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的历史

陈书院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完成于二十年(1894)。这是广东陈氏家族联合捐赠的“家族祠堂”。其设立主要是为参与捐纳的陈氏子弟前往省城准备科举、候任、纳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住所。

1905(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废止后,书院改为陈实业学堂。民国时期,先后为范文学校、广东体育学院、聚贤中学。

从65438年到0959年,该院被转变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专注于收集、保存、研究和宣传广东的各种民间工艺。和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博物馆里有几个展厅,常年展示藏品中的文物。展品包括陶瓷、雕塑、刺绣和其他精美的工艺品。1960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关闭,陈家祠主楼被广州新华印刷厂占用,用作印刷车间。九月,广州电影机械厂占领陈家祠东院后院。

1980,广州新华印刷厂迁出。1981年陈家祠全面恢复维护,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

1986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部门的保护和管理下,这组艺术建筑得以发扬光大,供海内外人士观赏。1994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2002年,2011,陈嘉寺以“古寺留香”、“古寺留香”的雅号两次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

扩展数据

陈嘉书院是历代岭南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东院和后院,占地15000多平方米。走进书院,漫步古色古香的庭院,穿过笔直优美的长廊,聆听丝竹柔美的音乐,游客无不为岭南人的艺术创造而惊叹。

庄严宏伟的造型,生动流畅的线条,错落严谨的结构,优雅奇妙的组合,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装饰艺术,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的享受。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建筑专著《世界建筑艺术》和《华南建筑》就称赞她是中国南方建筑艺术的典范..

1959年,郭沫若以一个考古学家和文物鉴赏家的眼光写下了一首诗,赞美道:“天工可以代人,但人造天工不如天工,不如十年修成正果。”

百度百科-陈家祠

百度百科-陈嘉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