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设计。

历史,简称历史,泛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它是一门记录和解释人类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学科,很多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以下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高一历史教案的资料。希望你喜欢!

高一历史教案一

开辟一条新路线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焦点:新航线开通的过程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让世界越来越一体化。

本课教材主要从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线的开辟(即过程)、趋同世界(即影响)三个方面介绍欧洲人开辟新航线的历史。这门课程的内容在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课本前后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的相对隔绝,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逐渐融合。

●准备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表。

●班级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介绍新课]

老师:同学们,当今世界的航海业相当发达。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去远洋航行吗?

健康1:国与国之间的海外贸易是当今海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集装箱都是通过10万吨以上的船舶通过海路运输到目的地的。

生2:科学家的海洋科学考察也是现代航海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3:为了称霸,一些军事强国的军舰、潜艇日夜在海上航行,构成了世界航海业的另一面。

老师:学生列举的三个方面都是好的。如果我说500多年前有人冒着生命危险驾着简陋的帆船去传说中的地方淘金,你信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开辟新航线》,来验证这个传说。

开辟新的航路。

[推广新课程]

1.新航线发展的背景

思考一下这个讨论:

老师:如果你当时是一名航海家,你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在海洋中航行?

生1:我需要一艘能抗大风大浪的船,而且这艘船还配有指南针,以免在海里迷路。

生2:我们也需要有地理知识的学者来指导我们的航行。

生三: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保证航行过程中的各种必需品。

老师:说得好。大家一起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师:以上四个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有远洋航行的可能。请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你当时是西欧各行各业,为什么要开辟新的航路?

生1:我是贵族。甚至在我睡觉做梦的时候,我看到东方无数无尽的、各种各样的香料。多清爽啊!

生2:作为一个商人,赚钱是我最大的追求。凯尔。波罗的旅程说古代东方?黄金无处不在,泛滥于野?去东方吧,不管路途有多远多艰辛!

生3:可恶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多年来控制了我们东西方的贸易路线,对我们课以重税,甚至掠夺我们的货物。我们要在这里继续被羞辱和剥削吗?这条路不能通向东方吗?

老师:学生说得很好。你代表了当时欧洲各行各业的人,反映了他们的心声。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

老师:至此,可以说新航线的开通万事俱备,只欠水手。迪亚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航海家勇敢地走在探索新航线的前列。

2.探索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路线

角色扮演:

老师:迪亚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这些航海家在500多年前就走在了探索新航线的前列。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开辟新航路的过程。现在请1,2,3,4组代表迪亚斯,哥伦布,大?伽马和麦哲伦的四个舰队告诉我们你的航行和它的危险。看哪个队说话最好听。

生1:我们是迪亚斯的舰队。1487年7月,我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带领三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踏上了通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船队到达南纬33度时,突然遭遇风暴,在海上漂流了13个昼夜。舰队在风暴中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因此,舰队改变了航向,向正北航行。几天后,它真的看到了东西向的海岸线和一个海湾(现在南非的莫塞尔湾)。然而,船员们不愿意继续向东冒险,船长不得不带领船队返回。

回来的路上,我走近一个伸向大海的海角,才发现暴风雨又来了,海面上的浪很大。在暴风雨中苦战两天后,舰队绕过可怕的好望角,驶入了平静的非洲西海岸。看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船长给它起了名字?风暴角度?。1488 65438+2月,船队返回里斯本,船长向国王胡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奇遇,并命名为?风暴角度?斗篷。国王认为,如果他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到达他非常想念的黄金果和印度。风暴角度?改名?好望角?,并一直沿用至今。从此,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沿海地标。

生2:我们是Da?伽马舰队。1497,船有多长?伽马率领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着迪亚斯开辟的航线向南,绕过好望角,沿着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成功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利库特。回国后,我们带回了大量的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为我们带来了60倍于航海费用的收入。多么激动人心的收获啊!

