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历史历史观回答主观题的分析你掌握了吗?

1.什么是基于历史观的历史测试?

基于历史观的历史试题是指必须运用新课标要求的一定的历史方法和历史观点(历史范式)来回答的历史试题。

2.有哪些历史方法、原则和步骤可以主要用来回答高考历史题?

1.史料分类(研究和理解历史的材料)

(1)内容分类:

(1)历史文献:(以书面形式)例如:近代以来的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报刊杂志等。

(2)实物史料:(以实物和实物的形式)例如考古遗址、墓葬、出土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老照片等。

(3)口述史料:(口耳相传的材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民歌、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2.史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运用

(1)史料解读(史料分析解读)。

(2)历史叙事(对历史人物经历、历史事件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3)历史评价(从特定的历史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更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论述)。

3.主要历史研究方法

(1)历史的理论来源于历史,理论来源于历史: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有从材料出发、史实互证、辨析与辨析、历史与理论结合、从史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等。

(2)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什么。

(3)双重证据法: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地下新材料”的使用有古代文献记载证实,但并非所有结论都需要考古证明,考古主要适用于古代没有文献记载的情况;另一方面,正面史料与反面史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4)“读史求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相。任何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支撑,而利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的局限性固然是个问题,但如果史料的真实性或时代没有明确界定,那危害就更大了。如果史料有误,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要“信而不征”。

(5)哲学思辨方法(即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事物的普遍性,多因多果,辩证评价,矛盾的主次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实事求是等一般哲学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

4.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1)史学基本原理与社会功能的统一。“求真”体现了史学的根本原则,“经世”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能。因此,它强调史学基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2)历史研究应尊重人类文明的不同成就。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我们对某个特定国家、文明和宗教的幻想,因为它恰好属于我们,以它为中心,认为它优于其他文明。”对待人类文明,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而不是依靠自己个人的幻想。

(3)历史研究要与时俱进。李大钊在《历史精要》中指出:“一个时代有比较进步的历史观,另一个时代有比较进步的知识;随着历史观和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自然会发生变化。”

(4)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他们对历史的解读。很多材料中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存在很大差异,而双方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而是因为记录者站在不同的阶级和时代。

(5)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考察和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评价也要按照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当时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现象和事件的评价也是不同的。

5.历史研究的一般步骤

历史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读与评价等。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根据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根据史料再现和评价历史现象。要求学生学会辨别史料,具备对历史问题的论证和想象能力,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新课标要求的主要历史观(历史范式)及回答方法

(一)历史唯物主义

1.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历史研究也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

(1)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并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与这些观点相对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人民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用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作用基础上的。任何历史英雄的出现都是时代造就的,这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作用都是受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支配的,不能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个人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适应历史发展。

(4)继承与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要在继承过程中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第一,批判并不意味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批判继承的理由是,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二,继承就是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并有所创新;

第三,以史为鉴,总结历史,吸取历史教训,联系实际,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5)因果:①一因多果,即一因多果。(2)一果多因,即一个结果是多种原因同时作用的结果。(3)相互因果关系,即各种因素同时在历史整体中相互作用,更多的是在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6)现象与本质: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关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旦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解决了。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来把握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梳理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就可以把握这个历史时期的使命和发展方向。

(8)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所谓必然性,又称规律性,是指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趋势,人的主观意志是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2.回答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方法

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隐含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点判断、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分析和评价历史的方法和标准,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问题的含义和答案的要求,根据命题角度和答案的方向,确定运用哪些历史观点和理论进行全方位思考。

(2)日常学习中要多角度思考历史现象,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的共同理论观点。

(3)注意对待历史问题的几种错误倾向:①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以历史为主导的唯心史观——英雄史观;(2)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发展的过程;(3)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全盘论或一概而论的错误。

(二)革命史观

1.革命历史观的主要观点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以革命者的立场和眼光来研究和评价革命斗争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革命历史观范式作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近代史领域绝对主导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阶级社会中,对立的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通过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可以把握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革命历史问题的回答方法:

回答此类问题,一是阅读题干情况,明确考查主题,充分挖掘题干情况所包含的有效信息,明确考查历史事件或现象;

