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小金的主要经历

北京金

贝小金,女,朝鲜族,70年代出生,笔名金,北娘,文学硕士。

中文名:贝小金

别名:笔名金、北娘

国籍:中国。

民族:朝鲜族。

出生地:湖南

出生日期:1970年。

职业:编辑、双语作家等。

代表作品:《花落远方》、《王尧下山》、《深圳红楼梦》、《离家的家人》等。

宋作品:《村口的山路》《我想飞》

人物作品

一个视写作为生命,视音乐为灵魂的人,喜欢和猫一起散步,喜欢在树林里创作;一个五岁爱上红楼梦,愿意与诗书为伴,与笔墨结缘的山民。擅长用中英文写历史、传记、游记、家族史、报告文学的作家。作家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媒体先后出版或刊登了她的作品。她的代表作有《花落远方》、《山谷中崛起》、《王尧下山》、《深圳红楼梦》等。举报文学《大爱无悔》《哈妹宝贝》;传记《阿惠婆》;散文集《暖风》;一长串中英文小说,家在他乡,梦起揭秘西方;诗集《为谁而浪漫》等。

人物体验

贝小金从小随母姓,在湖南浏阳大围山长大。美丽的山水赋予了贝小金过人的才华,而她毕业于黄埔军校的爷爷贝碧媛对她影响很大。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产科医生,父亲是公务员。七岁时,她在一家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狐狸的故事》。她当过老师,教“中国古代文学”。她以前是办公室秘书,也是业余作家。也是笔名“千年冷静”的专业作家,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十几年的写作,她收获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每当回想起自己写的诗、散文、小说,发表或者获奖的时候,她的眼里都会噙满泪水。在暗暗的喜悦中,她会独自载歌载舞,为自己喝彩!不断地写作、唱歌、跳舞,身患心肌肿瘤,贝小金的生命在兴奋中延长。

贝小金女士多年来一直记录和参与爱尔兰华人协会的教育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鼓励他们自立自强。(选自湖南新闻网2012 114 10月,爱心作家贝小金投身帮助贫困大学生)

2065 438+02 12 2月23日,应深圳团市委读书月组委会邀请,贝小金作为70后作家代表嘉宾出席活动。面对现场热情的年轻人,贝小金被这一幕感动,想起了自己留在深圳的原因。

她说她注定要留在深圳。可以说,那个时候,不是贝小金选择了深圳,而是深圳选择了她。她留在深圳是因为一瓶水。

来深圳之前,贝小金在湖南一所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因为她要收集素材,免费给那些贫困大学生做光盘,寄到海外拿补贴,所以经常要经过深圳去香港。那一次,她结束在香港的工作后,像往常一样住进了一家酒店。写到半夜,她觉得有点渴,就拿起桌上的一瓶矿泉水,喝了下去,睡着了。谁知这瓶水差点要了她的命。情急之下,贝小金拿起手机向家人求助,最终被送往医院。酒店和自来水厂推脱责任,除了前几天陪他们去医院,然后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是贝小金要在这里待两个月,每次抽血都疼得眼泪都出来了。她在日记中写道:“当时已是深夜,我的胸口更加闷得令人窒息。我捂着胸口冲了出去。走慢了怕喘不过气来。疼痛、高血压、发烧不断交替,滚烫的额头让我头晕!”《红楼梦》是贝小金从小喜欢的文学作品,但她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变成里面的林黛玉,为自己在深圳感到惋惜。

为了维护贝小金的合法权益,一些爱心华侨拿起法律武器,准备与酒店对簿公堂。但是酒店经理带着三个孩子找到贝小金,跪在地上说自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就要离开这个他努力了二十年的城市了。因为酒店经理的苦苦哀求,贝小金突然觉得难以忍受,放弃了诉讼和赔偿。与许多追求青春梦想的人不同,她留在深圳更像是一种无奈。但随着健康的逐渐恢复,贝小金开始融入深圳。2010 12,在庆祝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成立的文艺晚会上,她穿着一袭江南特色的粉色长裙,在桃花谣的优美音乐中步入会场。跟着音乐的节拍,载歌载舞,她把大家从现实拉回到那个激情四射的战争年代。

贝小金从小就喜欢音乐。她在深圳这座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如鱼得水。多年来,她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文艺活动。贝小金的房间里堆满了演出的服装,至今有400多件。

此后,贝小金经常从深圳前往惠州、惠阳、香港等地,采访深圳抗美援朝老兵、东总老兵、老专家、老教师等。,并自告奋勇为他们写回忆录。每次被邀请,她都会带着一支笛子,一把吉他,几套演出服,相机,摄像机等大大小小的包,和老人们拍照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百忙之中,贝小金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

贝小金,又名贝娘,说她这辈子有两个爱人,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写作。她曾是一名业余作家,以金为笔名发表过《花儿相恋》《王尧下山》等小说。写作给了她说话的能力。对她来说,除了有时候身体不好,大部分写作时间都是她最享受的状态。她以贝氏家族为原型,写了一部中英文小说《远离家乡的家》,讲述了深圳打工者为追求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创业史。他们有进取精神,即使伤痕累累,也从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半夜,在贝小金写作的间歇,她在QQ空间看到一首名为《我想飞》的诗,仿佛找到了知音。所以她忍不住为这首诗谱曲。

以后,贝小金在各种场合唱《我想飞》这首歌,不断改进,加上了英文单词“我想飞”——Iwanto fly!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贝小金才真正开始走进青工,连续几十次从罗湖开车到宝安、龙岗等地,参加青工的文化活动。在讲座和文艺演出的过程中,她逐渐加深了对深圳青年工作者的了解。

贝小金说《我想飞》唱出了这座移民城市人们的共同心声。人们因为梦想或各种原因踏上了漫漫征途,但在异乡,却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各种困难。了解到这一点,很多同学来到深圳投靠她,贝小金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直到他们找到工作。贝小金的父母已经去世。在深圳,她成了贝家的宝贝,被亲人疼爱,但很多时候在异乡会感到孤独无助。她喜欢深圳的文化氛围。她把《我想飞》这首歌送给了深圳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希望能带领深圳的每一个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DreamOn是贝小金刚来深圳时最喜欢的一首歌。“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就像早晚的流逝。我的前半生已经写在纸上了,活着就是向愚人或圣贤学习。和我一起唱,为岁月而唱!为了欢笑和泪水而歌唱!一切随风而去!”歌词里好像提到了她。2008年,贝小金被查出患有心肌肿瘤,医生说她的病情随时会恶化。这些年,贝小金被救过两次。她对死亡持平静的态度。她认为人生在世,必须活在当下。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她于2013年2月开始筹建的青年文学院在吴同山风景区找到了一席之地。可以说,贝小金的人生充满了未知,但她比某些人更清醒,更有目的性。未来,贝小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造一片文艺天空,让外来青年工作者找到精神食粮和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也许正是因为爱,她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摘自深圳电视台《我的深圳故事》——贝小金,一位充满爱心的双语作家对青年工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