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怎么考的?
江苏省旧高考模式
江苏由“3+综合文理”变为“3+2”形式。2006年,江苏实施“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3”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中数学分文理。“2”是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个学科中考生自主选择的两个考试科目。考生在填报学科、专业选修科目要求志愿时,应具备1门符合高校要求的选修科目。以上科目成绩均为150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3+2”高考科目总分750分。外语考试分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六种语言。考生可以选择一个。听力考试纳入外语考试,听力考试满分为30分。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必须有2003年高中英语口语考试成绩。全国统考于6月7日、8日、9日、10举行。所有科目都要经过标准化考试。
2007年高考是采用旧模式的最后一年,2008年高考大纲已经下发,详细讲解了2008年高考模式。
2008年新款
根据教学大纲,高中九门课程中,除语文、数学、数学外的六门必修课的考试定于高二下学期完成,形式相当于现行考试。高三上学期选修科目参加“高考”,也就是说,现行“3+2”高考模式中的“2”被提前抽掉了。选修科目的安排是:文科生考历史加政治和地理,理科生考物理加生物和化学。选修课《高考》成绩分为A、B、C三个等级,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三下学期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文科考生语文试卷成绩为200,数学150,英语150;理科考生数学试卷200分,语文150分,英语150分。相关人士表示,2008年高考采用了这样的趋势,分流趋势明显,体现了教育部门希望文科考察的要求和范围不一样的想法。比如数学和语文,现在很多文科生都栽在数学上,分流意味着对文科生的要求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