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经济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而伦理道德是从伦理道德中升华出来的伟大而永恒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民族的节操,是护国、护种、护教的精神支柱。从人类历史的整体来看,伦理具有超历史、超时空、超因果性的特征,具有独立的绝对价值。它揭示了人类的道德特征,即理性支配感性,理性凝结为民族人格力量或民族心理结构。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不会随着时代条件而改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是唯一保持了五千年青春活力的文化。中国是礼义之国,有一套完整的伦理规范。春秋以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出现,士子的兴起,教育的普及,使这种以仁为核心,渗透着民本思想的传统伦理道德代代相传,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结构。孔子的人道主义和实践理性、乐观进取的实践精神、舍己为人和拯救社会的个人理想,都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民族的道德操守,至今仍在凝聚人心、团结国人方面发挥着进步作用。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伦理思想的思想家。自西周末年开始,春秋战争时期“礼崩乐坏”,各国争斗不休。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使人们失去了精神支撑和信仰,找不到一个准则来协调和引导人们,使社会趋于平衡和稳定。孔子用历史上已有的“仁”的概念,作为当时人们的行为准则,给予了新的诠释。孔子重塑的“仁”,就是做人的道理。朱发展了仁学,提出在处理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大事时,要分清义利、善恶、是非、得失。对自己来说,是人欲的自私,做人是自然的正义;公与私只有一个人,世间只有一个邪与正。做人要坚持仁、义、礼、智、信,公而忘私,忠而忘身,除恶强身。遵循仁的原则,人们可以正确地协调家庭、大臣和朋友的利益,恢复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发展。
孔子用“仁”概括了道德的方方面面,“仁”成了道德的总称。他把来自神秘崇拜的“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扎扎实实地说出了做人的道理。仁者,百家争鸣。仁是爱人,仁字是从人到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欲立则立,欲伸则伸”,归结为“忠恕之道”。他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解释。比如他认为仁就是“礼、容、信、敏、利”。敬则不辱,宽则得众,信则负责,敏则有功,宽则能使人。“尊重是自尊,宽恕是大度,信仰是诚实守信,敏感是勤奋,善良是关心他人,善待他人。有时候孔子还把仁总结为“温柔、善良、礼貌、节俭、臣服”,这里的温柔是谦逊,善良是善良,礼貌是尊重和自尊,节俭是节俭,臣服是谦逊和礼貌。
孔子的仁学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孔子教导弟子“以道为旨,以礼为靠,以仁为靠,以艺为游”的处世之道,他认为君子应该终生坚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
孟子提出了“威武不可屈,贫贱不可移,富贵不可淫”的“浩然之气”,无私无畏是我们民族有志之士的道德理想。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是建立在道和义的基础上的。
孔子以仁释礼。忠,礼义之宗。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礼貌。他把社会规范的“仪式”解释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宗教的神秘人性化,从而把伦理规范和心理欲望融为一体,把上帝的命令变成人的自觉意识。仁的内涵主要是心理情感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其精神实质是“实践理性”。仁在内在心理上突出了个体人格的能动性和独立性。“仁人志士为仁,无存害仁,有杀为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学者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认为仁是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死后不是很远吗?”“仁”归于君子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儒家思想突出个体人格的价值,推崇道德人格,提倡仁义忠信,舍生取义。其心理情感原理强调情感与理智的合理调节,从而达到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平衡与稳定,达到拯救世界和自我实现的目的。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无论成败、个人安危、荣辱,都是受仁的教育,一生都在追求。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几千年的灾难,得以传承和发扬,与实践理性的人格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