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信息
汉字和书法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线条造型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汉字本身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汉字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汉字发展史。那么,什么是书法呢?书法以汉字为基础,通常用毛笔书写。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物“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也体现了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简而言之,书法是把汉字提升到艺术境界的一种书写方法,或者说书写规则。
书法和写字不一样,要写字。写作的目的是实用,只要笔画清晰,字体正确。书法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欣赏的审美价值。由于书法和文字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将沿着汉字的发展来探讨中国书法的发展。
汉字的创造与中国书法的产生
汉字是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符号之一,其成熟大约有4000年到5000年的历史。
中国的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依赖于文字的创造。所以字的创作先于书法的创作,应该是有定论的。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一直有各种说法,比如许慎的《说文解字序》。
在古代,Xi家族的国王生活在世界上,当他抬头看时,他看着天空,当他低头看时,他看着地上的法律。他视鸟兽之文为适地而近万物,故开易之八卦,以垂宪与神农家结缘而治,统其事,使之纷繁,饰之以虚萌。仓颉,黄帝的历史,看到了鸟类和动物的蹄的痕迹,并知道原因。
这里提到汉字是从《易》的八卦说、神农的结绳笔记、黄帝的仓颉造字说等开始的。,谁的造字理论影响最大。
仓颉是如何创造汉字的?如前所述,他“看到了鸟兽蹄的足迹,他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一开始就订了一个书约。”“仓颉初作书,盖以象形字,故称‘文’;之后形音互利,即称‘字’”。据此可以推断,“文”是根据象形字原理创造的文字,如太阳、月亮、山脉、四川等形象;“子”是根据形声字原理创造的字,如江、河、湖、海等。然后参考事物、理解、注释、借用,形成“六书”。
文字作为笔记的符号,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它不会一次被一个人发明出来。它一定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不断剔除本质,不断磨合。或许其中一人做出了超乎常人的非凡贡献,也是很有可能的。而我们的祖先,有一个现象,就是把集体长期积累的一些文化现象归结到一个人身上,神话化。就像鲁迅在《谈外语》里说的,“社会上,不止一个仓颉,有的在剑柄上刻个小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些图,魂牵梦绕,口口相传,字数会增多。官员一收,便可敷衍笔记。”这个解释比较符合文字。
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从Xi安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鱼面纹彩陶盆”、“山东大汶口的陶刻符号”和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发展的最初象形情况。直到殷商时期出现大量甲骨文,我们的汉字才正式形成并得到确认。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术界尚无定论。郭沫若认为,中国文字在殷代才具有“艺术气息”,而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或使其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始于春秋末期”。由于商代的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可识别的汉字系统,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书法不可能在两千年后出现,这是由中国书法的实用特点决定的。
汉字的演变与中国书法的发展
汉字自夏商时期出现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现代文字”两个阶段。所谓“古文字”,泛指隶书产生之前的各种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小篆等。换句话说,“古文字”指的是广义的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
