨击报应论。嘉祐二年(1057)卒,葬于东平。欧阳修为孙明府先生撰写墓志铭。在《旧志》中,孙富还写了10卷《隋炀子》和3卷《春秋通论》。金大鼎在岱庙东面为吕梁先生建了一座纪念馆,供奉孙福和石碣,后迁至台城东南角。明朝嘉靖年间,道士陆温在讲堂(今吴仙寺旧址)建杨德堂,供奉孙福、石碣,后加胡源,称三仙寺。三人又被称为“宋先生小三”。清道光九年(1829),县令徐宗干被和赵请到三贤寺,合称五贤寺。后人把孙富列为泰山五贤之首。
石碣(1005 ~ 1045)守字道,字功曹。北宋初学。兖州丰府(今山东泰安)诞生。故居在徂徕山西北的桥沟村。他曾在徂徕山下讲学,被世人称为徂徕先生。北宋天盛八年(1030),进士,任云州官,南京官。在南京任职期间,结识了孙福,并把他当作知己,帮助他在泰山讲学,拜他为师。游静在嘉州三年(1036)任军法官,因母亲去世,回家参加丧事。丧期,徂徕山长春岭下建徂徕书院,“以夷教学生”。李青二年(1042)夏,丧期届满,被召入国子监讲道。在庆祝新政时,石碣写了《颂圣德诗》,积极支持改革。新政失败后,他受到保守派的打击,被迫在周浦担任法官。李青五年(1045)卒,葬于徂徕山下。欧阳修为朱莱先生撰写墓志铭。著有《朱莱先生文集》。泰山五贤之一。
胡瑗(生卒年不详),北宋初学教育家。宋代泰州(今江苏泰县)海陵人,住陕西安定堡,人称安定先生。我曾经和孙富、石碣一起在泰山讲学,十年没回来。我在家信里发现了“平安”二字,没拆开就扔进了小溪里。目前在五贤寺旧址东侧有一块“胡安定先生投书处”的石刻,名为投书溪。在国子监任教后,各地的学者都来到学校,学校房子里的竞争让人无法忍受。以太常博士为官。著有《论语》、《周易·口易》、《游静乐易》等书。与孙富、石碣并称“宋先生小三”。泰山五贤之一。
宋道(1572 ~ 1614),泰安小门村(今肥城小门)人。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被选为庶吉士,后被任命为御史,巡抚江南,兼管政务。他多次出言不逊,触怒了宗申,被贬到定州做官,不久又从家乡辞职。在青岩居书院讲学,寻访戴往事,编纂《泰山志》、《戴夏简史》等诗集,《青岩居草》、《落款韵》。万历四十二年(1614)卒,葬于泰安城西王上村凤凰岭下。泰山五贤之一。
赵(1673 ~ 1751),泰安人。清代名臣我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好学。清朝康熙年间,他是一名秀才,曾任闽皖总督,刑部礼部尚书,也领导过国子监事务和文渊阁大学士。辞官后回到李,隐居读书。为启迪后世,青岩一社在宋道青岩旧址创办,后更名为青岩书院,是泰山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著有《颜宣古诗词稿》、《嵇安徽》、《安卓近体稿》、《塞外尹》、《游曹近》、《大学之困录》和《文化类、一般类汇编》等。泰山五贤之一。
唐·钟勉(1753 ~ 1827)名桃山居士,世称唐桃山。祖籍华杉(今湖南长沙),后居肥城县建北村(今肥城市)。清代著名泰山学者。著有《戴兰》、《桃山鲁文》、《桃山实录》。主持泰山书院,期间参与重建泰安县志。他参观了泰山的名胜古迹,阅读了泰山的所有古籍。花了12年才编出一本书《戴兰》(32卷)。这本书层次清晰,检查仔细,并附有插图。历史学家钱大昕为此书题诗一首:“东戴环钟秀,图为自书。群山一览无余,五岳独一。”道光七年(1827)去世,他的儿子按照遗嘱把他葬在肥城桃山。
毛成(1843 ~ 1906),四川仁寿人。著有《童年诠释的诗》等书。毛成曾三次担任泰安知府。他在任期间致力于泰山的保护和发展,提倡新学,倡导新风,为世人所称道。光绪十九年(1893),岱庙秦刻石被盗,下令搜查。找到原石后,他将其移至道观,并派人严加看管,一直保存至今。光绪二十九年(1903),捐银2000两,重修“平安圣墓”。毛成还动员泰安各界在泰山大规模植树,重修了李浩山祠、对岱阁、环翠阁。黑龙潭新建的西溪石亭和云步桥新建的珠泉亭已成为著名景点。毛成注意革除陋习。他把岱顶社神崖改成了爱崖,封了斗姆宫,派了道士住持。毛成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在天枢关旧址创办了一所中学,在泰山商书院旧址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先后在全县创办了185所小学。为了启迪民智,戴寺还设立了读报处。1913年,山东学者陈荣昌撰写了《毛在泰安求学实录》,对其振兴教育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光绪三十四年,毛成死于滕县。
王(1865 ~ 1934)是一个著名的官员,他也建立了一个屏幕和退休的门廊。祖籍四川成都,清朝咸丰年间随父定居泰安。他先后主持了礼泉艺墅和书友会,并与范共同创办了县劝学所和宣传所。民国初年创办泰安女子小学,任校长。晚年热衷于收集整理泰山文献,认真收集泰山史料。当时泰山姬叔的版本很少,他就去济南借抄,用了八年才完成。历经30年,累积8000余卷,藏于三间茅舍,号称“唯好书房”。同代人赵称之为“乡贤著述皆失,皆收编,为泰山文献保存之基”。他也是民国时期《重建泰安县志》的编者。他一生编纂了13本书,其中60卷;手稿66种,共计150余卷,包括《泰山胜迹》、《泰山笔记》等。收集泰山文献50余种,包括《泰安府志》、《泰山简史》等。他选了40种文献,110卷,编了泰山丛书,可是他快不行了。他的儿子恒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范(1866 ~ 1947),又名,台安县元宝街道徐佳花园人。著名的爱国者和教育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泰安、济南、菏泽、曲阜等地创办学校和书店。1933年,协助冯玉祥在泰山前创办15吴迅小学。“七七事变”后,他号召广大民众抗日,在希玛塔举行的抗战纪念日纪念大会上跪在鹅卵石沙滩上宣誓。6月7日1946被批准加入中国* * *产党,年龄81。范一生都喜欢和年轻人接触,所以他的绰号叫“老青年”。他还关心农业和公益事业,农民特别喜欢和他说话。1947 10死于乐陵县城。1950年,迁葬于泰山脚下。谢觉哉在自己的墓碑上题词:“永远是人民的老师!”林白渠在自己的墓碑上题词:“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赵心如(1876 ~ 1952),原名赵,台安县(金台城)人。