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历史传承

写书的人,用文字描述事物,有很多意思。今天人们称书为书书,与书法不同。书很早就开始了,文字发明之后,就有了书。但书写所用的材料,不同世代的装帧形式,各有不同的耳朵。从古代到清代,所有的书在形式上都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古代到周末,是竹简时期;从秦到唐,是卷轴时期;从宋代到清代,是线拟合时期,描述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用竹子来承载文字。那些被扛在竹竿上的,简单;装在木头上的说“谢”;甚至编竹简也是一种策略。对于古人来说,大事写谋略,小事写简牍。一开始是用刀刻,后来是漆书。在周宣王,有一本墨水书。社会三代以上的文化完全靠这个来前进,国家的文明完全靠这个来保存,这和后世书籍的作用一模一样。就是一本简单的书,其实就是当时的书。这是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次。到了周末,依然流行“孔子读易维,编三绝”。可以看出,魏是一个简单的战略。那些在孔子那个时代的所谓书,现在还简单。从古代到周朝,所有的书都是简牍,所以称为简牍时期。卷轴时期:用竹简书写比较困难,但所包含的文字有限,在先秦人文简单的时候还是足够应用的。随着秦朝六国的灭亡,事务变得更加复杂,官方和民间的文件数量与日俱增。其实之前的写法感觉不能流畅使用,不适合使用。第一个觉得别扭的人是犯人。由于狱官写的时间有限,不能随意积压,所以由狱官电影自动启动改革。篆书费时,改隶书;竹木难处理,取而代之的是芪。它以丝绸为书开始。然而,芪的价格太高,普通人买不起,用不起。所以虽然流行,但只是官方的,社会并不普遍。即之前继承的古籍文献,仍然通过简单的策略保存下来;全国记录钞票的人还是很少的。在汉朝,造纸术被发明,从那以后,书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封面纸是唯一适合书写的材料,和竹木一样长,价值便宜,容易得到。从此,纸成为书写的唯一之物,竹木被自然淘汰,无人使用。但是不管是纸还是纸,上面的字都是手写的,所谓的书只是手写的卷轴,不像今天的书。文帝十三年,弃像而留,命雕之。此后,出现了印刷书籍。从常识来说,雕版和临摹的难度是一倍以上的,这是因为雕版的发明和社会形势,各种书籍都改成了雕版。然而事实却相当荒谬。除法令刻经外,其他文献仍为手抄,手稿最贵。这既有推广员不足的原因,也有刻字不好的原因。印章还没造出来是没办法拿到的,经手人既没有经验,从业者也没有经过培训。印度的篆刻并不优秀,文字上还是有很多错误。不受社会欢迎,是合适的。当时的学者还特别有一种偏见,认为手写一遍就够读好几遍了。所以,大部分上流社会的家庭还是为孩子聘请名师,名师抄写所有经典和历史进行指导,不购买和阅读任何印刷书籍。所以虽然隋代发明了印刷术,但是隋代并没有特别的进步。而唐朝,刻字之事还是不顺利,社会心理还是贵抄,不刻。从五代开始,晚唐长兴三年二月,冯导、李煜邀刊九经。从那以后,重要的经典都是刻而不是抄。雕刻和印刷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一般容易误解为一代人刻的经书和现在的经书是一样的。其实很不一样,很不一样。所有的书,不管是纸的还是纸的,手写的还是刻的,自从封面是用丝绸做的,都卷成了轴,所谓“三万轴”也是如此。不是现在书的成本,卷,部,全套,一卷就是一本书。史书中有宋以前的书,都是几卷,没有原文这种东西,所以是系统记载的。不是以体积为虚的符号,是名义上的。后来书开卷不方便,复习困难,但改成了折叠,而且因为折叠时间长,容易断,分成了很薄的薄片。到了唐代中期,开创了叶,即把长卷折成几页,其形式就像今天的手折,或者说是以前清朝的。无论是丝绸还是纸张,无论是手写还是雕刻,其形式完全是卷轴,因此被称为卷轴时期。线装时期:宋代由于长卷不便,根据树叶的格式改进为今天的线装样式。也就是说一片叶子分出来使其不连续,一片叶子是板,另一片叶子是变。但是,在复习、阅读、收藏中,却不再方便。所以我们看的线装书,其实是从宋朝开始的,只持续了一千年。宋代以前,没有线装书。大部分文字是刻上去的,临摹的很少。在宋仁宗的庆祝日历中,有一个布毕升作为陷阱,用粘土雕刻,然后有了活字印刷板的发明。元王振也有活字印刷。明代弘治、嘉靖年间,无锡化岁、安国初名“聚镇班”。都是活字印刷。在印刷上更经济,但是在书籍上,没有实体和雕版的区别。简而言之,从宋代到清代,他们的书的形式完全一样,都是线装书,所以那个时期叫线装书时期。清末逐渐有洋装,民国以后有以线装取而代之的趋势。它的形式和装订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不需要去详细介绍。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可以分为抄本和印本两大类。复制书是手工复制的书,印刷书是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然而,有不同版本的名称。