画
大篆
大篆是汉字最古老的字体,战国(公元前220年)以前就已流行。今天,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属于大篆。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系统,流行于距今约4000年前的商朝。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称“文琪”、“刻字”、“甲骨文”。
它被称为“文琪”或“刻字”,因为它的字刻在甲骨文或动物骨头上;因刻有占卜内容,故称“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发现于近代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又称殷墟文字。目前大概有4500个字,但能准确识别的只有一千个(各家统计不一样)。甲骨文应该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系统。
甲骨文作为书法作品,具有突出的风格特征。由于甲骨文雕刻的人物多为直线和棱角,很少变成线条,又由于雕刻工具的锋利和钝器、雕刻技艺的高超和材质差异的变化,古拙的雕刻线条有的厚重,有的娴熟,有的凝重,有的斜斜多变,有的轻盈妩媚,结构大小复杂不一。然而,变化通常是对称的。
甲骨文发现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当时,考古学家王患了疟疾,服了药。在医生开的药方里,有一种中药叫“龙骨”。当他从宣武门菜市口大仁堂买回时,发现“龙骨”是用刀刻出来的,大为惊讶。他买下了所有字迹清晰的“龙骨”,并询问其来源。
王前后收集的1500余件甲骨卜辞,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即在次年(1900)全部转交刘鹗,由刘友和自行保管。在罗振玉的帮助下,1058件甲骨卜辞墨脱于1903年出版,史称《铁云藏》。1908年,他到安阳小屯村考察甲骨文,跟随王国维、董作斌、郭沫若等著名甲骨文研究者。
画
2.金文
时代在发展,人物在变化。当殷朝由盛转衰,再由周代之时,汉字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青铜器铭文的全盛时期。金文是指刻在钟鼎等彝族器皿上的古代汉字,是商周和春秋战国以前用青铜铸造的。因为刻在青铜器上,古人称之为铜金,所以称之为“金文”。因为这些青铜器多为钟鼎,所以被称为“金文”。
殷商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也多了起来。由于刻铸技术的限制,青铜器上的书法和长铭文很少。比如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现在重875公斤,腹部只有“司母戊”三个字。殷商后期只有27个字,到了周朝逐渐增多。
青铜器铭文的书法大致都有这样的特点:线条流动性强,直度变化明显,字体和构图变化自然自然,没有固定的模式。笔法更自由,肥笔更多。这里有几种风格的青铜器铭文:
2.1以大壶鼎为原型的器皿上的铭文,处于殷周时期甲骨文向钟鼎文的转化阶段,其风格又不失甲骨文的古朴,给人一种童趣醇厚的感觉。大鼎鼎出土于清代道光年间陕西眉县李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19行,计* * * 291。
2.2毛、、等。是一种用笔严谨、线条流畅、结构纤细、文字优美的题字。毛丁公出土于清代道光晚期的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博物馆。他的书法成就被视为金文中的珍品。
2.3盘和钟上的铭文以宽体为特点。有专家认为,这是当时流行于荆楚等地的一种写法,因此与毛的雅体大相径庭。清乾隆初年出土的盘曾藏于乾隆内府,现藏于台北市博物馆。碑文为19行,共357字。
2.4米积子白盘,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碑文8行,共计111字。碑文的书法工整飘逸,应该很有章法。碑文的书写也因此变得有了规律,也体现了当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也是为秦始皇统一文字而埋下的伏笔。
画
3.石鼓文
大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自石鼓文以来,三代文体是最重要的一种,而六国的异体字则成了旁支。也可以说,石鼓文是完成大篆历史命运的象征。
石鼓文因刻在石鼓上而被称为“石鼓文”。它是中国最早可识别的文字,也是石刻的始祖。
石鼓文是在唐朝初年发现的。当时有人无意中在天星(今陕西宝鸡)旷野的草藤中发现了九块古鼓形刻石,一时引起轰动。杜甫、魏、韩愈等人争相吟诗作赋。后来,在宋仁宗有年间(公元1049-1054),一个。
有十个石鼓* * *,每个石鼓上都刻有一首四言诗,记录了秦军的狩猎之旅。有人考证是秦献公十一年刻的;有人认为这块石头不是鼓,是一块石碑(古代也称碑,圆碑为碑),所以碑上的铭文就成了“猎碑”。在这十面鼓中,有一面鼓上的铭文已被完全抹去。其他九面鼓上的铭文大部分都被剥去了。唐代拓片就在今天。
