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的发展历程
我们今天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科学上应该叫第一座现代钢结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大桥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自然称之为长江第一桥。当代人关于长江大桥的“第一次”也是顺理成章的。
首次选择桥址,提出设计方案。1912 5月,中国铁路的先驱詹天佑被北京政府聘为粤汉铁路公会、武长铁路办公厅。詹天佑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勘测和铺设铁路。詹天佑在组织粤汉铁路复测的过程中,既注重了当前工作的落实,也考虑了以后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的握手问题。为此,他一方面命令铁路工程局在布置武昌火车站轨道时预留与韩晶铁路衔接的地方,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制定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来自北京大学的德国教授乔治·米勒带领13土木工程系毕业生到武汉实习,进行长江大桥桥址勘测和大桥设计工作。本次建议将汉阳龟山和武昌佘山作为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设计公铁两用桥的风格。这是在武汉段修建永久性桥梁的第一次行动。在这个设计方案中,桥梁结构仿照了当时世界闻名的最大钢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福斯桥,主跨380米,三组巨型悬臂钢梁。桥面与火车、电车、车厢、行人并列,铁路与城市街道交通相连,单层。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已经成为历史文物。民国时期,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有四次动议。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详细的计划已经制定出来,机构也已经开始工作,几乎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最后,什么都没有。
新中国第一议案。新中国成立后,老铁路对长江大桥的筹建了如指掌。武汉解放刚四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举行开国大典。9月20日,1949,桥梁专家梅阳春向人民政府提出武汉长江大桥规划草案。此稿以1946的方案为蓝本,表现了这座桥建设的延续性和有志之士的毅力。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开始筹建武汉长江大桥。2月,铁道部成立了桥梁勘测钻探队,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开工。1955年6月提出技术设计方案,7月获中央批准。9月开工1。
按照老铁路的说法,现在武汉长江大桥的遗址在八条对比线中脱颖而出。这八条对比线的基本登陆点都在武昌和汉阳之间,但具体方向又分南北支。南支为武昌蛇山至汉阳凤凰山,北支为武昌凤凰山、汉阳龟山。1955 65438+10月15,武汉长江大桥选线会在汉口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苏联专家提出的第五条对比线。这条线是在武昌蛇山到汉阳凤凰山第二条对比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具体走向在佘山和龟山(今桥址)之间。与会者认为本次选线通过的岩板标高和引桥长度较好,桥梁建设更经济。缺点是7号墩的位置在破碎的碳质岩石上。也有人提出,经过蛇山的桥址会破坏黄鹤楼。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黄鹤楼早已被毁,以后可以在桥上修建,营造“今日鼓楼桥”的风景。克服7号墩沉降问题后,确定5号对比线为桥址线。
武汉韩昌大桥工程从1,1955年9月25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竣工,历时两年零1个月,比计划提前1年零3个月。* * *超过41.3万个工作日。开幕式那天,街上空无一人,充满了兴奋。就连盲人也走到桥上用手触摸桥栏杆,用心感受长江第一桥的雄伟,感受这一刻欢腾的节日气氛。老铁路回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预算654.38+072.32万元,实际使用654.38+03771万元,节约3461万元。扣除作为固定资产留下的生活区和机械工具,实际成本为94181万元。但铁路老职工说,这个数字和今天的概念不一样,凝聚着努力和汗水。每一串数字都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一系列数字不仅体现了这一工程的宏伟壮丽,也展示了其闪耀历史的创作成就。
来源:长江大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