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在古代很常见,但为什么现在中国没有蝗灾?

中国古代发生蝗灾时,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为什么现在中国没有“蝗灾”?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说说这个问题。蚱蜢俗称“蚂蚱”。蝗虫种类很多,生物分类上有一个蝗总科。地球上大约有65,438+0,000种昆虫属于蝗总科,分布最广的是蝗虫。蝗灾通常是由飞蝗引起的。然而,现在,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蝗虫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食物,甚至在一些地方,野生蝗虫还不够吃,需要养殖,这和小龙虾的“传奇经历”非常相似。当然,繁殖蝗虫也需要做好防护。一旦蝗虫大量逃出温室,就会对周围农田的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蝗虫

困扰中国农民几千年的“蝗灾”为什么消失了?真的和“吃货”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小规模的“蝗灾”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消失,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但在农业科技发达的地区,蝗虫也不足以造成一场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塑料大棚里的蝗虫,最好在养殖基地周围养一些鸡鸭,这样会把逃出来的蝗虫捕猎干净。在自然界,蝗虫也有天敌。蝗虫的天敌主要是青蛙和鸟类。农田少量的蝗虫不会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蝗虫和蝗灾是两回事。现代人靠吃来解决蝗灾,是一种幼稚而浪漫的想法。

小麦和农田使生态环境变得简单

第一:蝗灾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蝗灾的发生往往与气候变化有关。因此,在中国古代,蝗灾与干旱有着密切的关系。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所以有“久旱生蝗”的说法。蝗虫不仅喜欢吃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叶子,还喜欢吃芦苇、稗草、白茅和一些蒿属植物的叶子。人类将大面积的草地、沼泽、林地开发成农田后,生态环境趋于单一。在干旱时期,随着农田周围草地的稀疏,蝗虫的栖息地被破坏,它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和密集。随着密度的增加,繁殖速度也相应加快,走向长满水稻、小麦、玉米的农田。突破某个临界点后,蝗灾就会形成。蚱蜢一平方米最多能达到几千只甚至上万只,因为它们是在空中飞行。如此密集的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被毁,颗粒无收。在古代,由于剩余粮食的短缺,当庄稼被毁时,饥荒就会随之而来。

水稻和农田使生态环境变得简单

水灾、旱灾和蝗灾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因为蝗虫会飞,所以古代蝗灾的影响不亚于水旱灾害。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就发生了蝗灾。《诗经》中有记载:“除飞蛾及其贼,无害也。天祖有神,以火焚之。”其中“蛾蝇”是指蝗虫。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赶走蝗虫的?用“取火”的方法,就是晚上生火诱捕蝗虫。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蝗灾的频率在增加。秦汉时期,蝗灾平均每8.8年发生一次,到了明清时期,增加到2.8年一次。史书记载的蝗灾增多,与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有关。原始森林和草原面积越来越少,生态呈现单一化趋势,蝗虫更容易聚集。此外,在历史时期,我国气候总体上趋于干燥寒冷,这在北方地区非常明显。气候干旱也增加了蝗虫爆发的次数。

19世纪,人们用人力驱赶蝗虫。

第二:蝗虫的控制和蝗灾的消失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蝗灾的发生与饥荒密切相关,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蝗灾的治理。人们通常采用响金、焚尸灭迹的方法来消灭蝗虫,但这种方法对大面积的蝗灾收效甚微。蝗灾发生时,蝗虫密度太高,人们无法驱赶和捕杀。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视蝗虫为“蝗神”,因为他们对蝗虫的科学知识知之甚少。遇到蝗灾时,他们往往烧香求神,这就进一步耽误了消灭蝗虫的机会。直到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偏远农村的农民仍将蝗虫视为“神奇的昆虫”。比如山东高密发生在1927。1931年,苏北地区发生蝗灾,当地农民焚香许愿祭拜,希望蝗虫早日飞走。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高密度的飞蝗毫无办法。养些鸡鸭来啄蝗虫比较科学。但是鸡鸭的数量毕竟有限,它们不可能捕食那么多蝗虫。而且中国古代农民一般养不了多少鸡鸭,因为养家禽家畜需要粮食。在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没有多少剩余粮食。然而,有时候,运气更好。蝗灾来了之后,我们正好遇到成群的鸟,所以地里的苗还能保存下来。如《新唐书》记载:“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周贝蝗虫数千万,成群食之,庄稼无伤。”《旧五代史》记载:“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六月,徐、陈、汝、蔡、应五州生,野鸟飞空,食尽。”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总的来说,当时的人遇到蝗灾还是“靠天吃饭”。

附在植物山上的蝗虫

近几十年来,蝗灾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好像消失了一样。为什么现在没有蝗灾?这主要是由于飞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在人们可以用飞机喷洒农药,以防蝗灾。飞机喷洒农药可以有效杀灭蝗虫。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蝗灾”的预测也非常准确,可以提前防范。在古代,蝗虫的出现往往出人意料。

蝗灾作为一种灾害,现在已经消失了,但仍有小规模的蝗灾。即使发生小规模的蝗灾,也不会形成灾难,因为我们现在有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蝗虫会使粮食减产,但不会造成灾害。就像洪水和干旱一样,存在于很小的区域,但不足以造成大的灾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应对这些传统灾害的能力是很强的。所以21世纪的地球,经济发达地区不会出现蝗灾等传统灾害。

飞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用农药灭蝗虫,蝗虫会产生抗药性吗?蝗虫不同于细菌。细菌和生物的繁殖速度快,意味着进化速度快。人们频繁使用抗生素,细菌会发生变异,形成抗生素耐药性。但是蝗虫和老鼠毕竟是多细胞动物,繁殖和变异的速度相比细菌是非常慢的。只要人类合理使用农药和灭鼠剂,虫鼠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综上所述,现在没有蝗灾是因为农业科技的进步,与蝗虫是否成为美味无关。事实上,繁殖蝗虫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它们逃跑。人类不能靠吃来解决蝗灾。只有当数以千万计的白鸟和野生鸟类在空中飞翔时,我们才能依靠自然食物链来解决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