写作情境:

根据书写和刻印的不一致情况,可分为祖版、手写版、影射版、原版、手稿、彩绘版、原版、重印版、精版、拼版、潦草版、活字版、套印版、毛巾盒版、口袋版等。

祖本,版本学的专业术语。在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还是文字,最接近作者或写作时间的书最真实、最完整,错误最少,被称为祖宗或母书。

原版是古籍整理工作者的专有名词。影印古籍时,选择一本书影印,这本书称为影印用的抄本。古籍校勘时,要选择一本书作为主书,然后用各种方法对这本主书进行校勘,这本书也叫校勘用的底本。标点古籍的时候,也要选一本书来标点。这本书也可以称为标点符号的底本。在注释、翻译、索引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笔记本,分别进行注释、翻译、索引。这个笔记本也可以称为评论、翻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整理方式使用的原书也可称为“作业本”。

写书和早期的书都是靠临摹。雕版印刷普及后,很多文人依然以抄古籍为业,所以流传下来的古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抄本。宋代以前,书体和抄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书体专指抄写工整的书籍,比如一些内府书籍,只以书体的形式流传下来,比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历代的《史记》。

影抄,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宋、元版本的珍本手稿,雇人用上等纸墨照原样抄写,格式、字体往往与原作相差无几。这样的手稿被称为阴影副本,也称为阴影副本。其中,以《齐家阁》中的石矛最为著名。

稿子,精稿,因为工人抄的书都是非文案写的。其中,文案精美,字体工整,堪称精品手稿。

手稿,已经写好但还没有发表的,叫手稿。其中,作者书写的手稿为底稿,书法家抄写并经作者修改的手稿为清稿。手稿因为不如付梓而有价值,尤其是著名作家的手稿和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手稿一直为藏书家所珍视。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书写的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书籍,如民间流传的《推背书》。

原版雕版印刷,根据原版雕版印刷而重印的书。凡版面、线条、字体按原刻复制的,称为仿刻、抄刻、抄刻、影刻;如果您对原始块副本进行添加、删除、修订或添加注释,则称为添加块副本、删除块副本和注释副本。

细雕版印刷是指校勘严谨、字体工整、纸墨精良的雕版印刷。其中,请名人写上一版的篆刻(在版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叫写篆刻。

修复版,旧书版经过修整补充后印刷的书,称为修复版或修订版。有些书保存了很久,经过多次修复,所以叫进步版。如果宋版是在宋、元、明三代修的,则称为三朝版或三朝版。

复制,将不同地区的图书版本组合起来,印刷成一部完整的图书,称为复制。比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官书局出版了二十四史,格式不同,但都是同一本书。

拼布书,衣服的拼布,用散本来叫拼布书。清初人罗松收集了宋元三个版本,印成了《史记》的拼凑本。在现代,有拼凑版本的《子同治简》和《二十四史》。其中以1930-1937商务印书馆影印的《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这份抄本是用当时最古老的珍本影印的。如《史记》是宋庆元的黄所撰,《汉书》是宋景佑所印,《晋书》有几个宋版本。南北朝七史都是宋眉山写的,隋书、石楠、北史是袁大德印的,旧唐书是宋绍兴印的,用的是新唐书。

邋遢书,古书版本因为多次印刷已经模糊不清,印刷的书叫邋遢书。如宋代著名的《梅山七史》,明代仍在使用,印本被称为《九行散漫书》(因《梅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书是用泥土、木头、铜、铁、铅、锡、磁铁、瓢等材料制成,然后排版印刷的书,称为活字书。据沈括《孟茜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镇用木活字印刷农书,但未发现抄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是1972年发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有许多活字书。明朝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翔用铜活字印刷了《锦绣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印刷了《容斋随笔》和《古今东西结合笔记》。清朝雍正年间,内府用铜活字印刷《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册,乾隆用枣木活字印刷《五营殿聚珍版》系列。此外,还有传到中国的朝鲜活字书。

叠印,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印刷的书籍。朱墨的双色套印,被称为朱墨的,是常见的。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明代发明了分版、分色、套印、凹凸版印刷技术,被称为“脊版”、“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口袋版,毛巾盒,是古代人放头巾的小盒子。毛巾盒指的是小本子,意思是可以放在毛巾盒里。宋·戴昆《鼠谱》载:“今刊小册子名为巾盒书,始于南齐衡阳王手书五经巾盒。”因为这种书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放在袖子里,所以也叫袖珍版。在古代,书商还印制了以儒解经的小册子,专门供科举考生威逼利诱。这种袖珍版被称为“胁迫之书”。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上加一条横线,使之分成两部分,称为两截本或两节。它经常出现在插图小说、歌剧、素描和其他书籍中。