从艺术角度来看,石鼓文在唐代以后受到书法家的高度重视,后世如苏轼、康有为等都大加赞赏。唐张淮在《述段》中说它“体象出众,今不凡,古不凡;坠珠玉,飘飘流苏群;仓颉的继承人,小篆的祖先,以他的《名人录》和《石鼓遗存》而闻名。韩愈在他的《石鼓之歌》中,称赞他“如凤舞,如天使下凡,如玉珊瑚之树,枝桠交错,如金缕铁索,如香鼎投海,如龙腾天”。可以说,石鼓文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他的结构是优雅和敏捷的。李斯的《小篆》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开辟了道路。
在先秦古文字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古文字的名称,如古文、异体字、篆书、隶书、苗篆、虫篆、六体篆等。还有篆书:龙虎篆、凤鱼篆、麒麟篆、神仙篆、蝌蚪虫篆、云篆、虫篆、鱼篆、鸟篆、龙篆等。
画
小篆与李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中国。为了便于统治,巩固政权,他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销毁天下所有武器,造十二“铃”和金(金属)人。他建立了统一的政治经济制度,包括度量衡的统一、交通法规的统一和文字的统一。他结束了以前的“不同田不同亩,不同车不同地”。
在统一人物上,“丞相李斯奏同,说与秦不合。司写,刺史命赵高写历,太师命胡无经写学书,都是以史书大篆为蓝本,或颇有保存,故所谓小篆制造者也”。秦生活在西周的故乡,所以在秦国流行的文字。
其实在秦朝的时候,小篆并没有在民间广泛普及。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隶书已经制作完成。1979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木简,成书于秦武王二年(公元309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早了88年。许多人物已经是隶书的笔法了。隶书比小篆方便、真实得多。只能说小篆是秦朝的隶书。近年来出土的秦简几乎都是隶书。如今的小篆多为秦始皇五巡时在各地刻制的石碑,共七块。
公元前219:沂山、泰山、琅琊(在山东)刻石。
公元前218:芝罘刻石,芝罘东关刻石(在山东)。
公元前215:碣石石刻(河北)
公元前210年:会稽石雕(浙江)
李斯的书法技艺为后世所推崇,如南朝袁盎《天下为冠,平之不易(评论)》书评。“《小思传》精绝古今。山在秦王,玉玺使狭人作强弩,石为洪钟。”唐代,李四珍的书是书背。“书如石,言如飞。”
有意思的是,据说李四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在我死后的942年里,会有人为我追查。”后来,在唐代,李杨冰继承了李斯的“玉罗纹印章”的风格,写了优秀的印章脚本,这被认为是实现了李斯的预言。
李思琪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自幼随学习政治文化,长大后在秦国当了客臣。最后,他取代吕不韦,登上了首相的高位。21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开始了大规模的天下之行,遍访东方郡县。其间,他到邹毅山(在山东)刻石颂扬秦始皇的德行,并讨论“闭经”祭天拜地的大事。然后秦始皇一行爬上泰山,筑坛祭天,为旅途刻石。然后在这次大规模的东游中,先后游览了芝罘、碣石、琅琊、会稽,刻石记秦始皇功德,留下了李斯书的痕迹。他后来为李四写作。
画
隶书
隶书是汉代常见的一种文字,距今已近两年。隶书中的“官”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奴”。所以有句话叫古代社会底层农民难得会读书写字,奴隶时代的奴隶不如牛马。有什么条件读书,更别说有自己的性格了?这只是理所当然的事。
据记载,在秦朝,由于国家刚刚统一,官狱众多,书写规范的篆书并不容易,使用隶书作为文书是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使隶书流行起来。过去一般认为隶书起源于秦朝,有程淼造隶书之说。
程淼,一个小小的县官,因为一些事情被撤职入狱。在狱中,他潜心研究《小篆》十年,把它变成了3000字的隶书。后来在朝廷演奏的时候,秦始皇觉得很好,就任命他为御史。同时,“玩的东西多,但封字难,所以用李字作隶书。”
李仁,如程淼,与今天的“奴隶”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奴隶就不必说了,那时候的小官、小吏都属于上流社会。掌握文化知识也是上层阶级的事,而不是普通人的事。因此,后人称这种字体是由篆书李殊演变而来的,它把篆书的圆形笔画变成了方形褶皱,后来笔画中出现了波浪。
关于程淼的隶书创作,他的书法、文字学著作大多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应该和仓颉塑造人物差不多。他总结前人的开拓性成果,加以整理和完善,加以规范和统一,完善成3000字的隶书。今天从出土的文物来看,隶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隶书的出现及其取代篆书是汉字史上的一件大事。从字体上看,有篆书、隶书、大写、草书之说。其中草书是以篆书、隶书、隶书的快写为基础的,所以篆书、隶书、隶书的快写就演变成了行书、草书。严格意义上来说,草书不是独立的文字,所以说篆书在前,大写在后,大写在中间。有两个显著特点:1。方块字的结构已经初具规模。正如舒端所言,“化繁为简,化圆为方”。2.篆书的象形基础已基本删除,开创了以后楷书笔画的先河,为汉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今天,没有人知道程淼写的隶书是什么样子。一般认为,隶书的成熟是在东汉时期。我们所说的易英、陈石、张骞、李奇、曹荃的碑都出自东汉。也就是说,从隶书出现到秦朝发展成为自己的通用规范形式,用了200年的时间。
