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租界是如何产生的?

华商主动逢迎,英国领事挤进上海。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为了在东方开辟新的通商口岸,英国殖民者以各种方式在中国、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寻找良港。很快,他们就看中了上海这块风水宝地。

鸦片战争后,在侵略者的枪口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条约签订之初,只有25名英国商人和传教士分散在上海。但参与签订条约的英国侵略军团长蒲定查认为,中英贸易会迅速增长,来中国的英国人会大大增加。1842,10开头,他迫不及待地从南京赶到上海,预选英国人在上海的居住区域。经过几天的考察,浦丁茶看中了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现上海外滩地区)的一个地方。那时,那个地区还是一片长着芦苇的贫瘠的海滩。但蒲丁茶认为,这里交通便利,商贸运输便利,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1842 65438+2月,蒲丁茶推荐巴弗尔船长为首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并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英国人寻找长久的定居地。1843 165438+10月8日晚,巴弗尔带着6名助手来到上海。第二天一大早,他赶到道台衙门,拜会上海地方官道台公睦九,商议具体开馆时间。

宫木久当然不敢不同意朝廷签订的条约,于是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见宫木久如此准备敲定开馆日期,巴福尔得寸进尺道:“我初来贵处,日后必常与大人来往。如果不是太麻烦的话,能不能请大人帮你在市里找块地建领事馆?”

这番话让宫木久出了一身冷汗,心想以后中外若同居,难免会闹些事端,他果断拒绝了。

巴福尔对宫木久的拒绝很恼火,但他不肯放弃。一连几天,他一方面派人在城里四处寻找出租房;另一方面不断给宫木久施压,威胁找不到房子就在城里搭帐篷生活工作。就在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时,一名中国商人主动找到巴富尔,提出将自己的房子租给巴富尔作为领事馆。巴弗尔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立刻租下了这栋52间房的老房子。

覆水难收。宫木久只好以不扰民为由上报朝廷。

租界谈判持续了两年,每亩年租才1500。

巴弗尔在上海海安去世后不久,他宣布上海于6月1843+065438+10月17正式开业。开埠后的一个半月内,11家洋行涌入上海。英国传教士、医生、领事馆工作人员等。也涌了进来。

因为上海的普通人以前很少见到外国人,所以外国人吃饭、穿衣、喝茶,甚至和路人走在一起。还有一些外国人利用清廷的弱势到处捣乱,于是中外纠纷摩擦不断。

不,巴福尔又拜访了宫木久。“道台大人,我们之间的很多不愉快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住所。我喜欢上了黄浦江边那片荒芜的海滩。不知道大人能不能卖给我们住。”巴富尔想买下整块土地,然后转租给外籍人士。

其实宫木久也有这个想法。宫木久听了巴甫尔的建议,摆摆手说:“按照清朝的法律,土地不能卖给你。不过租给你也是可以的。”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巴福尔和宫木久断断续续地进行土地租赁谈判。10月29日,1845+165438,龚牧九公布上海置地23条章程。这份被视为上海租界“根本法”的章程,划定了租界的边界:南起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至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东至黄浦江,西至界路(今河南中路,1846),面积约830亩,每亩年租1500文。章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产生。

租界建在“棚户区”,最初由清政府管理。

英租界初期,领土主权、土地管辖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仍由清政府掌管。

不久,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陆续搬进了租界。为了防止中外纠纷,巴福尔在与宫木久协商后还规定,不允许中国居民在租界居住。当时租界的人口也很少。据记载,租界出现两年后,外国人只有134人。租界内生活设施不完善,建筑基本是“棚户区”。直到1849年初,第一批砖木结构建筑由洋行在外滩建成,竹草棚逐渐被淘汰。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上海,英国领事也在计划扩大租界面积,寻求更多的权力。1848年,新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阿利果正式提出扩大英租界的要求。6月165438+10月中英签订合同,将英租界面积扩大到282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