生3:我们是哥伦布舰队。1492年8月8日,哥伦布船长带领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起航。9月6日,探险队驶入了浩瀚的海洋。幸运的是,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的人变得焦躁不安。为了平息他们的担忧,船长发布了关于他航行的假消息。65438年10月7日,鸟类被发现,但地平线上仍然没有陆地。船长也很焦虑。此时,它已远离西行航线。根据他的计算,他应该去过日本。10年10月9日,船长承诺三天内再不见陆地就返航。就在三天期满前,人们在巴哈马发现了一个岛屿,船长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船队最终到达了古巴和海地。哥伦布误以为自己到达的地方是印度,于是召集当地居民?印第安人?(印第安人),这个名字一直在用。

生4:我们是麦哲伦的船队。1565438+2009年9月20日,麦哲伦船长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由5艘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组成的远征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沿着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麦哲伦海峡?),投入另一片汪洋。一路上航行顺利,麦哲伦愉快地称这片海洋?太平洋?。横渡太平洋时,船队经历了食物和淡水的严重短缺。一些失去希望的人曾经发动了反对麦哲伦的叛乱,叛乱的领导者被麦哲伦留在了途中的一个荒岛上。1521三月,船队终于抵达菲律宾。舰队在这里得到补给。不幸的是,麦哲伦船长在岛上干预内战时被当地土著杀死。其他船员逃生后继续航行,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才返回西班牙。此时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个人。

老师:各位代表都不错,讲解清楚,形象生动。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已经圆满完成,你们也经历了风浪的洗礼,感受到了前辈们的巨大勇气和魄力。你还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健康1: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进取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生2:这些航海家的动机是攫取黄金和财富,一点也不高尚;无论走到哪里,殖民和掠夺财富都是一种罪恶。

老师:两个学生都有道理。是的,他们在探索中的毅力、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的探索成果不仅有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我们认识这些历史人物,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应该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做出客观全面的辩证评价。

认识世界

思考一下这个讨论:

老师:请再考虑一下。新航路的建成会有什么影响?

健康1:给葡萄牙和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所以这两个国家发展成了欧洲的富国。同时,他们将大量金银运回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2:新航路的开通使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并加强了与亚非拉的联系,开始改变各地孤立封闭的局面,使世界真正连成一个整体。换句话说,真正的世界历史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的。

生3:随着新的海上航线的开辟,世界贸易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域贸易开始向世界贸易扩展,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的数量和种类也急剧增加,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总之,促进了世界各地区贸易的快速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生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是用行动证明的?地球圈理论?的正确性。

生5:据我所知,哥伦布所到之处,都插上西班牙国旗,宣布归西班牙国王所有,残暴杀害无数印第安人。可见,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其实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扩张过程,对印度人来说也是一场灾难。

老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全面讲解了新航线开通的影响,有理有据,真的很好!哥伦布的非正义战争和对殖民地印第安人的屠杀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将哥伦布死后西班牙对拉美殖民侵略的暴行与哥伦布本人的活动区分开来。这个问题将在我们下节课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扩展新课]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回答问题。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航海组织和任务对照表

车队性质

资金来源

导航目的

舰队成员

起作用

中国

帝国特遣舰队

国库支付

宣传国威

官员、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机构

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

股份公司和私人公司主要筹集资金,由王室赞助。

探索,发现新的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资者、水手、工匠

殖民者、商人、海盗

结合材料,分析了明清时期中国航海相对于西方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

答案要点:中国式航海规模巨大,以宣传国威为目的,造成了巨大损失。再加上明清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欧式航海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场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繁荣了远洋事业。

●黑板设计

●活动和调查

主题:对哥伦布及其美洲之行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现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强盗,是印第安人邪恶的化身;更多的人倾向于?进步和正义?根据这两个标准,认为哥伦布的美洲航行是基于非正义行为的客观进步。你认为哪种观点合理?请用历史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的