标准隶书在字体方面有三个特点:1。字体是平面的。2.将圆形变成方形折叠。3.用笔有变化,主要是“波”和“”。
在隶书方面,最著名的书法家程淼当然是第一人。之后最著名的学者当然是东汉末年的知名学者蔡邕(公元132-192)。他出生于伯舒和陈(河南省淇县南)。他多才多艺而且善良。
画
楷书
楷书又称“真迹”、“隶书”,是汉字的八股。几乎同时产生,并在民间流行开来。一开始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里,称谓都是鱼龙混杂,很难区分。张淮说:“隶书也是今天的隶书。”张淮在《论六法》中也说:“隶书是成苗。没有波浪,它就成了我们所知道的楷书。到汉末魏晋之交,楷书完全脱离了隶书的影响,成为汉字的最终定型形式。一旦成熟,在钟繇父子手里就闪闪发光。
钟繇(公元151-230),字常,三国时四川人。汉朝末年,居孝廉做官,任仆射,封东吴婷侯,后辅佐曹操做官,封定陵侯。他被称为“钟太傅”。《三国演义》里。他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作为谋士,他运筹帷幄,制定国家大事,为曹操做了很多大事。他做过篆书官,擅长篆书。张淮在《述端》中把他的书法列为“奇迹”,称他为“秦汉以来的唯一一人”。梁武帝·萧炎,《古代与现代》
他的儿子钟会(225-264),名叫李实,为世人所熟知。他和邓艾领兵入蜀,打败姜维,平定蜀。这位官员是镇西将军。平定蜀有功,入司徒封郡。后来因为谋反被乱军杀死。书端被列为他的隶书。
三国时有两个钟氏父子,单薇、钱伟、张仪和宋轶,他们当时都很英俊。吴国和蜀国也有很多书法家,吴国的帝王像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社会上流行“八大奇观”,其中有一个就是帝尊曹彰,他有“急章”。
画
神的传递和教导
隶书盛行于汉代,其代表作集中体现在纪念性著作中。汉末,隶书书法成熟,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家,蔡邕是其中的佼佼者。东汉的许多著名古迹,也构成了后人所说的“汉碑之荣”。如今,“Xi荆残石”出自蔡邕之手。由于他的名气很大,很多汉碑都没有留下名字,甚至后人。
蔡邕,本名伯舒(公元132-192),陈六维(河南省淇县人),精通经学、音律、天文,擅长辞赋、书画。他的书以官书最为著名。中郎将的官至叫蔡中郎。
《后汉书》中提到他写了《西平石经》。西平四年,被五感将军唐熙熙、光禄大夫、劝谏谈判家的大夫张勋、韩称太师令单香等封为西平。,“弹六经。灵帝许之,始自书刻丹,令工刻之。”
一千多辆车,交通堵塞。由此可见当时的盛况。或许如此盛况,蔡邕的笔法也只有神人能教,借其手教天下。
唐代张彦远《法书》中教授笔法的人名;
“蔡邕受神人影响,崔元和月氏,月氏的钟繇,钟繇的魏富,魏富的王羲之,王羲之的,杨信的杨信,的王僧,王的萧子云,智勇的萧子云,智勇的于世南,于世南的欧阳询,欧阳询的吕柬埔寨。
以此判断,汉唐时期的人几乎都入了网。在这一点上,后世很多人都是向“二王”取经,而取经于欧、颜、张的都属于蔡门。事实上,蔡邕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沈在《历代著名学者学书心得训诂》中说:“本文注可资参考,并不完备,即未提及朱穗良与欧虞的关系,就是明证。至于蔡邕说自己是神人,那是无稽之谈。”不过我们可以由此参考一下,既可信又不可信。第一,蔡中郎不仅文笔好,而且有传世的笔法。说你被赋予了很长的名声是不可信的。如果给白云先生的传说,都是骗人的。其实读书人痴迷于玩弄古迹,细细思量,若有老师相助,世人不查,就说是传说。第三,“文学的传说终于来了”不是传说,比如武侠秘籍失传破碎。只是记录,不是传说。
画
草书,章草,今草,大草
“六王完成工作,四海为一”。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创制篆书,抛弃六国文字,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隶书的创作和运用是“出官狱,易存,亦施于徒”,适应了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一种文字的兴起和流行是有其根源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使用的文字越来越多,人们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于是,草书应运而生。草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最早的文字识别系统。草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草书是指一切不规则的、潦草的字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草书包括草书。草书在当时的紧急状态下应运而生,但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正常发挥作用。狭义的草书是指隶书产生后,隶书的笔画写在一起,但仍保留了隶书的体,略呈扁平波浪状。这是曹彰。同时,它还包括从曹彰进化而来的现代草。它把以前的“乱涂乱画”的书规范化了,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并把这种常态上升为常态。
