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第一次创业旅程

王健林的第一次创业旅程

家喻户晓的王健林是中国十大富豪之一。他的创业经历是怎样的?以下收集了王健林第一次创业历程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在万达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产业集群:房地产开发(资产估值超过资产)、电影产业链(电影院线、投资和发行)、旅游产业链(酒店、旅行社)、高科技文化产业链(秀场、电影乐园、动漫)、消费产业链(百货、ktv、游艇、儿童游乐)、体育产业(方盈马竞俱乐部)。在这些产业集群中,已经有两个世界第一:商业地产、电影院线,还有几个中国第一。

世界上没有白色财富。今天就来说说首富的成功。

弃政从商。如果你有把握,你必须尝试。

受家庭影响,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来到东北,参了军。28岁时,他成了一名正式的团干部。1987年,王健林为响应国家“百万裁军”号召,告别了18年的军旅生活。跳槽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很快,自以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弃政下海,借着企业改制的契机,创办了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地产圈后,万达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棚户区改造。这是一个有些无奈的举动。万达作为民营企业,当时拿不到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额度,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冷门项目。王健林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大厅,设厕所。这些现在看来当年开拓性的“小儿科”。万达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更重要的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第一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敢于冒险和尝试并不是鲁莽。王健林这样定义两者的区别:“敢想敢试就是一定要试不怕失败,忙着暗示没有目的要赶走。”好好看看,就是把握大方向。

机会猎人,精准卡位时代

不惧官场,自由交往的王健林,有着天生的庭院气质,有着必须要做到的人格。这种王健林挺神秘的。在很多人看来,受到政府青睐的万达似乎已经退出了市场竞争。王健林的父亲是省级官员,加上18的军旅生涯和转业后的国企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政府之道。他对重大政策、行业趋势、发展热点一直有着远超普通华商的热情。他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猎人,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最长的斜坡-城市化和消费繁荣的几个重要机遇。万达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产品的成功,更是因为它能准确捕捉时代。

很多开发商到目前为止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从持有物业中收取租金,比万达差很多。万达的商业地产不仅仅是出租物业,而是改变城市功能和结构的产品。万达广场受到市长们的追捧,是因为它有能力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是地方政府政绩的孵化器。

借东风,企业要跟风。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王健林·史茹说。他善于利用形势。2002年,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首先想到的是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为了说服沃尔玛,他亲自拜访了相关负责人几次,但都没让他进门。后来通过政府官员的牵线搭桥,终于达成了合作。在万达最初的扩张中,万达这个与世界500强站在一起的小公司,增加了与政府拿地的筹码。

现在主客都转移了,沃尔玛要拜访王健林还得提前预约好几次。2008年之后的快速扩张期,万达把政府的势能运用到了极致;收购AMC,借了文化产业热的东风。“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是王健林的一句名言。他认为,万达之所以实现了超越发展,是因为它能做到“国企做不到,民企做不到”的事情。王健林曾经在一个国企培训局给很多国企领导讲课。他在课堂上说:“今天的私企不是过去的。如果未来有一批500亿、上千亿规模的企业,民企也能做大,国企就彻底没希望了。”

风景背后,过去不为人知的混乱

我们只看到王健林现在首富的风光,却不知道他尴尬的过去。

王健林创业之初,曾经从政府手里接过一个半成品项目,但签约后突然遭遇全国范围的“整顿”,贷款变得非常困难。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需要贷款2000万元。当时的情况是有土地做抵押,手续都很完善,但是我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借给他。这个项目可以说让王健林后悔不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健林有一段时间在库亚九天睡不着觉。无论吃药打针都没有任何效果,以至于后期整个人开始恍惚。第十天上午,王健林在开会时不省人事,被紧急送往后台一家大医院救治。如果不是北京的医生治疗得当,就不会有现在的万达,精神病院里可能还有很多病人。

此外,王健林在投身商业地产时也“触礁”。2000年,在万科地产以减法退出商业地产的同时,王健林开始投身商业地产。但是因为他不懂规划设计,盖了楼,把底层的商铺都卖了,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所以起诉万达。所以王健林三年222次成为被告。虽然他只输了两场官司,但整个公司还是疲于应付。

后来王健利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方法:提出了一个叫城市综合体的模式。就是要做商务中心,商务中心旁边可能会建写字楼,城市里的商业街,还有一些公寓。卖掉这些公寓和写字楼,就有现金流了。从此万达开始走向康庄大道。

2004年,商业地产遭遇宏观调控,国家将购物中心列为限制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由于业务发展困难和舆论压力,很多人劝王健林退出,但都被这个曾经当过兵的“硬汉”拒绝了。王健林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首先你要研究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精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品质是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回顾王健林的发家史,可以总结出三点经验。

1.敢于尝试。这是王健林成功最重要的部分。就像他经常提到的“清华北大不如他们大胆”。如果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尝试,成功的几率是50%,但如果你不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是0。

2.创新和变革。想要不断成功,就要不断创新。如果你只做别人做过的事,走别人走过的路,你不可能比别人更成功。

3.坚持下去。光有勇气和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可能面临失败。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不能在一次或几次失败后就轻易放弃。如果你认为你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虽然失败的创业者往往占绝大多数,但还是有少数成功的创业者激励着我们成为那少数中的一员。梦想总是要有的。如果它们成真了呢?

王健林简介

王健林,男,汉族,1954年10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1970年入伍,1986年转业,辽宁大学毕业,曾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续八年蝉联北京首富。

兼任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中国民间商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慈善总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