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赏金两千斤”真的是100斤黄金吗?古代的“千二百”有多重?

单从电视剧来说“黄金一千两”是不成立的,但是对于这个问题,要把“黄金一千两”分开来看。必须解释一下“金”和“千两”的古代定义。

先解释一下古代对黄金的定义。很多人认为古代的黄金是铜做的,因其外表呈黄色而被称为黄金。这种说法在春秋时期比较贴切,因为春秋时期的“金”多是关于铜的,当时还不流行黄金。但从战国到东汉,“金”已经是真金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黄金大多被制成马蹄铁和饼,每块都是“一斤”的重量。

现在出土的金饼和马蹄金重量约为258克,258克是汉代一斤的重量。一个金饼差不多一斤,也就是一个金。

举两个例子:古代韩信给母亲一千金饼,如果解读为一千金铜,韩信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还有商鞅的迁木函,规定“能迁北门者,赏金五十”,即五十金饼。如果你说一金其实是铜,估计商鞅会杀了你。

但有的地方称一斤黄金为“一金”,这一斤就是二十两,远高于“一斤”。

东汉以后,市场上使用的黄金就少了。据史书记载,如果有黄金作为奖励,基本上就会很清楚这句话一定有单位。但如果“悬赏十万”里有钱,这就是我们通常的铜币,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大米贵,一百万美元”和“珠宝值70万美元”。在这里,一美元等于一便士,是一枚铜币。

一千文(钱)一致,也叫鹤。元朝以后,白银开始流行,可以互相兑换,一挂钱可以换一两银子。

"李朗·秋凤是家里的首富,他给妻子买了一个价值70万元的玉簪。"这70万乍一看会吓一跳,实际是白银720元。一两黄金一两白银可以换四五两,有时可以换十几两。如果要严格换算的话,十二两白银大概可以换一两黄金。

李自成要抓崇祯皇帝,告密者悬赏二百元。这“二百元”是计量单位,他没带的是银子。另一方面,李自成想抓崇祯皇帝,小气也不会只赏人家一千两铜钱。

重点看清朝,如果只说“金”的话,那就是银,记录在文人的笔记里,比如某个东西值多少金,就代表它值多少钱,比如:

“清关钞”:碎叶为末,混以花露,一器值数十金,是给贵族的礼物。里面说的几十金是几十两白银,不是黄金,更不可能是铜钱。如果是几十个铜钱买的东西,贵族们是不会把它当作重礼的。

综上所述,说古代的“金”是铜是不对的。春秋时期的“金”可以解释为铜,其实是秦汉时期的金。汉代以后,以“两”为计量单位的黄金必须是黄金。如果是25元的奖励,那就是白银。这里的“金”指的是银。后来从清末到明朝,“一金”指的是一个银元。

所以古金一定要加上考古和文献分析。很多书上说秦汉时期的“金”其实是铜,我不敢苟同。

况且,在古代,“千两”单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高兴的时候会给黄金两千两,两千两。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怎么会有那么多黄金来悬赏呢?

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体重演变:

秦汉:一斤约258.24克,一对夫妇约16,438+04克。

东汉魏晋南北朝:每斤222.73克,每对13.92克。

隋楚:一斤约668.19克,一对情侣约41.76克。

隋末:一斤约222.73克,一对夫妇约13.92克。

唐志清:一斤大概596.82克,一对情侣37.30克。

可以用上面的重量换算,如果皇帝的赏赐是两万两,那是什么概念。

在古代这样的生产力下,一年的国民收入也就那么一点点,电视上那么多黄金,皇帝总要给22万两黄金。历史上悬赏2000元的人很少,更别说2000元了。很少有皇帝这么奢侈,也没有多少人有这个荣誉。

基本上皇帝都是用铜或者银来奖励立功的人,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夸张。古代可能有两种黄金,但电视上那些皇帝随便赏千两黄金只是为了烘托影视气氛。

总之,让我们不要被电视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