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句子史

赣剧的起源和前身是益阳腔,是古代四大名曲之一。益阳戏饶河派和新河派在1950合并,后进入省会南昌。江西省赣剧团正式成立1953,益阳戏更名为赣剧。

赣剧

赣剧是江西地方剧种之一,源于明代益阳戏,发源于赣东北。明清时期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了昆曲和乱弹腔。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广信班,以唱散调为主。其中,以景德镇、博阳、乐平为中心的饶河班,保留了部分高腔剧种,艺术风格较为简单粗犷。广信班以桂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音。其说唱唱腔较为委婉流畅,旧日也被称为“江西班”。1950年饶河、广信两个分支合并,正式更名为赣剧。

历史的发展

起源

江西戏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在中国东南各省流传。赣东北的饶州、广信曾隶属江浙两省,明朝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和贸易的便利,南戏传入了广信府益阳县。当时落户宜阳县的南戏,专门上演歌剧《目连救母》。受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这种剧种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在该县形成了一种具有江西特色的南戏,被称为“弋阳腔”,与江浙一带的其他南戏并驾齐驱。明朝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朱允明的错谈提到了江西益阳调,这是江西戏曲中最古老的一个调。

益阳腔的发展

这一益阳调形成后,剧目除了原有的“目连戏”外,主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东方传奇》、《西方传奇》、《水浒传》、《岳飞传奇》、《南方传奇》等类似目连戏,每种分七天。这种联台本剧的出现,是以后益阳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南戏其他声腔的发展。明代益阳方言还移植了南方戏曲、传说中的一些剧目,如《珍珠》、《卖水》、《长城》、《八义》、《三元》、《鹦鹉》、《白蛇》、《十一义》、《洛阳桥》、《清风亭》、《五盆》。这些传奇剧目的增加,丰富了益阳戏的表演内容,进一步促进了益阳戏的发展。

在赣剧流行的地区,明代主要唱益阳话。清初以后,留在这里的益阳戏,因为战乱的破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来的莲台戏大部分失传,流行地区只剩下玉山、益阳、贵溪、万年、博阳。此时流传于民间的益阳戏,被大多数人称为“高腔”。其中,活跃在益阳、万年的高腔班留下了18个高腔剧种,维持其正常的演出活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以至于很多益阳戏班根本无法独立存在。由于各种曲调的兴起,赣东北的一些戏班开始唱除了高腔以外的其他曲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赣剧终于成为融合了高锟和銮腔的戏剧。

这首益阳调是继承南北戏曲传统,结合地方特色而创作的。基本原因是用益阳方言唱南戏的曲调,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新调。这首新曲在目连戏的舞台上具有浓厚的宗教音乐色彩。后来通过莲台戏、传奇戏的演出,摆脱了宗教音乐的影响,成为南戏中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声部。在音乐体系中,赣剧弋阳腔的唱腔是由多种曲调组合而成的。从现在保存下来的曲调来看,他们主要唱南曲和一些属于北曲的曲调。根据音乐唱法的特点,这种唱法可分为[竺云飞]、[江儿水]、[罗翔傣]、[水心令]。长期以来,这种益阳调一直是以干唱和人声鼎沸的形式出现。因为是假声部八度撑,所以对这个声部的语气就叫“高腔”。

赣剧始于明代益阳戏,经过各种剧种的滥演和清代昆曲的吸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部剧种。

赣剧有着丰富的遗产。

咏叹调

由于制作剧的形成按其基调分为不同的阶段,不仅在演出剧目上,而且在班社的组织上,都发生了一些不同的变化。早在明代益阳戏的舞台上,戏班就由9个演员、8个跑龙套的、5个乐队和3个管戏箱的人组成。加上班头等专业人员,每个戏班约28人。其中,九个演员是九个职业,分为郑声、上声、老声、王丹、肖丹、老聃、华达、华二、华三。由于赣剧演员阵容是益阳戏,其脚色业务继承了南戏的传统。除了南戏的七尺,还增加了老聃和二花脸,俗称“九尺”。乐队五人,一鼓二锣二钹二钹。明代的弋阳,因为是干唱形式,除了用唢呐伴奏的曲子演奏外,没有使用任何其他的管弦乐器。唢呐既是钹手又是小号手。清朝以后,饶、广两州只多了一把大键琴,即一鼓一锣一钹(也称“夹手”),一锣,史称“武场”。文学界六人,胡琴一人,二胡一人,三弦一人,月琴一人。其他成员和高强班一样。清末以后,由于赣剧剧目增多,增加了一批演员,步法上出现了武生、二旦、茶旦、分旦、华斯。加上原来的九个人是十四个。这个时候的赣剧班有三十六人,所以叫大班。二十四人称为小班。很多大班的表演,体现了人民赣剧的艺术水平。

