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哪些艺术建筑?
前不久,浙江美术馆在西湖的烟雨中正式开馆。再加上西湖博物馆、良渚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等新一代高端公共建筑,杭州成为本土优秀建筑师与国际知名建筑师的对话阵地。这些“跑道上的建筑”正引领着杭州新一轮的房地产发展潮流。
《九叔公寓》大卫·奇普菲尔德的传播路线,就像t台上模特的走秀服装,一般人在大街上很少能穿。虽然博物馆建筑不能直接用于居住,但它可以在开发理念、审美情趣、新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启示房地产开发的趋势演变。所以博物馆一直是建筑师发挥才华的最佳舞台。比如良渚博物馆的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field),他是世界上设计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建筑师。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美国菲格美术馆、意大利维罗纳自然历史博物馆都出自他手。良渚博物馆由四个不完全平行的条形建筑组成。外墙都是用黄洞和石头做的。远远望去,宛若翡翠,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色中。“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总结,良渚博物馆就是一条路,这条变化的路带领我们穿越整个良渚文化。”这位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不仅在杭州完成了他在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作品,还设计了两个住宅项目——九树公寓和白鹭郡东项目。其中,九棵树公寓在今年6月与北京鸟巢、水立方等15项目一起荣获2009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国际大奖。对于一向崇尚建筑美学的英国皇家建筑学院的国际奖项,这个奖项在中国不仅很少颁发给建筑,也很少颁发给住宅项目。在每年的获奖名单中,公共* * *建设项目一直是最大的主角。这不仅使九墅成为杭州首个获此殊荣的住宅建筑,也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住宅项目。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再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世界级材料和设备,大卫·奇普菲尔德都要亲力亲为。大师的精心操作,带来了独特的12象棋式布局,流动的景观空间,通透的室内空间,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光影和景观魅力。当然,九树公寓的成绩离不开它的开发商浙江袁俊置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精准的产品定位、精准的设计、精细的施工管理著称的专业地产公司,郡元在产品层面的投入和坚持,先后为杭带来了宫媛大厦、九树公寓等顶级项目。可以想见,在未来,他们的意图也会体现在杭州即将开发的九堡项目和青山湖项目上。从良渚博物馆到九棵树公寓,再到九棵树公寓开发商即将开发的九堡项目和青山湖项目,这大概就是国际建筑师设计精神和审美趣味的传递路线。如果再给它一些时间,这样的传递路线会触及更广的范围,给杭州房地产尤其是高端物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在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field)之前,又出现了来自日本的矶崎桑(Isozaki,sang)的新观光塔。今年5438年6月+10月,由世界著名建筑师iso zaki Shinichi设计的中国湿地博物馆将开馆迎客。虽然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装修还在进行中,但一座国家级、世界级的博物馆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矶崎将整个博物馆隐藏在绿色的山顶上,使其隐藏在西溪湿地中,与湿地融为一体,傲然挺立在碧波之上,显示出勃勃生机。事实上,整座山是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它有一个会呼吸的斜屋顶,会种植上百种绿叶和低矮的灌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你爬上博物馆顶部40米高的观光塔,你会看到西溪湿地的全景。矶崎就是用这样的观光塔完成了对杭州的溺爱。中国湿地博物馆是西溪乐园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西溪乐园”是中国首个世界级国际旅游综合体项目,集国际酒店集群、国家湿地博物馆、精品商圈、顶级酒店式公寓、旅游服务于一体。除了Isozaki Shin,对杭州已经相当熟悉的David Chipfield又有动作了。与西班牙建筑师哈维尔·皮奥兹、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一起,五位世界级建筑师携手参与了西溪乐园部分建筑的设计。其中,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设计的建筑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睡莲;日本设计大师Isozaki Shin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清水混凝土外墙、采光井等元素融入其中。美国设计师斯蒂文·霍尔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使建筑结构与光影互动。最独特的是一个看起来像五个茶杯的建筑。它是由西班牙著名设计师哈维尔·皮奥兹设计的。五个茶杯隐喻了杭州作为中国茶都的特色,就像五种土壤中孕育生长的植物,起伏的山丘上的小楼就像植物的花朵或飘落在地上的树叶,与自然融为一体。未来,“西溪乐园”将成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门的标志性建筑。这些“跑道上的建筑”,与其说是国际建筑师才华的结晶,不如说是杭州对建筑精神和美学的理解在不断升华,这座“生活品质之城”的经营者和普通大众越来越习惯于对美和品质的溺爱。程泰宁的江南水墨画和国内大部分城市一样。尽管杭州有西湖的绝美,相比之下,它的大多数新建筑都是单调乏味的。对于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之为“建筑作品”的新建建筑,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程泰宁。现在杭州本土的很多建筑师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从80年代的黄龙饭店到90年代的杭州火车站,再到不久前正式开馆的浙江美术馆,程泰宁在他生活过的杭州留下了可圈可点的美好痕迹。浙江美术馆,占地35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美术馆,正常速度下参观全馆需要三个多小时。据著名历史学家张?《武林旧事》注解中提到,南宋名家云集的宫廷画院就位于万松岭脚下。如今浙江美术馆在意境上提取白墙黑瓦的色彩构成。在烟雨中远远望去美术馆的屋顶,有江南传统之巅的感觉。外部装饰采用石灰石,色彩柔和。时间越久,色彩就越沉稳,越有历史感,墨韵就显现出来了。“我希望浙江美术馆不是一个很突兀的东西,而是生长在环境中。就像西湖边的‘江南水墨画’,天天对着西湖说话。”程泰宁说,浙江美术馆的位置决定了它将传承800年的艺术脉络。和浙江美术馆等公共作品一样,程泰宁的住宅设计也注重文化文脉的传承。他所主持的金都华府和都市芯宇对本土文脉的感知和理解,至今仍是住宅项目开发设计不可逾越的标杆。事实上,程泰宁并不孤单。如今,新一代年轻建筑师正在杭州蓬勃成长,他们的建筑作品为这座西湖边的城市带来了永恒的精神享受。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深深植根于传统现代建筑作品,堪称杭州最具创意的作品之一。于坚设计的西湖博物馆是最接近西湖的当代建筑之一。它创造性地利用地下空间,提醒人们可以深入西湖的历史,探索其深厚的底蕴。张磊、吴刚、刘依纯、齐新四位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设计的青鸟边缘,是一个充满当代江南时尚的创意商业建筑群,为小镇的各种活动提供了独特的背景。曾受邀参加威尼斯国际双年展、香港建筑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览。在住宅设计领域,年轻建筑师在杭州同样引人注目。王澍完成了钱江时代高层院落的形式探索。大舍的田豫是柯布西耶风格的理性住宅作品,邬贺铨的丁香公寓是精雕细琢的新古典主义作品,极大地体现了杭州这座精致城市多元化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