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历史人物述评(四):孝道改革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公元前384年,龚贤继承了王位。237年间,秦国经历了14个君主,但都一事无成。内部政治混乱,外部领土被侵蚀,经济发展从繁荣走向停滞。
公元前403年,汉、赵、魏三族分入晋,标志着中国由春秋进入战国。齐、楚、燕按难易程度依次消灭周边小国,扩张疆域。东方六国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贵族世袭制度逐渐瓦解。随着牛耕、铁器等生产工具的逐渐普及,各国的自耕农和职业工匠数量显著增加,各国的统治阶级由奴隶主转变为新兴地主。在军事上,区域分离主义、农业经济发展、民事和军事职责的政治分离以及国家内部的专业官僚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在六国中,魏对秦国的影响最大。在执政期间(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96年),任命为丞相,率先推行改革,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强国。魏军东征西讨,秦占领的河东地区全部被魏夺回。魏国还西渡黄河,将其疆域扩展到咸阳以北100公里处,修筑魏国长城以阻挡秦军。
秦献公决心变得强大并做出巨大努力。在位22年,做了三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让沉迷了200多年的秦从黑暗中走出来,走向光明。
第一件大事是:继位元年,废除了被天下人诅咒的“人祭”制度。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与活人合葬的俗俗,是一种残忍野蛮的行为。一次多少人殉难没有具体的标准。死在秦穆公的人数达到65,438+077,其中包括一位贤臣的三个儿子。国君、大夫卿等领主去世,亲近的主子和宠爱的妻妾都有可能下葬。秦的“殉人”制度限制了人才从东方向秦国的流动。秦献公废除这一暴行,不仅是秦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是对吸引东方六国人才、引进先进文化的有力推动。
第二件大事是继位第二年,都城从永城迁至溧阳。
溧阳(今陕西省Xi市阎良区吴屯镇)地处关中地区中心,靠近泾河和渭河交汇处,西周丰浩都城西北80公里,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骊山仅50公里,是一个经济繁荣、交通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距离黄河不到100公里,也方便秦国快速处理与东方国家的关系。
第三件大事是两次大的胜利奠定了几十年稳定的外部环境。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去世前两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在石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东北,咸阳市三原县西北)与金军决战,次年在少梁(今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击败魏军,俘虏名将。
进入战国以后,各国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国威,匡扶正义,而是为了占领土地,掠夺人口。因为有地就有粮,有粮就有兵,有兵就有力量。土地是巩固君主制的基础。这两次大捷,不仅使秦国夺回了黄河以西数百里的土地,也提高了秦人计划东征的野心。
正如计划逐步恢复秦国的“霸权”地位一样,他的野心也没有实现。公元前362年,病逝于溧阳。
的儿子萧公继位,正是这位能干的君主把秦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后人评价秦始皇的成就是“六代之后轰轰烈烈”,意思是秦统一六国是六代君主和臣民不断斗争的结果,孝是“第六代”君主之首。
二
0岁的秦孝公继承了王位。他面临怎样的内外部环境?
第一,外围被强敌包围。此时,周只有一个名字,他没有能力来命令世界。东方国家正在扼杀合并,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形成了新的政治平衡格局。东方六国把秦国当成野蛮部落,中原诸侯从来不邀请秦国参加联盟。一些邻国伺机夺取秦国的土地。
第二是内部政治混乱。的曾祖父秦怀公被晁等大臣围攻,怀公被迫自杀。怀了孕的太子早死了,就让太子的儿子,也就是献公的父亲继位。宫铃死后,没有继承王位,被的叔父简公篡位。简公死后,他的儿子龚辉继承了王位,而在死后,他的儿子又生了他的儿子。这时,和一个叫盖的长老联手,杀死了儿子和他的母亲,沉入深渊,获得了王权。这些事件发生在萧公继位前的40年。宫廷斗争的背后是秦国君主威信的缺失,权力的退位,贵族的独裁,信仰的缺失。
第三,国内文化落后。秦与戎混血,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处。文明礼仪的价值约束与东方六国不同。比如秦人家庭主张集体生活不可割裂。按照游牧时代住帐篷的传统,公公婆婆、儿子儿媳、兄弟姐妹有时会住在一个房间里,这在东方六国看来是极其荒谬和落后的。其名曰:“秦与容斋俗同,不知礼义。”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摆在了刚刚继承王位的秦孝公面前。我们做什么呢