著名泰山学者。他小时候被列为和尚,寺的俗人,一个叫林的佛教徒。1903年,乡试后摆脱袁,赴日本留学,受民主思想影响。1911年任山东省促进学习书记,主持《齐鲁公报》,宣传革命,被通缉,流放海外。辛亥革命后,任山东教育校长、师范学校督学。袁世凯称帝,他以谈时尚来攻击他。张勋复辟后离开了他的职位,住在北平。1926他积极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参加南北合作。在军阀混战中,泰山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他多次爬山,逐段勘察估算,拟定修缮方案,先后修缮了岱庙大殿、围墙、包公庙、无仙寺和中天门至南天门的盘山公路,并用铁棒保护了岱庙大殿内的壁画。在修缮过程中,结合实地考察,认真查阅文献,描述所见所闻,撰写了《石谷考》、《泰山灾石录》(不在付梓)、《新刻泰山简史》、《新儒家协会语录》等书籍和手稿,出版了《石塘老人文集》。七七事变后流亡四川,1952年卒于绵阳。
冯玉祥(1882 ~ 1948)原籍安徽巢县。出生于河北青县吉星镇。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日战争打响后,他积极主张抗日,与* * *产党合作,反对蒋介石的消极抵抗政策,遭到蒋介石的拒绝。从3月1932到6月10,8月1933到6月1935,他在泰山赵普寺住过两次。在泰国期间,他关心人们的生活,经常给穷人送去衣服和食物。投资建设大众桥;办好14小学,对贫困儿童在学校就读实行免费收费;组织官兵疏浚建设新大中泉、朝阳泉;介绍烟台苹果、肥城佛桃等优秀果树。他还以民间疾苦为题材,与赵望云合作画了48首诗,刻了48幅诗画,立于天外村科学馆。为了纪念在1911辛亥革命滦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1933年,在赵普庙的东北面和南面分别修建了泰山烈士祠和辛亥革命滦州烈士纪念碑。1946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9月,响应中国* * *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途中船起火,遇难。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遗体葬于泰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领导人为其题写挽联,郭沫若在墓墙上题写“冯玉祥先生之墓”。
马伯升(1890 ~ 1966)原名马军,回族。民族实业家。他原籍德州,后来搬到了泰安。当我在崔莹中学学习的时候,我和美国传教士一起学习英语,并为爬泰山的外国人做口译。他擅长管理。他曾受雇于济南英美烟草公司,后来成为一家保险公司。后来在济南建了仁丰棉纺厂,在青州建了永年面粉厂和永年电灯厂。仁风生产的“蜘蛛美”牌原白布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棉纺厂的五大面料竞争。1927在台城投资办仁德学校。1937年,在泰山南麓创办仁德农场,从事养殖酿造,开办果园,引进优良树种,投资恢复泰山林业公司。1937 65438+2月生活在天津,期间撰写了《泰安建设规划》、《仁风纱厂创办过程》、《工业管理》等著作和手稿。1952年“五反”运动期间,因涉嫌侵吞敌伪资产被法院拘留审查。1966死于春天。
吕彦直(1894 ~ 1929)既温和又古老。现代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东平县人。我年轻时喜欢画画。1913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保送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毕业后被聘为美国建筑师墨菲的助手,帮助设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平燕京大学的建筑图纸。回国后设计了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碑。由于过度劳累,在中山陵工程结束时,因脑溢血猝死。在孙中山灵堂西南休息室,他原来的浮雕雕像——抗日战争雕像不幸丢失,至今下落不明。
(1895 ~ 1969)原名李,又名李。早期的* * *党员之一。肥城市侧院镇东边村的人。李鹤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被招募到法国当铁路工人,和在法国学习的学生一起领导了三次罢工。1924 6月被派往苏联留学。回国后转战北京、张家口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义乌团”开展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可惜他在1942年被日伪军抓去拷问,却始终没有泄露党的秘密。建国后,先后在华北妇联、中央建设部工作。1969 65438+二月去世。1987年9月8日,中央将李鹤年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张耀南(1901 ~ 1974)长清县纸坊村人。早期农民运动领袖,泰山地区著名抗日领袖,今日泰山林场创始人。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领全家参加革命。1939,加入中国* * *产党。1959年9月任泰山林场场长。在任期间,主持制定了泰山林场从1960到1967的八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泰山是旅游胜地,泰山的建设要与旅游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美化人民生活”的思想。1962年5月,在黑龙潭水库西侧成立山东社会主义劳动大学第三分校,组织学生在水库周围种植大量苹果树和桂花树。黑龙潭水库西坡成为台山八年绿化计划的典范。从1962到1965,他还主持了一系列大型工程,如修建尖岱大桥和天外村至赤库林集的简易公路、泰安市至大隐佛寺的简易公路、泰山的大规模绿化等。1974 10于10月5日在泰安病逝,葬于长青烈士陵园。
