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这个国家卖给中国很多劣质武器。后来怎么样了?

法国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曾向中国出口大量武器。

这与之前的学术印象不同,因为一般认为,二战期间,中国进口军火主要来自两个国家,前期的德国,后期的美国,法国人在这一领域似乎没有一席之地。

正如法国学者所研究的,德国早期对日本的武器干涉停止后,美国已经没有卷入太平洋战争,没有动力向中国出口武器。在这个冷漠的阶段,法国军火出人意料地闯入了中国市场。

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军火工业在欧洲首屈一指。

法国作为欧洲老牌强国,从拿破仑时代就开始构建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二战前,法国沙杰利拉MAC兵工厂和圣伊天马斯兵工厂研制生产的M1924/29沙杰利拉轻机枪,重量只有8.9kg,可供应25发子弹。它的杀伤力也很强,性能不比德国和捷克的同类轻机枪差。

二战前夕,中国的军事进口严重依赖德国。当时,它向德国出售稀土和稀有金属以及其他必要的军事资源,以换取德国的武器出口。它装备了几个装甲兵,在淞沪会战中发挥了作用,战斗力给日本造成了重大伤亡。于是,日本人向希特勒提出抗议,希特勒为了安抚盟友,决定禁止向中国出口军火。

因此,质量相当的法国武器进入了中国市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法国兵工厂在契约精神上远远落后于德国人。为了从战争中发财,他们想尽办法抬高价格,这不算什么。最无奈的是,他们置基本的道德于不顾,在军火合同上附加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国海关不能对入关的法国军火进行开箱质检,只有在中方交了钱之后才能开箱。开箱后发现三分之二的炮弹不合格。

弱国无外交。如果中国抗议,这条军火补给线也会被切断。所以我不得不吞下我的骄傲。结果导致大量残次品进入中国,被分配到抗日前线,很多炮弹发射了也没有爆炸。

根据法国历史学家的研究,这背后其实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不是法国人不讲规矩,而是法国人的兵工厂被日本间谍收买了,所以才这样。

反正真的不正宗。

后来法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1940年,德军集中136师实施闪电战,先后打击了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号称拥有欧洲最强军队的法军迅速投降。原因之一是法国前线士兵平均每人只有20发子弹。

大量军火被放在军火库里囤积起来,后来便宜了德国人。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