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的一个民族。要搞清楚聚居区,风俗民情。

壮族(原名僰族,壮语:Bouxcuengh)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四省。自秦以来,壮族先民被称为欧、骆越(骆越)、南越、蒲、辽、李、西孟蛮、五胡,在宋代史籍中被称为“凸”、“通”、“仲”,明清时又被称为铜人、仲。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巴”(“巴”与“庄”同音),直到1965年周恩来提出将“巴”改为“庄”。

大部分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时吃三餐,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较简单,一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干饭吃的多,菜也比较丰富。大米和玉米是壮族地区丰富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日常的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羽衣甘蓝、空心菜、萝卜、苦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见的,还有腌制蔬菜的习惯,如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烹饪时加入猪油和盐。壮族人爱吃任何一种畜肉,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的地区不吃狗肉,有的地区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煮熟,然后切成方形块,再放入调料回锅。壮族人习惯把新鲜的鸡鸭鱼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后把蔬菜放在热锅里炸熟再出锅,这样可以保持菜肴的鲜美。壮族人喜欢狩猎和烹饪野味和昆虫,对三七的饮食很有研究。用三七的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制,嗜酒,口味辛辣酸辣,喜欢吃脆香的菜肴。主要特色菜有:辣血、烧腊、庄家烤鸭、咸肝、酥炸蜂、五香豆虫、炸虫、皮肝、姜兔肉、白花花炸田鸡、舂鸡。壮族人也酿米酒、红薯酒、木薯酒,都不算太高。其中黄酒是节日和招待的主要饮品,有的黄酒叫鸡胆鸡杂酒,鸡杂猪肝酒。一口喝下鸡杂酒和猪肝酒,把留在嘴里的鸡杂和猪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当菜吃。典型美食:壮族有很多名菜和小吃,主要有:马蹄竿、生鱼、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庄宗、状元手、白切狗肉、庄佳脆皮鸡、破面炖狗肉和龙泵。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人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成白色,屋檐上绘有装饰图案。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壮族人,他们的村子是广西龙脊的壮族村。

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住宅式两种建筑风格。甘兰,也被称为木楼和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大部分是两层。楼上一般是3、5个开间供人使用。下层是木质建筑柱脚,由竹片和木板构成。它可以用作牲畜的马厩,也可以用来堆放农具、木柴和杂物。有些还有阁楼和附属建筑。一般干篱笆都是依山傍水,面向田地。一个寨子,一个社区,既宏伟又壮观。有些村子,家家相连,融为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卧室格局处处有特色。龙胜县龙脊乡壮族的树干围墙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中间是公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边角落是女方家,有一个小门与公房相通。主妇的房间在右边的角落。丈夫的房间在大厅右侧的外面。客房在前厅的左角,女生房间在右角楼梯旁边,方便她们和男生交往。这种布局最大的特点就是夫妻分房居住,沿袭古代习俗。目前主围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壮族服饰主要有三种颜色:蓝色、黑色和棕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和染布是家庭手工业。用自产自销的棉纱织成的布叫“家机”,厚实耐磨,再染成蓝色、黑色或棕色。用靛蓝可染成蓝色或青色,用鱼塘可染成黑色,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壮族服饰就不一样了。男女服饰和男、女、未婚女头饰各有特色。男装有两种:右翻领和双翻领。右翻领衬衫无领,扣子从右腋下开至腰部转到中央,再开三四寸。翻领上镶嵌一寸多宽的彩布边,用铜扣扣紧,再用长带子系住;一种紧身衬衫,胸部敞开,只有肚脐长度,上班时穿。女装有无领的右翻领,但袖子比男装大,近尺宽及膝,镶有贴边,边宽且薄,一般两三个以上。肩内侧的布与外侧相对立,缝三条线,称为“反衫”。男女衬衫的钮扣都是黄铜钮扣或布纽。男女裤款式基本一致,有下摆,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一件蕾丝肚兜,腰裤左侧挂一根尖刺状的管子,与钥匙相连,行走时发出“嘈杂”的声音。男袍习惯穿长袍,外面套一件短外套,俗称“袍加外套”。起初,他们戴着一顶圆帽,后来他们戴着一顶帽子。到了近代,壮族人的服装样式已基本现代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穿着蓝黑两色。奇怪的头饰未婚女性喜欢留长发,留刘海(区分是否已婚)。通常,他们将左边的头发梳在右边的周围(约37分钟)并用发夹固定,或者在尾部扎一条长辫子和一条彩色毛巾,工作时固定在头顶。已婚妇女将头发梳成龙凤髻,从后向前聚拢成鸡(凤)臀状,插银或骨横钗。现在很少穿绿纱白手绢的,大多用黑手绢或花手绢头巾。大多是中年以上女性,喜欢穿刺绣剪额头。冬天女性戴黑色羊毛帽,帽沿的花式随年龄变化。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爱穿自己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凉鞋、耳朵、鞋跟。它们用一根扁平的纱布带串在一起,随意打结以调节松紧。儿童头饰:儿童帽是用两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而成的无盖帽子。古籍中记载的“露头踩脚”、“额上布”等壮族习俗,在儿童的帽子上再现,既能保护头部,又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婴儿的背带比普通汉族的背带大得多,呈蝴蝶状。“蝴蝶身体”有三英尺长,两英尺四英寸宽。上面绣有图案或八卦干坤图,很少绣有文字。两边的“蝴蝶翅膀”长九英尺,宽一英尺两英寸。这种背带叫“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背带的尺寸逐渐变小,有些背带用强烈的话叫“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背带的尺寸逐渐变小,有的背带上还绣有“出入平安”、“幸福美满”等字样,以代替原来的图案。

