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并与恐龙生活在一起的?
从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这段时间在地球史上被称为隐生代。虽然持续了40亿年左右,但由于资料的缺乏,无法对其进行详细的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一般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常被称为前古生代。
当地球上的生命从低等植物进化到有壳的无脊椎动物,地球的历史从元古代进入显生宙。
生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无脊椎动物让位于脊椎动物;有新的“强势”脊椎动物,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到我们,衰落又崛起,依次在地球上扮演主角。
早古生代,中国南北广大地区被海水淹没。在海洋中,藻类仍在大量繁殖,但更高级的生物已经大量出现。一种叫做三叶虫的动物统治着全世界的海洋,这个时候陆地上仍然没有生物。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分为头、胸、尾三部分,有一个突出的中轴贯穿头、尾。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三部分,身上有一个甲壳,起到保护作用。三叶虫一般有几厘米长左右,在当时是一种很大的动物。它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海底,少数生活在淤泥中或在水中游泳。
寒武纪晚期,三叶虫繁盛。到了奥陶纪的时候,三叶虫还是很多的,但是海里有了更厉害的动物。这种动物是一种软体动物,它有一个圆锥形的硬壳,在圆锥的开口端,也就是它的头部,有一个环形的触手,用来捕捉食物,爬行和游泳。它们很大,通常有几十厘米长,移动迅速,嘴巴很硬,所以三叶虫不是它们的对手。这些软体动物是章鱼和鱿鱼的远亲,但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灭绝,只在岩石中留下了它们圆锥形硬壳的一些化石,这些化石被称为“角石”,其中有一种被称为“鹦鹉螺”,实际上存在于今天的海洋中。
继三叶虫之后,属于脊椎动物的鱼类主宰了地球。早在奥陶纪的海洋中,就出现了形似鱼、头无下颌骨、骨钉板的“甲鱼”;在志留纪晚期,出现了真正的鱼。泥盆纪,鱼类进入繁殖高峰期,一时间地球成了鱼的世界。
自中志留世以来,世界上许多被海水淹没的地区经历了地壳上升到陆地的变化。有些地区地壳大面积稳定上升,海水缓慢后退;其他地区地壳剧烈褶皱,逐渐形成连绵不绝的山脉,这就是所谓的造山运动。志留纪晚期,中国南部和欧洲北部发生造山运动。在泥盆纪,陆地的范围扩大得更多,尽管也有海水淹没大陆的时候。
从海洋到陆地的变化促使过去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转移到陆地上。在志留纪晚期,沿海地区的沼泽中出现了一种极其原始的蕨类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叶都没有分化,光秃秃的,所以被称为裸蕨。它们是第一批登陆的植物。泥盆纪,陆地上的植物增多,大多有根有茎,枝叶茂盛。这些植物仍以蕨类植物为主,但不像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矮草本蕨类植物,而多为高大的木本植物,尤其是进入石炭纪以后。它们在很多地方形成茂密的森林,树的高度达到40米,树干最粗的基部有3米。
这些树因为各种原因被埋在地下,久而久之就成了煤层。地球上的煤在石炭纪形成最多,地球上的森林从来没有达到当时的规模。继石炭纪二叠纪之后,陆地上的植物依然茂盛,松柏等更高级的植物开始出现,此时形成了许多煤层。
动物比植物更晚登陆陆地,但原始两栖动物在泥盆纪开始出现。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地球变成了两栖动物的世界。
昆虫出现在陆地上,可能早于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非常发达。当时的昆虫有1300多种,其中翅膀长达70厘米。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昆虫了。
二叠纪末,地球生物界发生巨变,三叶虫等生物灭绝,古生代结束。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期间,地壳继续上升和下降,一些地区有时是海洋,有时是陆地。造山运动也发生过多次。那时候,今天的大陆已经有了雏形,只是统一成一个整体,然后逐渐分裂成几块,移动了位置。它们花了两亿多年才进化成今天的样子。
古生代末期,地球历史进入中生代。
爬行动物统治地球,这是中生代的一大特征。当时的爬行动物大多体型巨大,十分吓人,人们用传说中的“龙”来称呼它们。有一段时间,恐龙在陆地上爬行,鱼龙和蛇颈龙在海里游动,龙和翼龙在天上飞翔,让地球变成了一个“龙的世界”。
恐龙之所以是一种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爬行动物,是因为大部分恐龙都有着巨大的身躯,有的长达20_30米,重达40_50吨。事实上,恐龙并没有那么大,有些还很小。但是,那些小的,都被人忽略了。一提到恐龙,人们就会想到那些巨大而可怕的图像。
中生代末期,恐龙和其他许多“龙”都灭绝了。有些人认为可能有一些遗骸,但还没有找到。简而言之,中生代末期,生物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划分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重要依据。
中生代晚期强烈的地壳运动可能是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这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得地球上出现了很多山脉,气候变冷,植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有利于恐龙生存的环境变了,它们没有适应能力,只好走上灭绝之路。近年来有人提出,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可能是真正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这是相当合理的。
但毫无疑问,强烈的地壳运动发生在中生代晚期,对当时我国广袤的土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国的地形大势是当时打下的基础。
新生代持续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特别是3000多万年前,长期被洪水淹没、堆积着厚厚沉积物的喜马拉雅地区,逐渐上升成为“世界屋脊”。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的新一轮造山运动也在中国其他地区显现出来。有的地区上升为高原山地,有的地区下沉为平原洼地,造成地形的巨大变化。
爬行动物退位后,哺乳动物和鸟类取而代之。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四足四蹄动物繁衍,食肉动物有了食物而发展;地球上的生物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局面,人类登上地球舞台的条件已经成熟,地球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地球在不停地转动。随着它的自转,时间在前进,几十亿年过去了,这使得它适合人类的发生和发展。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人,地球的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多少年前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说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毫无疑问,人类是在进入第四纪之后才开始发展的。
早在30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一种高级哺乳动物——南方古猿。这些猿类曾经生活在森林里,整天爬树,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它们中的一些离开了地面,学会了直立行走,分开了手脚,开阔了眼界,发展了心智。最后,他们能够制造工具和说话,并进化成人。这种变化一般认为是在第四纪完成的。
第四纪有几次世界性的降温,导致部分地区常年被冰雪封冻。冰川覆盖的陆地面积最大时达到520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大三倍多。
因为大量的水冻结在冰川中,海洋中的水量减少,海面降低。今天,许多被海水淹没的地方都露出了当时的海面。亚洲和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曾是连接两大洲的“大陆桥”。
寒冷的气候影响了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部分地区的森林减少甚至消失;原本温暖湿润的丛林变成了干冷的草原。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一些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了。有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自己的形状和习性。似乎有些猿生活在田野里,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人类祖先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通过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克服了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走出了一条从仅仅适应环境到自发改造环境的新路。
在云南元谋发现了150_18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同时发现了少量石器和火的痕迹。大约50万年前,生活在今天交口店一带的猿人能够制造大量的石器和骨器,留下了许多火的痕迹。几万年前,当时人的形象和今天的人比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