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事迹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马出生于云南省昆阳州(今晋宁县)宝象山河岱村。1382年(洪武十五年任旭),明军征滇,时年11。马和他的父亲摩诃才死了。马被抓进明营,受到阉割迫害。1390(洪武二十三年)马19岁,被燕王选中,在燕王府任职。1404(永乐二年)马,33岁,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郑”。此后改名郑和,晋升为内务府监察太监。1405七月11(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34岁的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王景洪率领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第二天九月五日,永乐五日(1407 10)。1407 10 6月13(丁亥,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三十六岁回国后,立即率领船队与王景弘、后弦第二次下西洋,先后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1409(永乐七年丑)38岁,九月与王景弘、费信第三次下西洋。1413(永乐十一年)42岁的马欢等人率领船队第四次下西洋。1417(永乐十五年丁酉)46岁的郑和率领船队第五次下西洋。1421年(永乐十九年)50岁,王景洪、马欢等人率领船队第六次下西洋。1431年(宣德六年辛亥),60岁的郑和、王景洪、马欢、费信、龚珍率领27550人的船队第七次下西洋。1433(宣德八年)62岁的郑和在回国途中死于古里(今卡利卡特)。七月,船队回国,玄宗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七下西洋简介
1405、11年7月(明朝永乐三年),明太祖成祖命令郑和率领一支由240多艘海船和274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出航,访问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和东非的友谊。每次从苏州刘家岗出发,直到1433(明宣德8年),共航行7次。最后一次,八年四月玄德回古里,病死于船上。
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七月11)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 10二月)回国。第一次下西洋的数据有27800人。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1407,10,13)九月十三日,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送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1409)夏天回国。第二次下西洋的数据有27000人。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1409,10)九月,我们从太仓刘家港起航。姚、费信、马欢等人随我们去了,到达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参观了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141七月六日)。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65438+2003年十月)出发,由翻译马欢陪同,于永乐十三年(1465438+2005年八月)七月初八在东非马林迪首次出航。同年6月165438+10月,马林特大使来华献上“麒麟”(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的数据有27670人。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65438+2007年六月),蒲守庚后裔蒲日和陪同,经泉州,到达占城、爪哇岛,最远到达东非的木古都舒、布拉瓦、马林等国,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65438+2009年八月八日)。
郑和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三月三日)出发前往邦哥刺(孟加拉),史书记载“镇东中段,官船遇大风,倾覆溺死,船上大叫,叩神求救,话未说完...风平浪静”,又回到中路,永乐二十年八月。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驾崩,仁宗朱高炽登基。由于经济空虚,他下令停止向西航行。
郑和七下西洋。
宝船于宣德五年(1431)十二月初六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起航。回来后,郑和于宣德八年(1433)因积劳成疾,死于印度西海岸的古里。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回玄德。第七次下西洋的数据有275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