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任何一个壮族村落做客的客人,都被视为全村的客人。经常是几家轮流请他们吃饭,有时候一次吃五六个。平时,我们有互相拜访的习惯。比如一户人家杀猪,我们要请村里每户一个人吃一顿饭。一定要在餐桌上准备酒招待客人,这样会很隆重。敬酒的习俗是“喝一杯”。其实是用白瓷勺代替杯子。客人到家,会尽量给他们最好的住宿,尤其是老人和新客人。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等年纪最大的老人坐下后才能吃;晚辈一定不能吃长辈没动过的菜;给长辈和客人端茶递饭时,一定要双手捧着,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或背着长辈递。先吃完的人,离开前要对长辈和客人一一说“慢用”;后辈整桌都吃不下。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鲁豫的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不要跷二郎腿、骂人或从老人身上跨过去。杀鸡的时候,鸡的头和鸡的鼻子一定要尊重老人。《鲁豫有约》中的老人,男性应称“爷爷”,女性应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到客人或负重的人,要主动让路。如果遇到老年人负重,要主动帮忙,送到分手。

壮族人忌讳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生;一些地区的年轻女性避免吃牛肉和狗肉;前三天(有的是前七天),禁止女性让外人入内;尚未分娩满月的妇女被禁止访问她们的家。登上壮族人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人是禁止戴帽子和携带锄头或其他农具进入家中的,所以到了壮族家门口就要放下农具,摘下帽帽。唐火和澡堂是壮族家庭中最神圣的地方。严禁用脚踩唐火上的三脚架和火炉。壮族青年结婚,孕妇是禁止参加的,尤其是孕妇不能见新娘。尤其是孕妇不能进产妇家。如果家里有产妇,禁止在门上挂袖子树枝或插刀。那些不小心闯入产妇家中的人,必须给婴儿起一个名字,给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者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米歇尔·普拉蒂尼和教母。避免筷子掉到地上,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吃饭时不要用嘴把饭吹凉,也不要把筷子放在碗里。避免夜间行走时吹口哨。避免坐在门槛中间。作为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壮族人民非常喜欢青蛙。有的地方壮族有专门的“蛙拜仪”,所以壮族地区禁止杀蛙或吃蛙肉。每当发生洪水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人民都会举行祭祖活动,祈求龙的保佑以求得救灾。仪式结束后,村口立碑,外人不得入村。