王(1904 ~ 1968),号王哲让,国民党高级将领。泰安市岱岳区下江津上王庄。王出生在的一个农民家庭。1924考入黄埔军校三期,崇拜孙中山革命理论。毕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少尉排长,不久成为上尉连长。1927年,蒋介石搞“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任少校营长。1932参加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被蒋介石召见,晋升少将旅长。后来,他被提升到51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功卓著,被称为“抗日铁军”。1942 165438+10月,常德战役胜利,在南岳被蒋介石召见。1945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被任命为恒昌地区投降长官。1946 1任第二绥靖区司令,指挥部队进攻解放区,对* * *,骄横跋扈。后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山东军区司令。1948九月16济南战役打响,眼看大势已去,他变相出逃。9月24日在寿光被俘,成为战俘。1959被赦免。1964政协委员。1968七月死于北京。
朱晓(1907 ~ 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晓、张紫妍,肥城县胡屯镇南辛庄(今肥城市)人。早期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人。1922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上半年加入中国* * *产党。曾任共青团济南市第三支部书记,发起组织“济南青年读书会”;参与组织济南学生会、于颖中学工会支部及其群众团体举行集会,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1926成为山东学生会主要领导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到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开辟济南以南至鲁南的津浦铁路沿线党的活动阵地,多次到台安县视察检查党的工作。1928调任青岛市委组织部长。他于1998年冬天被捕。4月5日,1931与其他21名革命志愿军一起,在济南魏拔路侯家游乐场被国民党政府枪杀。
洪涛(1912 ~ 1938),原名洪,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牌楼村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师师长,著名红军将领,徂徕山起义领导人之一。洪涛1927加入革命,1929加入中国* * *生产者党。1934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被中共中央派到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 65438+10月1,参加并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任司令员。65438年10月26日,日军在四岭村遭到伏击。2月17日,日军运输车队在新泰四花树村附近遭到伏击,死伤日军40余人。洪涛非常重视军队建设,他的队伍从2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成为钟* * *领导下的一支较大的抗日武装。由于连续行军,洪涛在部队转移到徂徕山李权村(又名李权村)时不幸牺牲。现葬于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赵丹(1915 ~ 1980)原名赵凤傲。祖籍肥城县安琳站镇河庄村(今肥城市)。著名电影和戏剧表演艺术家。曾演出世界著名话剧《娜拉》、《雷雨》,历史剧《屈原》、《林则徐》,以及大量抗日救亡剧。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戏剧演员。从65438年到0936年,他主演的《十字路口》、《街头天使》在国内外影坛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影坛一朵奇葩”。1968后开始培养文学人才,随中国艺术团出访韩国、日本。晚年,他汇集了一生艺术理论的结晶,写了《塑造银幕形象》和《鬼门关》两本书,是不可多得的表演艺术理论专著。1980 10 6月10因病去世。
夏夫人(1916 ~ 1964),原名夏耕,泰安市永福街人。中国早期的地方领导人。1931年入团。“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南方学生抗日请愿团,纪念巴黎公社。1932被捕入狱。1934在狱中加入中国制片人党。1937获释后回到泰国,联系范成立“泰安县各界抗日后援会”,进行抗日宣传。曾任泰安县委书记、泰山特委书记。1938至1,率县委及部分抗日武装人员到徂徕山参加武装起义。1939 10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当选为“七大”代表。1945年8月,调任东北工作。1954年调任支援越南土地改革,获得“胡志明一级荣誉勋章”。65438至0955,调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民族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后任主任。1961年,调入西藏。他有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被誉为“民族工作专家”。1964 165438+10月,在检查高速公路施工时,不幸被飞石击中头部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