秦孝公提出了自己的政策计划:
强敌环伺,必须富国强军。
内部政治混乱需要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
国内文化落后,需要法律监管。
三
秦孝公上台后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颁布了一项招贤纳士的法令。
萧公提议:“有客臣可出奇谋强秦,我敬官与他们共地。”意思是说,谁能帮助秦国强盛起来,我就封他为大官,赏他一份封地。
秦孝公的人才选拔范围是“客人”和“部长”,即6个国家的“客人”排在第一位,本国的“部长”也欢迎建议。这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精神,蕴含着秦人勤劳、务实、理性的文化底蕴。
“我敬官”很吸引人,但不是关键。核心是“与之分土”。秦孝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许诺瓜分土地的君主。这一承诺对世界上所有有才华的顾问和军事指挥官都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个时候,正是百家争鸣的时候。法家、儒家、墨家都在世界各地奔走,寻找舞台。秦孝公招贤纳士的命令吸引了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个成功的改革家商鞅(原名公孙扬,后因有秦国封地而被称为商鞅)。商鞅变法不仅实现了强秦,而且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后人总结中国历史,“秦政制”是指商鞅当时进行的许多政治改革措施。
商鞅善于审时度势,分析他人心理,有自己的战略见解。他在魏国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认为只有法家才能强国富民,所以来到魏国在丞相门下做客,一方面学习法家思想,一方面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
丞相很欣赏商鞅的才华,于是推荐王维重用商鞅,但王维不以为然。丞相还向王维建议,如果不任命商鞅,就杀了他,以免惹祸上身。王伟仍然不置可否。首相病得很重。他很珍惜商鞅的才华,于是把他给王维的建议告诉了商鞅,让他“杀了商鞅”,让他尽快逃走。商鞅想:“王维不会杀我的。如果他接受你的建议,他会雇用我。如果他不雇用我,他怎么能杀我呢?”
最后的结果证明商鞅的分析精辟,判断准确。
商鞅在魏国听说招贤纳士,就带着一本《法经》去秦国。为了尽快见到秦孝公,他找到了秦孝公最喜欢的太监安排见面。商鞅寻求宦官的帮助,为后人所诟病。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大部分文人君子不屑与宦官为伍,所以后世一些人认为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讲究德行,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商鞅会见秦孝公时,经历了四次“面试”,才得到孝顺的肯定。
第一次,商鞅讲到古代黄帝和尧舜的“帝尧”,孝昏昏欲睡。二谈、商汤、周对的“王道”仍不认可。第三次说到春秋五霸的“霸道”,萧公就来了兴趣。第四次聊《强国之术》,两人席地而坐,聊了好几天。
秦孝公终于认识到商鞅的思想才华和治国方略,于是力推众人,任命商鞅为常,全权主持变法。
四
从公元前359年到公元前350年,秦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政治改革的法律。
孝道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以富国强军为重点,实行奖励耕作和军衔制度;
围绕着君主集权,废除领地,设立郡县,废除矿田赋,废除贵族特权等。;
围绕法规监管,开展十五连坐、大家庭强制分离、军功奖励和禁止私斗、统一计量等措施。
政治改革过程的实质是一个重塑民族精神文化、重构社会阶级地位和重新分配物质财富的过程。政治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群体的利益。当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反对改革者的政治改革时,谁最终赢得斗争,谁就决定了政治改革的方向。
首先,秦变法是以“立木为信”为原则,实现变法的势在必行,树立变法的权威;其次,太子犯法惩主事件遏制和打击了贵族阶级对政治改革的反抗。在孝的统筹领导和商鞅的大力推动下,这种先进行经济变革,再实施政治变革,同时将改革措施法律化、制度化,树立法律权威的方法,共同保证了改革的成功,秦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孝十年,商鞅已升为大梁佐。在与魏国的战争中,魏国战败,割地求和。王维得知秦军统帅是商鞅,后悔地说:“我恨不听丞相的话。”
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有很多故事。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违反禁令的王子的故事。
变法的第二年,太子违反了变法的一些规定。这位王子就是秦惠文,他在秦孝公死后继承了王位。
这个“王子犯法”的难题摆在了商鞅的面前。如果按照法律处理,王子就是“储君”。他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如果放纵,如何保证改革的权威性和改革的力度?