壮族人善唱,壮族民歌因南北方言不同,有“欢”、“Xi”、“家”、“比”、“伦”等不同名称。壮族人定期举行民歌歌圩会,最隆重的是农历三月初三,万余人参加的大山歌圩。右江地区叫“欢”,左江地区叫“诗”,桂北地区叫“比”、“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正规的民谣,叫歌圩。歌会的日期因地而异。农历三月初三是最隆重的。一万多人参加了大山歌会。内容有歌、乞歌、激情歌、对仗歌、客套歌、推歌、碟歌、换歌、离别歌、情歌、送别歌等等。被称为“歌唱仙女”的刘三姐,是歌唱家的典型代表。广西壮族的古歌赶集、绣球流传至今。最早关于绣球的记载见于宁明华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形青铜兵器,打猎时扔出去击碎猎物。这也是壮族绣球在古籍中被称为飞驼(骆驼)的原因。歌会期间,还会举行男女互抛绣球、“摸蛋”等娱乐活动。在此期间,家庭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也唱壮剧,开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次稻(即一季),三月初三是备耕的时候。葛伟是为春耕做物质和精神准备。吃五色米五色蛋,就是祝五谷丰登。唐代有壮族的舞蹈,如唐唐舞,以米为内容,配以打击乐器。宋代有钢管舞、茶事舞、钓虾舞、春牛舞。男舞苍劲有力,女舞婀娜多姿。这种舞蹈流传至今。在汉剧的影响下,清代前后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教师剧、木偶戏;另一种是以民间歌舞为主的音乐剧。壮剧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等地的“北方壮剧”。它是在云南戏曲的影响下,在民间说唱艺术“板凳戏”的基础上,吸收了云南戏曲的唱腔而形成的。伴奏乐器有壮族的马鼓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清溪、德保两代的“南芦庄戏”,是在艾玛土戏的基础上,受彝戏的影响,把唱唱结合起来的一种剧种。彝剧的伴奏乐器除了马鼓胡、葫芦胡外,还有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鼓、锣等。1.歌圩歌圩流行于壮族地区。各地的集市时期不尽相同,但一般以春秋两季最为繁盛。春天是春节后的一段多时间,是正月初四或者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三,三月十六等。秋天是中秋节之后的一个多时期,比如八月十五日或者九月九日十月十日。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会,频繁而常见。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女儿非常漂亮,擅长唱民歌。远近的青年男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择偶。世界各地的年轻歌手都来参加歌曲比赛,以便被老歌手和女孩挑选。从此,一个定期的歌赛聚会——歌圩就形成了。正规的歌会一般一年举办三两次,大的有几万人参加,小的有一两千人。不定期的歌会一般都比较小,30到50人,10到20人。博览会上唱的歌,主要是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理想的追求。其内容一般是见面歌、邀约歌、碟歌、新歌、情歌、誓言歌、送别歌等等。葛伟一般持续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会的除了年轻人,还有中青年。老人和孩子主要是“观战”,欣赏和判断。一些老歌手参加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年轻人当顾问。歌会很热闹。除了年轻人唱歌,还有歌手和商人。各种日用品,丝织品,食品糕点,鸡鸭鱼肉蔬菜应有尽有。事实上,葛伟也有公平的性质。2.歌会歌会不同于许歌,可能源自许歌。演唱会的时长不一定,只要有必要,随时都可以开。参加这场音乐会的人数从几千人到三二十人不等。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主要是表达壮族人民改变社会和生活的思想激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其内容一般从开场曲开始,再到献歌、竞歌、评歌、和声、学歌、团结歌等。一般来说,参加音乐会的都是成年人,他们对时政有一定的了解。三、铜鼓壮族人民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壮族地区的大部分县都有不同时期的铜鼓出土。铜鼓的种类和大小很多。鼓面平整,鼓身中空无底,饰有各种花纹。历史上,铜鼓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属于战国时期的广西田东县郭盖岭出土的铜鼓和属于西汉时期的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铜鼓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4.壮锦壮锦是壮族人民著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由棉纱和五色天鹅绒制成,图案独特,经久耐用。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有壮锦生产的记载。到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布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的服装需求和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建国后,壮锦得到了新的发展,图案、花样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靠垫、沙发布、窗帘等。目前,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5.壮族拳术不仅在壮族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是壮族特有的习俗。比如明朝,男孩长到十几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酋长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提倡习武。每年冬闲时节,庄乡各村都聘请师傅传授武术。这种习俗延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如今,壮乡传统武术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壮族的婚姻采取自由恋爱、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往往会干涉包办婚姻。壮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家庭劳动力,但只有男人有继承权。在其婚姻制度中,盛行“待在家里”或“坐在家里”,有些地方至今还保持着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在重大节日和农忙季节会回娘家短期住在婆家,不会长期住在婆家,直到怀孕。所以“待婚”的时间从三年到五年不等。历史上有“足不出户”时期的性自由,但到了现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被认为是不正当行为,被严格禁止,违者要么离婚,要么赔偿一定财产。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