二是利用革命史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是从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切忌错误地用历史唯心主义和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问题,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不要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我们应该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3)全球历史观(整体史观)

1.全球历史观的主要观点

全球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也称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来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转化过程。

(1)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这一转变始于15年底、16年初新航路的开辟,19年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世界整体发展的深入阶段。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简单来说,整体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重视和强调交往在这一进程中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按照这种历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总和。它关注的是全人类、整个世界,即要求从全球视角研究世界历史。这种历史思想打破了“西欧中心论”和民族史的传统历史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来考察历史,全面论述了各个时期世界历史的时代特征、主流和总体走向,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联和渗透。

2.回答全球历史问题的方法。

(1)高考历史新概念的考查多为隐性考查,从历史新概念的角度考察学生对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现象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强化学生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高考题多采用图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察考生从多元视角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考。

(3)关于全球历史观的问题要注意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放在世界背景中。

(4)理解整体历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内涵,用各种历史观解读历史的主要知识,掌握历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的概念

1.文明史概念的含义和主要分类

文明史概念,通常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理论模式。文明史观点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1)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范围上,人文文明的历史可以分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古代中国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其他文明。

(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作坊时代、蒸汽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

2.回答文明史问题的方法

(1)“文明史观”建构中的正确态度:一、文明史观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第二,重视至今仍有巨大影响力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的成就,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就与代价的关系;第四,以文明类型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样性;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第六,应将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视野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明特征,这决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不同类型文明的特点和主要成就,注意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和碰撞。

(3)整个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这是一种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种历史观。从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历史是总纲领;实事求是、注重实践是基本原则;强调生产力是评价的根本标准;辩证地看待结果和成本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实践的结果。

(4)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然有强弱大小之分,但没有优劣之分,都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文明并不是封闭孤立的,大部分都是以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两种形式进行交流。通过这两种形式,加速了不同文明的融合,世界文明从分散走向融合,从地域走向世界。

(5)近代(现代)历史观

1.现代(现在)历史观的概念、线索和类型

(1)基本概念:一般来说,现代化有时也叫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程,包括政治法治化和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经济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科学合理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即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大众化的过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一体化。

⑤除了物质生活的改善,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事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现代化、社会福利现代化。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3)现代(modern)模式的类型

现代(Modern)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启动时间来看,可分为:内生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的自然发展,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生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的开始是由外部因素刺激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的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根据社会经济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可分为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2.回答近(现在)历史观问题的方法

准确理解现代(Modern)现代化

①现代化是西化,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保持民族特色,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也在变化。

(3)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不等于社会进步。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修正自己的错误。

⑤建立独立的民族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2)如何用近代(现在)的历史观来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

①运用近代史的概念,从宏观上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主要按照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纵向发展过程来理解历史发展过程。

②从微观角度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对通商口岸、洋务运动、宰相衙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进行分析和理解。

可以分析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教育大众化,要突出相应事件的主要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㈥社会历史观(民生)

1.社会(民生)历史观的内涵及应用

(1)社会(民生)历史观的内涵

①社会史范式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眼于历史的结构和过程,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日常生活变化的历史,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社会问题主要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和所有其他问题。

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与婚姻、城市演变与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人与环境的关系等。

它认为历史应该是“全体人民的历史”或“社会风俗的历史”,强调历史研究不仅要着眼于“大人物”和“大事件”,而且要着眼于与一切众生密切相关的“小人物”和“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和生活化。

(2)社会(民生)历史观的应用

①了解社会问题的范畴,明确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保、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安全等。

(2)整理中外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动乱或战争期间的社会问题,涉及人口迁移、社会动荡、政治动荡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城市化、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如社会日常生活的历史、社会习俗、家庭婚姻、人口流动等。

③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如统治者稳定社会的改革措施: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的新经济政策、60年代初中国国民经济的调整。

④注意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2.社会(民生)历史问题的回答方法

(1)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所引发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对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演变、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诸多下层社会问题的考查。

(2)在命题方式上,以原始材料和个人记录为载体,考察对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认识,说明历史学家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变化。

(3)总结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历史事件或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析古今中外服饰、婚姻、人口繁衍、迁徙等进化史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人类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变化。

(4)注意正确运用新的历史观点和历史研究方法,特别注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