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香道文化的发源地

说到香文化的起源,一般认为香文化起源于几千年前古人的祭祀仪式,其实不然。据考古发掘,烧制品的“焚祭”很早以前就已出现,距今4000-5000年。大约在4000-5000年前也出现了日常使用的熏香。龙山文化陶器熏蒸器作为古人的日常用品,曾出现在辽河流域。约5000年前,良渚文化的蒙古蒙古包形灰陶熏蒸器也在4000多年前的长江流域被发现。其风格与后世一致,造型美观,堪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奢器”。可见祭祀用香、生活用香早已出现。

香也是很早就有记载的。东汉后期,香已出现在各类古籍中,如医书、地理(植物)书、史书、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志怪小说等。),佛道书籍等。可以说,中国的香文化始于古代,萌芽于先秦,最早形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善于隋唐,兴盛于宋元,盛行于明清。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悠久。根据现有的史料,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大量使用了香料植物。由于地域的限制,华中地区气候温暖凉爽,不适合香料植物的生长,使用的香木类药材种类也没有后世那么多样。常用的有紫茎泽兰(非大花蕙兰)、香根草(大花蕙兰)、胡椒(胡椒树)、月桂(桂树)、肖(艾叶)、禹(郁金)、芝(白芷)、香茅。当时毛使用香木香草的方法非常丰富,有熏、烧(如和艾叶)、(香囊、戴香花香草)、(煮汤兰)、(兰糊)、煮糊成酒等。《诗经》、《尚书》、《礼记》、《李周》、《左传》、《山海经》等都有相关记载。

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国。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许多来自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的香料传入中国。沉香、苏合香、鸡舌香等。都成为了汉代王公贵族的炉中极品。汉代道教的盛行和佛教的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古代有多样化的熏香习惯,如上奏皇帝前用沉香熏香(焚香衣),上奏时用“鸡舌香”(南洋产丁树的花蕾作熏香用)。汉代还有可以直接放在衣服里的“熏笼”,可以盖在被子里的“香炉”,也就是“熏丸子”。

一炉之初,茶香四溢,清香四溢,帮助人感受温暖、淡雅、从容,践行味香四德,“清心、审美、励志、身心和谐”。历代文人都把品香作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品格的精神追求。到了宋代,品香、插花、挂画、斗茶一起成为文人的“四大八卦”,甚至成为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对象:“卧于水中,则焚之,香不消。”对古人来说,沉香不仅仅是香的东西,更是赏心悦目、富有美感、具有启发性的奇妙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