学术流派的创始人

赣剧始祖,又名神,俗称“田堂”,由南戏传至益阳戏。明代益阳戏以浙江杭州传入的南戏为基础,结合江西地方特色,故赣剧祖师称为“杭州西门外铁桥二十四老郎”。清朝以后,的赣剧神换成了唐·黄明。在广信府玉山班,也有三位祖师分别供奉田、窦、葛。尽管有这些不同的意见,祖父出生在农历6月24日。然而,赣剧中的老狼庙只在玉山县发现过,可惜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赣剧创始人的大致情况。自清代道光以来,随着外来剧种的大量涌入和本地散戏的盛行,这种益阳调逐渐衰落。到光绪初年,除了赣东北少数地区流行高腔外,大部分地区几乎都在随机播放的势力范围之内。当时在万年县竹田街附近,还有老、三、新三个高音班。大多数演员来自万年县。相传赣剧有老益阳戏18个,其他能演的有《珍珠》、《卖水》、《三元记》、《白蛇》、《鹦鹉》、《十一意》、《五盆》、《摇钱树》、《龙凤剑》、《古城会》、《梅清回》、《白盆》。光绪十八年(1892),旧弘毅班由乐平郡守马甲接管,改称“马劳弘毅班”。此后,赣东北的弋阳腔以乐平县为活动中心,陆续培养了一批人才,出现了弋阳腔的复兴。光绪三十年,乐平县杨坂马家,以婺源鸿福临会班为基础,从浙江金华请来了一批昆曲艺人,组成了昆曲班,名为“万春”。他们极力提倡昆曲,并将其与弘毅班相提并论。不久,浙江演员回国后,万春班被迫解散。现在的赣剧正宗昆曲大多是万春班传下来的。

流行

与老弘毅班同时,还有一个唱范二西皮和秦腔的饶河班,也叫饶河戏。其活动区域是饶河流域的县,远至安徽祁门、治德。当时饶河戏的主要班社大多集中在乐平地区,如老子、老同庆、老蔡府、老乐瞳、新乐瞳等,都出现在道光、咸丰年间,所以在他们的班名中加了“老”字,只有在老班之后成立时才使用“新”字。在这之后,还有大乐趣,天晴乐趣,明静乐趣等等。据传,光绪二十年前后,乐平班的王玉发开始教授饶河戏班艺人反弋阳腔,随后李、于兴寿、王兴世等人加入饶河戏班。此后,弋阳腔也在饶河戏中传唱。直到民国初年,饶河戏中的大通乐、明静乐、赛通乐三个班,因为唱益阳戏,与弘毅班地位相当,当时被称为“乐平四大名班”。直到弘毅班解散,洪曦的弋阳腔才被饶河班保留下来。由于高腔、昆曲和乱弹的共同表演,饶河班成为赣剧的一个流派。

学校

在广信府,最早的玉山、桂溪班,被划分为属于广信府的县。玉山、贵溪位于广信府的东西两侧,跨越信江,也是水陆的十字路口。玉山与浙闽两省犬牙交错,自古就有出产渠道。益阳和贵溪是赣剧的发源地。自清乾隆年间,由于散戏盛行,玉山、贵溪等地出现了高亢与散戏相结合的局面。在道光,玉山县的戏曲表演还是“多则一,少则一”。光绪以后,在玉山县,在紫云、蔡赟、紫玉云、红云、大清等班,可以演出少量的“弋阳腔”。靳云和高云演唱的“昆曲”受到了昆曲的影响。有四个剧目,《水泊梁山》(水浒传)和《观音十殿》等四本书,其中有一些是高腔戏。其他玉山班唱的曲子。在贵溪县,清朝光绪年间的高腔班还能演出益阳式的联台戏,如《目连传》、《三国志》、《西游记》等。后来桂溪班的高音艺人转到万年县上课,这里的益阳调就消失了。桂溪班唱的《三国志》《西游记》除了《目连传》,都改成了乱调唱。民国以后,玉山、贵溪等地的班社逐渐减少,上饶、前山等地相继设立了作为赣剧常规班的麒麟禅、小乐韵。他们不仅取代了玉山、桂溪班的地位,还频繁出现在饶河戏的流行区域。从此广新州流行的赣剧自成一派,因为不唱益阳话,只弹乱弹。上饶曾属广信府管辖,故对饶河班自称“广信班”。这就是赣剧两大流派的形成。

