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秦腔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921年,易俗社去汉口演出。新秦腔以其健康清新的内容和严肃认真的表演,震动了武汉三镇,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此影响下,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相继成立了以陕西易俗社为蓝本的戏曲团体。比如鲁冀津的易俗社,甘肃的俗化社、平乐社,宁夏的觉民社。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改戏、换人、改制,使秦腔蓬勃发展。秦腔剧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西北,秦腔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1952年,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召开,秦腔《游桂山》获剧本创作奖、演出二等奖。、苏育民、、宋、、、、刘易平和张新华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证书。

1958年,秦腔研究院与安三大秦腔班组成“陕西省汇报演出团”,随同秦腔《游西湖》、《三滴血》、《赵氏孤儿》赴京汇报演出,在北京引起轰动,受到广泛好评。

当时,田汉、梅兰芳、尚小云、曹禺、、马、杨汉生等众多著名戏曲艺术家在报刊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对秦腔三大班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赞誉,秦腔被誉为“老树红花”。

70年代末,秦腔大步走上银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陕西电视台开设了“秦之声”栏目,将荧屏艺术与秦腔艺术巧妙结合,不断推出新剧和名家新秀,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秦腔音乐会和比赛,是最受农村群众欢迎的栏目。

后来,《秦之声》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观众播出,大大拓宽了秦腔的视野,争取和培养了一代秦腔爱好者,对秦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