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明末清初,由于四川商业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市日趋完善,全国各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各种唱戏涌入。

江苏昆曲也在明末流入四川。进入清朝后,随着大量朝廷移民、官僚、名士进入四川,昆曲开始受到家人的欢迎,昆曲也大规模进入四川。

昆曲传入四川后,保留了原有的曲调。但为了满足四川观众的欣赏需求,演唱者全部改为四川话,成为四川昆曲。它们与高腔、胡琴、檀溪等曲调及川剧锣鼓相结合,以二锅头、三锅头的形式表演,或与戏曲中的其他曲调相结合。同时习惯上把吹腔融进昆曲腔。

昆曲在与四川话、民乐、川剧锣鼓的长期结合中,逐渐演变成具有四川唱腔特色的昆曲,即四川昆曲。

1724年,老清华戏团在成都成立,高腔剧种传入四川,史称“清剧”。高音调是声乐调的一种,唱起来口语化,不带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曲调,有伴唱和打击乐的衬托。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深受四川人民喜爱。

高腔与四川话、秧歌说唱等地方民间艺术相结合,不断丰富其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从1735到1795,胡琴调开始在四川流行。胡琴曲又叫“斯黑仔”,因以演奏小胡琴为主而得名。

胡琴调是在徽州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陕西汉中黄儿的成分,其中还充满了西皮和黄儿。但在声调、板块、过门等方面各有特色,用四川话演唱。

胡琴调融合了四川话、音乐,尤其是川剧、锣鼓等曲调,逐渐成为四川话。它先是以二锅三锅的形式表演,后来又有几次戏班式的表演。

但秦腔入川较早,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张入川,另一种说法是清代康熙时期入川。秦腔在四川的演变形成了一种弹戏,又称“川梆子”、“盖梆子”。

秦腔在四川的演变过程中,为了适应四川观众的习惯,先把秦腔改成了川剧。同时逐渐与胡琴、高腔等声腔和川剧锣鼓结合,或分组表演。当时很多川剧都是以打戏为主,也融合了胡琴和灯光。

灯调又称“肥管”,起源于四川民间元宵节习俗、民间歌舞、音乐。主音腔配以肥管和民间小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从元宵节的习俗发展成为常年演出。

上述昆曲、高、胡、旦、邓五种声腔相继传入四川后,仍作为原生态声腔剧种长期演出。从1796到1820,虽然在社戏和庙会中有集体演出,但基本都是独立的声腔剧种,服务于不同省份的观众。

从1821到1875,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剧团与其他声腔分开表演,或者将其他声腔合并到自己的声腔中,产生了二班、三班班班社的表演,很多队伍采取表演某个声腔,表演另一个声腔的组织形式。

各声腔的合并过程首先统一在四川话中,比如把陕西话改成四川话,把苏州话改成四川话,以满足四川观众的需求。同时以川剧锣鼓为媒,将不同曲调的唱腔统一在锣鼓节奏中,使不同曲调的唱法协调统一。

多种多样的南北调剧种也遍布四川各地,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与四川话、民俗、民乐、舞蹈、说唱、民歌等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曲调艺术。清末时统称为“川剧”,后改称“川剧”。

就这样,江苏、江西、安徽、湖北、陕西、甘肃的声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高音、胡琴、昆曲、登喜路、檀溪五种声部并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