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气候异常的地理术语

地理上叫气候异常,没有专业术语。经常提到的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厄尔尼诺(西班牙语:厄尔尼诺?o),又称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这是秘鲁和厄瓜多尔渔民用来指异常气候现象的术语。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变暖,改变全球气候格局,造成部分地区干旱,部分地区降雨过多。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容易出现暖冬,南方暴雨洪涝,北方高温干旱,东北冷夏。极端天气比简单的温度变化更容易造成危险。(1)减少台风。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数量和我国沿海登陆数量较常年偏少。②夏季风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北方地区夏季易干旱高温,南方地区易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发生的严重洪水,如长江中下游1931、1954、1998年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的一年。③厄尔尼诺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容易出现暖冬。

2.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是“拉尼娜”的意思?一个“-”小姑娘,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是指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并伴有全球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对东北夏季气温有影响。拉尼娜年,沈阳、长春、哈尔滨夏季气温偏高,厄尔尼诺年,夏季气温往往偏低。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气温变化对那里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拉尼娜对华北汛期降水也有影响。拉尼娜期间,华北地区汛期降水趋于多,厄尔尼诺年降水趋于少,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关。拉尼娜年副高位置偏北,有利于汛期华北多雨大气环流形势的形成,而厄尔尼诺年副高位置偏南,不利于汛期华北多雨大气环流形势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