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坏脸”、“白脸”、“红脸”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历史上光明正大救了一命的曹操在京剧里成了黑脸?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是最有争议的一个。对他的评价一直在奸臣和枭雄之间摇摆不定。类似“我宁愿对全世界消极,也不愿对全世界消极”这样的话,为他招来了无数非议,他在政治、军事甚至诗歌创作上的辛苦成就,为他赢得了受人尊敬的资本。作为一个著名人物,历代对他的评价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态,值得研究。

人们对曹操的印象是坏人,这多半是由于明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扶刘反曹”的整体结构,使得这本书将曹操定位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奸。在随后的数百年间,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戏曲、评书、绘本等。)根据《三国演义》不断强化曹操的坏形象。然而曹操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没有被打破。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魏是正统。从篇幅上看,舒威30卷,兀术20卷,舒舒只有舒威的一半,15卷。

在描写中,他还对不自称皇帝的曹操表现出极大的敬意,称其为“太祖武皇帝”。刘备和孙权只是被称为“后主”和“吴主”。陈寿还高度评价曹操是“毛运筹帷幄,鞭笞于内,克制于外的奇人,绝世的杰出人物。”唐朝时,唐太宗在李世民讨伐朝鲜的途中,亲笔写了一首《祭魏太祖》,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和功绩:“皇帝英武之姿,作为命苦之柱,与昔同,整风之力,与昔不同。”

曹操评价的恶化,与国运、政局、皇帝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来说,当国运昌盛,政局稳定,国家为豪强所主宰时,曹操往往被评价为“好人”;一旦国运衰败,国家面临分裂,甚至被迫偏安,曹操“汉奸”的一面就会被放大。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人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就选用了曹操的一些反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