商鞅最终采取了一种变通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让太子的两个主子代太子受罚。四年后,其中一个师傅第二次犯法,商鞅严格执法,依据刑法割下了这个师傅的鼻子。作为王子的老师,他连鼻子都管不住。这个师傅羞于见人,连续八年没出过家门。贵族办公室对商鞅心怀怨恨。
秦孝公一死,被定罪的太子司立即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下令逮捕。商鞅匆匆逃离秦国,落入魏国边防军手中。这支卫队被商鞅打败了。他拒绝让商鞅入境,并护送他回到秦国。
最后商鞅被车裂折磨,但秦国的变法措施没有废除,仍然坚定地执行。
五
后人常用两点来形容孝道改革的关键核心。
围绕“农”的改革措施,目的是改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围绕“战”展开的改革措施,塑造了秦国的社会文化,尤其培养了功利主义精神,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它过于注重功利文化,忽视道德仁义,最终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军职制度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侯爵。秦国制定了20个爵位,每个爵位都有“服兵役”的标准。完成“兵役”后,农民也可以当侯爵;没有“战功”,贵族就没面子。所以秦人“公战勇,私战畏”,人人为国而战,战争中只杀敌人,只杀高官。这种有头有脸的任命官员、提拔爵位的制度,赋予了军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东方六国的战败也从这个时候埋下了种子。
六
纵观中国历史,涉及政治和经济改革的事件是连续不断的。比较著名的有孝道改革、西汉末年王莽的托孤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471-499在位)、唐德宗统治时期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和宋神宗的改革(1067-1085在位)、清末光绪皇帝的改革等。46636.686666666666
“政改”和“改革”的含义基本相同,可以互换。“变法”在古代常见,“变法”多用于现代。在这些改革中,只有孝道改革和1978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其他的改革或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
孝道改革是中国第一次社会大变革的标志,代表了社会统治从封建贵族向中央集权官僚的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始于东方周末,历经春秋战国,秦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但转型并未完成。西汉初期封建制度依然存在,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消灭封建制度,全面实行郡县制。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秦朝迎来了一个皇权专制、官僚主义延续两千年的时代,孝改革是这个时代的开启。
65438年至0978年的改革开放成功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型。第二次转变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民主、团结的道路。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政治改革,为什么只有孝道改革成功了,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秦变法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受益阶层,即职业官僚和自耕农。这个受益阶层的壮大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只有当新的阶级强大到足以对抗和压制保守派,克服贵族利益集团的阻挠,才能最终确保变法的成功。
第二,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秦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主要资源是土地和人力。要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总财富,关键是增加农民数量,提高生产力水平。强迫大家族分家,遏制贵族占有土地,建立职业官僚队伍,吸引东方六国的人移民秦国等。,都是有效合理的政改措施。
三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更新利益分配。只有做大蛋糕,以新增利益为主要分配目标,保持既得利益者利益不变,才能显著降低政治改革的阻力。否则,如果统治阶级成为利益的牺牲品,他们就会反对政改,故意激化社会矛盾。改革的受益者大多属于新生力量,一般没有实力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们对抗。当两者开始对抗时,作为最高决策者的君主处理矛盾的第一原则是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改革是否继续将自动退居第二目标。
第四,应该推动政治和经济改革。经济改革主要是“弃矿田,开楼房”,土地私有化。变法主张“废封建,立郡县”,确保君主专制。经济改革增加了社会财富,政治改革保证了统治阶级有能力治理和获得新财富,保证了新的结构化社会的运行。郡县制不是秦首创的,在各国已经存在了200多年。这是君主治理新占领地区的常见方式。早在公元前594年,鲁就开始废除矿田,取消公田与私田之分,实行农民按土地面积纳税的土地私有制。秦在其他国家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优化,并将这些改革措施以法律的形式付诸实施。
第五,多措并举,形成社会改革共识。改变祖宗之法,必然触及传统意识形态,动摇原有的社会文化精神基础。秦孝公组织了一场商鞅与禁军的法庭辩论,禁军抨击道:“要想改变宗法制,你能比你的祖先聪明吗?”?能保留老祖宗的制度就不错了,不想改变什么。"商鞅针锋相对:"时代不同,治国之法也不同。唐吴之王,亦昌而不继古;阴夏之灭,不可轻易以礼死。”“法庭辩论的结果是,守旧派站不住脚,穷。随着改革的成效,保守派从反对到中立,再到支持。在变法过程中,“以树为信”、“战功成骑士”、“贵族与庶民同罪”等措施,都使变法赢得了底层民众的信任和欢迎。
政治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政治改革必须在新的利益加入后进行再分配。否则只是各个阶级和统治者之间的利益调整,有人受益,有人受损,甚至所有人都受损,没有人受益。此时政改必然会演变成政治斗争,最终失去各方支持。当然,到那个时候,政治改革只会有一个结果: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