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对气候的影响有多大?

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认为,三峡水库对附近的局地天气气候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水面以上温度有一定影响,但对水库周边温度影响不大,影响范围不到20公里。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气候评估报告》,三峡水库蓄水后(2004年至2011年),库区大部分地区气温较蓄水前(1996年至2003年)有所上升,年平均气温为17.9至18.9摄氏度。

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近年来,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与东亚大气环流、青藏高原海表温度变化、热力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与水库蓄水没有直接联系。

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数次严重干旱。有人认为这与三峡蓄水有很大关系。在湖南省和江西省,对洞庭湖和鄱阳湖河口水闸的需求日益增加。

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容四水”的调节功能。长期以来,长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入湖,导致洞庭湖泥沙不断淤积,湖面不断萎缩。“三峡蓄水后,截留了一部分泥沙,使下泄的水更加清澈,对缓解洞庭湖泥沙淤积非常有利。”沈国放说,“同时,清水下切长江,对洞庭湖进入河口有更明显的冲刷作用。”

鄱阳湖的情况略有不同。沈国放介绍,洞庭湖和长江是互相交换水的,但鄱阳湖更多的是漏水。每年三峡蓄水期间,水库下泄流量低于自然下泄流量,大坝下游干流水位降低,使得鄱阳湖口下泄流量增大。

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做了更细致的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和鄱阳湖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后蓄滞洪期,长江干流水位下降,通过荆南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减少,两湖流出水量增加, 枯水期推进,枯水水位下降,对灌溉、供水和生态环境用水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