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大唢呐乐器史
苗族唢呐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木头制成,上细下粗,最低的端口部分向四周扩展,以适当发出声音或曲调。
相传这种大唢呐在清代传入四川苗族地区,由苗族艺人加以改进和发展。200多年前,有一位戏曲艺术家叫金班章,他把流行于南方的女高音唢呐改造成了中音唢呐。后来在女高音唢呐的基础上,按比例加长放大了各部的大小,进而制成了现在为川滇苗族所喜爱的大唢呐。其形制与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制庞大,音色浑厚浑厚。它经常用于民间打击乐器合奏,是一种独特的低音乐器。
历史悠久。在古代,唢呐用于军事活动,是军队中的主要演奏乐器。韩国三国时期(1世纪至7世纪)已流传到宫廷和民间,是宫廷三大乐部中的“唐布”乐器之一。民间在农闲或青峰丰收时使用,可自娱独唱,也可为歌舞伴奏。古代太平箫管身较长,一般用硬枣或梨木制成。管身呈锥形,很粗,外表被雕刻成一个竹节。每节中间各有一个音孔,共八节八孔,管身下端接一个铜喇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