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在旅途中发生了什么?
《徐霞客游记》收录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以及《游黄山日记》、《游庐山日记》等作品,主要详细记录了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在地理、文学方面均有较大成就。
徐霞客是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看历史、地理、探险、游记之类的书。这些书让他从小就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立志走遍天下。
徐霞客19岁时,父亲去世。三年的丧期过后,徐霞客萌发了旅行的念头。贤惠的母亲也认为好男人是四面八方都有野心的,不希望儿子像篱笆里的鸡,轴上的小马一样被束缚在没有知识和出息的地方。
他对徐霞客的决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徐霞客22岁开始旅行,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终结。正是这些长期而丰富的经历,使他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著名的地理学著作《徐霞客中国游记》。
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华东、华北、华南、西南。
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覆盖北京、天津、上海。
游遍了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黄山、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奓山、恒山、九嶷山。
游览太湖、闽江、黄河、富春江、闽江、九里湖、钱塘江、小水、响水、郁江、钱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
在漫长的旅途中,徐霞客为了进行准确细致的考察,大部分时间都是向前走。围着戴岳飞,在风中睡,他以顽强的斗志克服了遇到的一切阻碍,不管多累,条件多差,他都坚持每天写日记。
这些旅行日记记录了他的旅行经历、考察和经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资料。
徐霞客非常重视标本的研究价值。他冒险到武当山等地采梅。上善采集了当地特产——形似菊花的金莲花。五台山采集了山茶花等珍稀植物。玛瑙山上采集的“石树”;蝴蝶泉附近采集了开花树木的枝叶。
在云南腾越,徐霞客为了看清楚一个山洞,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悬崖。在湖南茶陵的时候,我独自闯入了传说中神秘的马耶洞穴。在广西容县镇仙岩,为了探一个山洞,徐霞客从一条卧蟒中踏入山洞。
徐霞客对科学研究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他喜欢好奇,可以说是“闻到奇怪的东西就去探索,看到风险就切断。”
每次遇到古洞、名刹、温泉、瀑布、怪峰、深林、幽皇等奇特景观,他都不顾安全,只想一睹庐山真面目。他在自己的记载中说:“在古代没有人去过的地方,他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命,全力以赴去制造它。如果他期望建立他的领地,他会筋疲力尽的。”
他还经常与鬼神迷信作斗争。云南有一本地方书《鸡山略》,记载了五台山、峨眉山、鸡足山等地的“闪影闪影”现象。这种五颜六色的光圈在社会上通常被视为“佛光”或“宝光”。
而徐霞客则从地形环境的角度解释了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批驳了迂腐迷信的说教,这也表明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8岁时,徐霞客来到浙江温州攀登雁荡山。他记得一本古书上说山顶上有一个大湖,所以他决定爬上山顶去看一看。
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他看到山脊笔直,无处落脚。怎么会有湖呢?但他还是不肯放弃,继续走上了一个大悬崖,路也没了。
他在悬崖下发现了一个小平台,于是他把一条长长的布带绑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抓住布带,垂了下来。到了小平台,他发现下面是万丈深渊,下不去了。他不得不挣扎着爬上去,准备爬回悬崖顶。
爬着爬着,皮带断了。幸好他巧妙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否则他就会掉进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接上断带,艰难地往上爬,终于爬到了悬崖顶上。
还有一次,徐霞客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齐腰深,看不清爬山的路,上不去。但徐霞客不听劝阻。他靠在一根铁棍上探路。
到了半山腰,山变得越来越陡。山坡上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面结了厚厚的冰,又陡又滑。当你踩上去的时候,你会滑下来。他用一根铁棒在冰上挖了一个洞。踩着坑,一步一步慢慢爬,终于爬上去了。
山上的和尚看到他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已经被大雪困在山上几个月了。
徐霞客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道,分别是汪峰的百丈险梯、白云石的陡崖和与笋峰相接的“鸡胸”、“龙脊”。可以说是处处有危险,如履薄冰!
1636年,徐霞客50岁。他决心考察西南地貌,跋涉“野”。方便告别亲友,让万里在今年9月19日深夜离去。陪同的有和尚和顾的仆人。
文婧是江阴傅颖寺的和尚。他曾以刺血写了一本书《Hokkekyo》,愿献于云南鸡足山。
他们经由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和贵州去了云南。1637年农历二月二十日在湘江新塘靠泊,船上还有其他几位客人。
那天晚上,静夜的岸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哭声。和尚无法忍受这种沉默,于是下船劝说女子等他回到船上。不久后,一群小偷跟踪他,并杀死了他。
徐霞客因为长年走在山河上,早已锻炼出了自己的敏捷。见情况不妙,他跳入水中逃生。小偷不仅抢劫,还用刀枪扇客人耳光。他逃到远处的一条船上,被一个叫戴的客人救了。
第二天,徐霞客发现文婧和他的仆人被枪杀了。后来他们得知,同船的一位客人在这场灾难中死亡,几天后,尸体在河的下游被发现。
徐霞客此时身无分文,就进城找老乡金祥福帮忙,住在他家。
经过这次抢劫,徐霞客并没有气馁,从未放弃继续旅行的野心。通过一些朋友的帮助,又以在老家租了20亩地为代价,得到了川资重新上路。
不久,文婧在广西南宁崇山寺病逝。徐霞客抬着的遗体,和顾的仆人分着行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经贵州到达云南鸡足山的西坦寺,供奉了文婧写的《火焰杯》和《刺血》,完成了他的遗愿。
后来,在僧侣的帮助下,徐霞客继续他的调查,主要是在山区。山里没有食物,就吃野菜野果为生;没地方住,就把山洞树林当自己家。
攀登悬崖,在激流中涉水,探索100多个石灰岩洞穴,仔细记录。由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该地区石灰岩地貌进行大规模调查,并进行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人。
接着,徐霞客穿越云南,对金沙江、澜沧江、漓江等水流进行了实地考察,撰写了《长江溯源考证》和《盘江考证》,详细论证了长江和盘江的水源,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源头,纠正了儒家经典《龚宇》以岷江为源头的谬误。
此外,徐霞客还远至云南边境腾冲,寻找地下有热能表现的地区。直到他患上脚病,应漓江知府穆的要求留在这里,帮助修复《集祖山治》4卷,历时3个月完成。
经过30多年的考察,徐霞客终于写出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它既是一部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学巨著,又是一部描述我国风景资源的旅游巨著,还是一部文字优美的文学巨著,在国内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