曹彰作为一种成熟的书法风格,从秦朝开始简化,并保留了隶书的风格,略呈扁平波浪状。字点星罗棋布,生动活泼,但字往往是独立的,笔画和风格流畅易写,是当时常见的书法风格。
西汉黄门陵人尤氏是今天所知的第一位草书家。他的“急章”是草书的开始,也是曹彰的开始。到了东汉张皇帝(公元76-88年),的《曹彰》写得很好,受到皇帝刘的赏识。从此,曹彰诞生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为汉高祖张所创,故称。《春华亭帖》中的钱为张皇帝所作,但一般认为是后人所作。但汉章帝时,已普遍公认,的写法已确定。如果诸葛亮的例子前后流传,很可能是曹彰被利用了。
那时候曹彰的名字还没有确立,隶书叫草书。后来张志的出现,更是将这种变化推向了极致。后人把东汉的草书称为曹彰,张芝以后的草书称为今草,或草书。从这种变化来看,应该是“篆书-隶书-曹彰-今草”。这是书法发展的一条线索。崔渊(公元78-143),河北安平人,人称“崔张”,是早期著名的草书大师。他的《春华阁帖》第二卷《仙如帖》,是一种风格接近“二王”的现代草。
张芝(-约公元192),本名伯英,甘肃酒泉人,后迁居山西华阴。他擅长草书,特别是学习崔、杜的方法。临池之勤,使池满墨。最开始用草书是为了方便,经常说的是”。
大草,属于草书园中的奇葩,是现代草的“草书”。现代草在成立之初,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实用性;二是艺术,大草是现代草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草’二字的风格是一笔形成的,偶尔断开,但血管是连续的,连在一起的也是气候交错的”。“世界上被称为书的人是从张伯英开始的,事实也是如此”。张芝是现代草学的集大成者,是一本书的开创者,为后世大草的创作开辟了主要道路。
很难一刀把今天的草割成大草,哪个是今天的草,哪个是大草。不是一目了然的。但大草重于抒情写意,感情的表达逐渐失去实用性,重在艺术性。激情四溢又不失疯狂,夸张又夸张。从结构上看,今天的《小草》已经符号化了,大了,也“变形”了,以适应文风的需要。或者形破意连。而且密度强,节奏感强。疏的时候可以赛马,密的时候密不透风。时而如翩翩起舞,时而如银瓶爆裂,刀枪醒目。密度与密度的对比强烈,产生一种“疯狂”但不奇怪的效果。
画
琅琊王一书韩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三国分合为金。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金朝没有建立稳固的统一帝国。司马氏政治集团内部,八王之乱,你杀我砍我,内斗不断。北方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十六国相继被扰。西晋(公元256-365438+)
在政治和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的东晋,在柔软而又十分富饶的江南,达到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素有“书法圣人”之称的王羲之,以“二王”为代表的一大批书法家出现,群星争光一时,成为后世推崇的“东晋风流”。与此同时,在这片星空中,
从竹林七贤之王到南朝陈王家,书法传承了约300年。
王,三国魏临猗人。
书法界之上,不乏父子书法家等以家庭为单位的书法家。按照家族论,王家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巍峨群山中的珠穆朗玛峰。从其政治地位来看,王氏家族在当时也是非常显赫的。
长安失陷后,晋武帝李傕自杀。司马睿在建业称帝,东晋建立。南北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司马睿倚重宰相王导,使东晋政权得到南北承认。据说在司马睿登基的第一天,王导被允许坐在一起。当时有“王与马(司马)在天之下”的说法,但到了东晋时期,
在精神上,王导也是士大夫的领袖,这一点在成语“新亭哭”中可见一斑。
文化方面,天下大乱,皇族南渡。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王导还把钟繇的《申报贴》藏在腰带里,过了河,成了一段佳话。由此可见,他对书法的重视和喜爱。而他也身体力行,在从政之余,还设法写书法,为家人树立了榜样。作为宰相,也推动了全社会的学书风尚。谢安、谢裳、郗鉴、伊稀、郁亮、于冰、宇易等。出现了。除了王家之外,一批杰出的书法家在东晋展现了千石争美、百石争溪、群星争荣的气象。
当时的文人阶层中,生活安逸,厌倦战争。不可能派军队去北方收复他们的家园。他们崇尚老庄哲学,畅所欲言,总是闪烁着文人精英思想的智慧火花。有书法传统的王家,自然专注于书法,沉迷于书法,每天苦练不成问题。书法的经验和技巧自然聚集于此,再加上社会环境。书圣王羲之的出现,也是时代和个人努力的结果。至于传说中的白云先生的笔法,惠济山的《异民穿云》和《赠Xi》的笔法,其实是后人的后记,是无稽之谈,极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