1,找相关资料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或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1.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2.培养学生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根据材料,阐明观点。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

3、阐明观点

老师评论学生的意见。

高一历史教案二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掌握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习俗变化的具体表现;

通过课后观看课件、收集资料,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了解原因;

总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培养归纳能力;

回忆所学,透过变化的现象看本质,培养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2、流程和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资料搜索、学生自主课堂展示(辅以老师提供的资料),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2)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总结,在比较分析中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社会在西方文明冲击下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在感受祖国发展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第三,对学习对象的分析

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而且这门课程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一定的感受。通过使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点在于这些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背后的原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探索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第四,教学中的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等方面了解近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

难点:了解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变迁的因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学生资料和教案。

不及物动词教学过程设计(预计时间为1课时)

(1)进口

近现代的历史大家都比较熟悉,同时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段风雨飘摇、不寻常的历史。在西方的不断入侵下,古代中国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事务上,也体现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这一单元的题目是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它不仅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巨变的外在表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近代史的新视角。本单元由三节课组成,分别描述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交通和通讯、大众传媒的变化。接下来让我们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1.过渡:老师:这是什么题目?物质生活和风俗?变化侧重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的变化。关键在于一件事?改变?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了解近代以来这些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在这之前,我让大家对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做了一些研究,然后我让两个同学给你们看你们选择的方向。

2.学生活动(展示1:现代服装的变化)

3.评论和问题来探索链接

问题1:为什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都穿各种各样的衣服?

(学生回答)

要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地域差异

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荡

问题二: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都那么朴素简单?

重点:政治:体育的影响(“)

经济: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教育,节俭风尚。

外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苏联影响很大。

4.学生活动(展品2: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5.评论和问题来探索链接

问题3:为什么现代社会人们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重点:外国: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内部: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海关的现代化。

现代政治变革与政府政策推动

思想解放运动

问题4:除此之外,近代以来还有哪些习俗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

6.表格总结了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探究:近代以来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想法:

1,外部:西方物质文明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2.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政策的提升。

3.经济体制的变革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4.思想解放的作用

5.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7.老师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黑板设计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彝语

吃东西

生活

高一历史教案三

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手段。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探索,掌握看待问题的历史方式,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史料,认识到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历史与历史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深入分析和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验,可以感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面前积极参与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明确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中的难点

重点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难以感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面前积极参与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

第三,教学过程

链接1: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和展示行业英雄名单:棉纱之王——荣、面粉之王——荣德胜、火柴之王——刘宏生等。请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总结:有人说中国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在寒风冷雨中保持着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努力创业。那么这些民族实业家经历了哪些寒风冷雨?以便引进新的课程。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

老师提问:说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现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请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你在前两节课中学到的知识,猜猜近代中国民间资本发展有哪些冷风雨露。

经过学生思考和回答,老师得出结论: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起初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

然后老师展示了三本史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外国资本主义是通过什么手段阻碍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并思考。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道:(1)外国侵略者试图通过限制从中国进口机器来阻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民族资本主义在市场和原料供应上承受巨大压力。(3)发动侵华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2)国内势力的压迫

过渡:除了外国势力的剥削,国内势力继续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大家看看史料,搞清楚他们用了什么手段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看了史料,回答。最后老师总结:(1)清政府不承认民族工业,视之为异端,驱逐征收苛捐杂税。(2)国民政府大量举借内债,滥发纸币,严重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加入官股、购买、勒索和没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在学生初步了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后,老师设置情境:假设你当时是民族资本家,面对外国势力的剥削和国内势力的压迫,你会怎么做?

学生分成四组,五分钟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最后,老师总结道,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面前积极参与救国,即使前路艰辛,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地奋斗着。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环节三:总结作业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收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过程中建立工厂的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第四,黑板设计

猜你喜欢:

1.高一历史教师教案范文

2.高一历史教师教案。

3.对高一历史各课教学的思考。

4.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5.高一历史课程改革的三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