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景区介绍

大观楼景点介绍:大观楼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大观路284号大观公园内。它是一个三重檐的琉璃木结构建筑,面积超过400平方米,以其长长的对联而闻名。

大观楼是云南传统古建筑,三重檐,金字塔形屋顶,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底层面积140平方米。周围有平台,南面有水。平台东西宽21.30米,深度4.75米,平台高度1米。平台装有石栏杆,通过七级台阶下降到地面,使得大观楼的正面十分壮观。

大观楼平台南北向长18.90米,北面平台因西面回缩,宽18.60米,深2.40米。由于北面平台的标高问题,平台只有0.15米高。整个平台四周都是石灰岩方石,上面铺着石板,建筑西面与长廊相连(长廊是后来修建的)。大观楼布局简单,正门南北向,东西向两扇拱门。两个楼梯在大楼的东、西两侧,从一楼到二楼,穿过走廊再进房间。

大观楼主体为三层全木结构,底层室内地坪标高为±0.00米,故二层地坪标高为5.45米,三层地坪标高为9.70米,屋顶标高(含保定)为17.30米。泰明为石砌,比城墙略宽,高0.51 m。方形布局的柱子分为檐柱和金柱。黄金柱由四根间距为5.2m、柱径为0.4m、分数为0.7%的立柱组成,从底部直伸至三层楼顶,与梁架一起构成支撑建筑的主框架。

大观楼的历史介绍;

康熙二十年(1682),堪舆寺由湖北省甘阴县花圃附近的僧人创建。康熙二十九年(1690),云南巡抚王纪文视察此地,看中了这里的湖光山色。他命令服部哲工程装备部在花圃附近先后修建了毁耕亭、观作物厅、牧梦亭、漏月亭、毕成厅、大观亭,以装饰湖光山色。亭子建好后,他发现站在楼上,一眼望去,碧波荡漾。

道光八年(1828),云南省按察使翟广金主持修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加为三层。当观音寺僧人静乐重建观音寺时,他在寺庙后面严建华亭的五个房间的第三层,这比大观楼的其他部分都高。纯音乐好诗对联,华严阁落成时,刻了一副长联,称为“纯音乐长联”。咸丰五年(1855),咸丰帝向兵部侍郎、云南晋宁人何询问滇池湖情,何“大观往昔”,于是咸丰赐给他一块“拔浪千层”的匾额。

同治三年(1864),云南巡抚马如龙主持重建大观楼,历时两年,并亲笔书写重建大观楼手记。现存的大观楼是同治三年(1864)重修的。清光绪二年(1876),花圃附近发洪水,既有回廊,又有斜楼。光绪九年(1883),巡抚岑于颖重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