赣剧与古今

旧社会

在旧社会,许多赣剧艺术家反对统治阶级的压迫。1902年,饶河班艺人在二花脸演员夏廷易(化名大麻子)带领下,参加了靛蓝反加税武装暴动,震惊江西全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领导建立的赣东北苏区,曾经改造了一个老的赣剧剧团,加入了红色演出团。赣剧艺人第一次参加革命宣传演出活动。红军北上时,赣东北苏区遭到反革命分子的残酷屠杀,赣剧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破产,民生萧条。建国前夕,只剩下两三个剧团,分别是景德镇和上饶。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赣剧进入南昌,成立江西赣剧团。后来,他创办了一所戏剧学校。1960年,江西赣剧院成立(由三个剧团组成),下设广、饶两个班,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九江青阳戏也被纳入赣剧范畴。到1985,江西省共有十个江西戏班。曾在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以及安徽、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演出。另外,1958在益阳成立了专门唱高音曲子的专业剧团。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著名演员有很多,如广信路的华夏风,朱月仙,同庆卓福生,一生幸福,面色红润,青桂香,李菊香,饶河路的和等。中青年演员有万和肖曼如、颜志坚、花旦段日丽和熊、青和、铁旦邹莉莉、童明明、吴丹侯爱荣、陈丽芳、老聃熊丽云、花旦王燕珍和小丑刘安琪。

获得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剧的发展停滞不前。1950年进驻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赣剧团。不久,赣剧演员培训班成立,培训了一批益阳戏子弟。在赣东北建立了九个赣剧团(其中宜阳县宜阳剧团)。江西话剧院成立于1960。当时,九江地区发现的青阳腔作为赣剧的一种声腔,也被归入赣剧。65438年至0960年,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分别派员南迁赣剧,一时出现了“南放北放”的繁荣景象。至此,《甘别》不仅受到省内观众的欢迎,还在武汉、长沙、福州、厦门、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合肥、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同台演出方面,改革后的益阳戏获得了“清丽甜美”奖。

1978 12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赣剧得以复兴。除江西赣剧团外,全省已恢复十一个赣剧团(包括赣州兴国县赣剧团)。它们曾经属于赣剧的流行区域,现在又能看到赣剧的表演了。

搜索来源

赣剧的起源和前身是益阳腔,是古代四大名曲之一。益阳戏饶河派和新河派在1950合并,后进入省会南昌。江西省赣剧团正式成立1953,益阳戏更名为赣剧。

益阳戏是中国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益阳戏诞生于江西益阳。益阳戏一诞生,就以其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迅速渗透到中国歌剧舞台,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奏响了中国歌剧史上的最高旋律,开创了中国歌剧的新形式,翻开了中国歌剧史上的新篇章。益阳戏自由的表演风格和高亢的旋律是从严酷的社会现实中凝结出来的。自南宋以来,自元朝入明以来,益阳及其周边地区几乎一直处于战乱和饥荒之中。洪武二十四年,益阳户数19,718,人口51,653。到清顺治六年,益阳县人口只有11,801,锐减五分之四。正是严重的生存危机把益阳调锻造成了“高腔”。益阳方言是益阳人顽强生命力的表现。益阳人“自强不息,珍爱正气”,诚实坦率,崇尚宗教。益阳方言铸就了益阳人的性格。通过戏曲审美活动,我获得了自我释放、自我减压、自我陶醉的艺术享受,最终得到了精神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到了明代,益阳人口锐减。“留下来的人会死,会迁徙,会活在世上,不会离开土地。”因此,对嘉靖年间的“益阳之调”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

2006年5月20日,益阳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格特征

弋阳腔的结构、伴奏、行当与余姚腔、昆山、海晏腔基本相同。根据李晴·袁迢的戏剧说,“一腔起于益阳,即现在的‘高腔’”。因此,益阳调又称高调。益阳戏还有其他唱法,如徒弟歌、帮调、滚调等。锣鼓喧天,气氛热烈,粗犷豪放,激烈活泼,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弋阳腔的曲牌来源于两个方面:南戏的曲牌有[鹧鸪天]、[皂袍]、[哭颜回]、[留在云菲]、[香飘带]、[红裙]、[山羊]、[步步娇]等;北曲有[新水序]、[正善]、[点破唇]、[寄生草]、[朝]、[醉太平]、[快活林]、[清江]等。虽然是套曲,但是可以随意入腔。

弋阳腔的脚色可分为萧声、郑声、老生、华二、华三、肖丹、郑丹、老聃三条线。起初益阳戏的唱腔结构是曲牌组合,表演只有锣鼓伴奏,没有管弦乐伴奏。一个演员唱,几个人答声,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徒弟唱,帮唱”的唱法。明中叶发展出打破曲牌组合制的卷。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益阳戏产生了多种变体,从而形成了高腔戏曲体系,对南北方40多种声乐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我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

益阳戏的显著特点是“和而不同”,配以丝、竹、弦、风等打击乐器。其唱腔可塑性强,高音高,既有南方柔情似水的优雅韵味,又有北方慷慨激昂的气质。

益阳戏可分为联台戏和传奇版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志》、《水浒传》、《岳飞传》、《穆濂传》、《沈峰传》等。,而后者包括童年团聚,古城会,鼎天山,金貂,珍珠和卖水。

赣剧的表演风格朴实厚重,亲切写实。口白以中州韵为主。业务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称为“九角”。赣剧的口音有【高腔】、【范二】、【西皮】、【文南词】、【强秦】、【老伯子】、【浙调】、【浦江调】、【昆曲】、【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