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地区文化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全县(园前106)就诞生在这里。世界文化遗产,三国遗迹,楚文化历史,让荆门成为一座有魅力的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明仙陵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陵墓,也是最大的单体陵墓。它最大的特色是一陵两陵。整个陵园占地180公顷,由30多座大型古建筑组成。它气势雄伟,风格独特,布局奇妙,石雕技艺精湛,是明清以来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三国文化在荆门也有很深的积淀。武术家关公在统治荆襄九郡、镇守荆襄古道时,曾在东宝驻军,留下了“大架槽”、“钟山”和“山治南以南10公里处,名为济南”为都城,历时400余年。王公贵胄死后,都葬在荆门稷山一带,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很有名。1993年郭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郭店竹简》轰动海内外,其记载的《老子》一度改写了中国思想发展史,被誉为中国人类历史的一大发现。
境内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新时期(距今4600多年前)长江流域人类聚集地沙洋屈家岭文化和马家园文化遗址。影响最大的史迹是唐代新罗太子墓(今朝鲜半岛一带)和西汉青林起义遗址。荆门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近万件,包括战国时期(距今2300多年前)郭家岗女尸、郭家岗楚墓帛书、中国最早的彩绘人物画——保山迎客行图、世界上最丰富的先秦楚简——郭店楚简等。荆门人杰地灵,历史文化长廊中涌现出许多先贤。春秋时期(公元前6-5世纪),道教创始人老莱子隐居荆门,潜心教书,以衣装款待亲友。楚国神枪手杨的故事,是楚国词人宋玉和阳春及下里巴人的千古绝唱。宋代(公元12世纪),理学大师陆九渊在荆门当兵,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岁月。民族英雄岳飞在荆门筑城抗金,宋朝有、刘禹锡、杜牧、苏三子、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