铅印,用现代铅印技术印制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图书馆在上海成立。咸丰七年(公元1857),中国最早的铅印书《六合丛谈》出版。此后,许多古籍也采用了铅印法。清末民国时期,铅印古籍多为线装,与雕版印刷外观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版画印刷的书。这也是清末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手稿用药墨写在特制的纸上,盖在石面上,去掉药纸,涂上墨水,再把书印在沾有墨水的石版上。石印和铅印都是墨印,与用墨印的雕版古籍不同。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符,容易识别。

印刷和雕刻时代:

按刊刻时间分,有唐刻、五代刻、宋刻、辽刻、西夏刻、金刻、蒙古刻、元刻、明刻、清刻、民国刻等。

唐代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在唐代中后期刚刚出现,抄写仍然是书籍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本大多是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 959年)刻的书。包括刻于后唐、后晋、后周的蓝图九经,刻于后蜀、吴越、南唐的书籍、文集、佛经等。五代刻本大部分失传,现在大部分还能看到,比如晋代末年天府八年(公元934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还有吴越刻的《宝印经》。

宋刻本,宋代(960- 1279)刻于宋代的书。由于雕版印刷的普及,官方和民间的刻书业异常繁荣,刻书的范围已经囊括了经典、历史、书籍、藏书等各类书籍。刻本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与北宋同时代,刻在契丹统治的地区。契丹书是严禁的,辽刻也很少流传。1974年,山西应县佛公寺木塔内发现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所刻,最早的刻文为“秋梦”。

西夏刻本,西夏始建于1032年,1227年被蒙古所灭。西夏文字是自己写的,大藏经等书也是用西夏文字刻的,但很少代代相传。考古学家在宁夏贺兰山发现8卷蝴蝶装西夏经。

金版是刻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书,金朝统治,大致与南宋同时。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的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文研究所主持刻书工作。金刻传世不多,著名的有刘知远调和赵苍。

蒙古刻本,元朝开国前刻在平阳的书。基本沿用晋代平阳经院的老规矩。传世有65,438+0247刻《郑家校校三礼图》,65,438+0249刻平阳府张存辉惠明轩,65,438+0244刻《之宝》。

元雕版印刷,刻于元代的书(1279- 1368)。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店中心。元代版画流传广泛,风格独特。

明代雕版印刷,刻于明代的书(1368- 1644)。这一时期,无论是雕刻区域、雕刻形式还是雕刻范围,都远远优于前代。明代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之前较少。明代中期以后,雕版印刷出现了两次显著的变化。一是仿宋体适于印书,二是用线装代替包北装。

清版,一本刻于清代(公元1645-1911)的书。这一时期,官方和民间的刻书业达到顶峰。特别是在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一大批校勘严谨、刻工考究的书籍。现在流传的古籍,大部分都是清本。其中,乾隆前后的精刻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很多被列为珍本。

民国刻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刻本多为历代善本、善本。这一时期,影印和铅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传统雕版印刷逐渐衰落。

书籍雕刻区:

按刻版地域分,有浙版、简版、蜀版、平阳版、洋版(日版、韩版)等。

浙江版,宋代刻于浙江的书。宋代浙江道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多,质量高。书刻在杭州、衢州、梧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于是有了杭本、衢本、梧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之分。

简本,又名闽本,是宋、元、明时期刻于福建的一种书。宋代福建在建宁、建阳刻书、藏书。简阳的麻沙镇盛产榕树和竹纸,便于刻书和印刷。因此,有许多书店。一些著名的书店在宋、元、明三代幸存下来,印出来的书也叫马沙本。

五代两宋时期刻于四川的书本。成都和眉山比较发达。成都刻有北宋初年的名宝,眉山刻有《宋书》、《南》、《梁书》、《陈数》、《舒威》、《北》、《周树》、《子同治鉴》等七史。书本分为大字和小字两种。

平阳版,又称平水版,是金元时期刻于山西平阳(又称平水,今山西临汾)的一部书。金朝灭北宋后,北宋开封的刻本在此被掠夺,设立了即时图书出版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的刻书中心。

日文版又称东洋版,是古代日本刻的古籍。用的多是日本的皮纸,和高丽的差不多,但是质量没有高丽的好。日本常用平假名和片假名,比较容易识别。

朝鲜版,又称朝鲜版,是古代朝鲜刻的中国古籍。中国印刷术首先传入韩国,韩国雕版印刷术随后传入中国。韩版雕刻精美,书面宽大,字迹清晰,多采用白色皮纸。

雕刻的性质:

按刻制性质可分为官刻、家刻、作坊刻。

官刻,官方刻的书。五代以来,中央和地方衙门都有刻书,只是机构不同,所以官刻的名称也不同。主要包括:

历朝历代的国子监刻本《鉴本》。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文献记载,自五代以来,国子监刻经九部,北宋继承其遗制,继续刻经史。南宋时,旧本已不存在,于是在首都国子监收藏印刷地方本,称旧本为“旧监本”,新本为“亲监本”。明代在南京和北京设立国子监,都刻有21世纪的历史,所以有“南监版”和“北监版”之分。

臣馆是宋代地方政府用臣馆的钱刻的书。

由该厂印制的书籍归明朝司礼监厂管辖。常见的古籍有《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特点是书大,字大如钱,但由于太监掌管,校勘不准,错误多。

《内府本》,一部铭刻在明清皇宫里的书。明代刻在内殿的书主要是经书,清代刻在内殿的书很多。内府刻书往往讲究形式而不惜工本,但清代内府的校勘也是精细的。赵廉的《小婷杂记》续写了内府刻书目录。

典本,清康熙年间,在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设刻书处,派王公大臣主持书籍的校对和刻书工作。刻书被称为典本。殿派精雕细刻,纸墨俱佳,堪比宋代。《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刻书在清代一直被列为佳作。

《四库全书》的珍本《聚珍本》选刻于清代乾隆年间。武英殿是用活字印刷的,总共有25万多个木制活字。乾隆将其命名为聚珍版,印出的书籍称为聚珍版武英堂。后来各地官方书店也印仿聚珍版的书,称为“聚外之宝”,五营店的活字书则称为“凝聚之宝”。

图书出版社是曾国藩倡导的,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广东、广西、湖南、山东、山西、直隶等地相继成立了官办图书出版社,所刻图书称为“图书出版社”或“局书社”。

私刻,即私人出资刻书,其中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私刻称为家校版或家刻。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兴盛,有些刻书与室名相称,如宋代的《经书》、俞的《万卷书》、明代范钦的《天一阁一书》、清代的《通志》、鲍廷博的《无知者》、黄丕烈的《礼记》。也有与其名字相称的人,如宋代的“黄本”,明代的“学本”。

坊刻,历代书店、书店、书屋、书棚所刻的书。方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本较差,往往校勘不准。而到了宋代,方的刻书,如林的和殷的书铺,已可与官刻书和家塾书相媲美。

流通情况:

古籍按其发行量和珍贵程度可分为全版、删节版、残版、通俗版、珍本、稀有版、珍本、稀有版等。

一本内容完整的书。

删节版之所以叫节本或删节版,是因为原书太大,刻本时只删节了一部分,或者是其他原因删节的。

不完整的书是指内容不完整的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残缺不全,有的只是缺卷和卷。复制匹配后,仍然可以完成。其中有些残缺不全,只能作为他的书的复制品。一般来说,残本的价值远低于全本。

折子是指刻本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刻本少,发行量少的珍本。比如明代刻的地方志,历代的家谱、宗谱都很少见。

一部孤本,世界上唯一的古籍,往往没有各个学派的记载,比如明朝的永乐大典。中国仅存一本堪称“中国孤本”的书,如刻于宋代的30卷本《五臣笔记文选》。

善本,成书较早、流传较少、研究价值较高的,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版、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和经名人认可的校订本。

善本,起初是指校勘严谨、刻制精美的古籍,后来含义逐渐扩大,包括各种刻制较早、流传较少的古籍。因为在历代藏书家中,善本书一定是旧书,而最近抄刻较多的只能是普通书。如清末藏书家丁丙在《善本集录汇编》中规定:1。旧雕刻,2。精品版,3。老抄和4。老校对。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把旧本定义为宋元本,精本定义为明本。按照这种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龄界限也一天天向后移动。民国时期,明版版画逐渐进入老版块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的块都成了稀世珍品。甚至不管缺了多少块,有没有错,都是用年代来划界的。其实,真正的善本还是应该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研价值和历史文物的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古籍总目录》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和“九条”,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完整、透彻的表述:

(1)元代及以前刻或抄的书。

(2)明代刻抄的书籍(版本模糊、广为流传者除外)。

(3)清代乾隆、乾隆年间以前很少流传的印本、手稿。

(4)太平天国和历代农民革命政权出版的书籍。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学派特色,或有系统见解的手稿,以及很少流传的刻本、手稿。

(六)反映辛亥革命前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的手稿、珍本刻本和手稿。

(7)辛亥革命前,有著名学者校对,对前人校对过的、有参考价值的印刷品、手稿进行刻写或临摹。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内各种活字书、套印书,或有精美印刷品的雕版印刷。

(9)明代印谱、清代古印谱、名家篆刻印版(有特征或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