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振兵被誉为“中国海军之父”。他来世是怎么过的?

其实晚清的中国还是挺悲剧的。毋庸置疑,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但他所遭遇的变故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的。清政府虽然也自救了,但还是难以挽救国家的衰落。最遗憾的是甲午战败的北洋舰队,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海军队伍。

清政府不仅从国外购买先进的军舰,还派遣留学生学习先进的海军知识,其中包括邓世昌和刘。其实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个人的名气并不明显,但是比起邓世昌和刘,他的成就更大,这个人就是撒振兵。萨振兵和邓世昌几乎同时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又一起被派往英国留学。然而,邓世昌和刘都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而撒振兵却在这场战斗中活了下来,接受了历史赋予他的新使命。

萨镇冰不是传统的汉人,而是色目人。他的祖先随元世祖迁居中原,并一直延续至今。但撒振兵家一直都是明清的高官,所以他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正是因为他的要求,父亲和当时福州船政的沈葆桢关系很好,所以才有了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的机会。

可惜甲午战争失败后,所有活着的海军后来都被遣送回国。更不幸的是,撒振兵家道中落,妻子去世,撒振兵连抚养两个孩子的能力都没有。还好,后来两江总督张之洞发现,撒振兵还有机会重新崛起。1898年,清廷重建水师。萨振兵是原北洋舰队中为数不多幸存下来的成员之一,他的资历、功绩、威望都是这样授予的。

清王朝被推翻后,萨镇冰虽然一度不想革命,但也不想和革命党混为一谈。但北洋政府成立后,由于萨振兵此前在海军的贡献,后来被任命为民国海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海上巡抚使。但实际上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各路军阀都在为自己的地盘而战,而不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撒振兵虽然担任了海军总司令,但实际上并没有。

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萨镇冰一心为家乡做好事,避免了家乡被战火的冲刷。到抗战爆发时,萨振兵已经76岁了,他仍然用自己的努力坚持为抗战奔走,老人健康长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他听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时,激动的老人写下了“五十七年如梦,举国注定汉城。”撒镇冰于1952年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