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徐州的创作

苏轼在徐州

★参考资料:

在徐州市青云桥以东,一座黄色的双飞檐高楼矗立在黄河南岸的大堤上,这是一座新修复的黄色建筑。历史上的桃花坞是900年前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八月,徐州知府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后,在徐州城东门上修建的。熙宁十年(1011),苏东坡由密州(山东诸城)调任徐州周知。苏轼在十一月年复一年为徐州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也写了很多描写徐州风土人情的名篇。

苏轼到徐州才三个月,当时黄河泛滥,洪水逼到徐州。苏轼是个亲荷迷,草盖人,土生土长的盖房子人,所以从来不回家。在他的组织、指挥和影响下,军民万众一心,终于避免了淹城之灾。苏轼“长得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战胜洪水的壮举,受到了朝廷的嘉奖,赢得了徐州人民的感激和尊敬。为了防止洪水对徐州的威胁,苏轼一方面筑堤固岸,一方面加高城楼。元丰元年二月,开始在城东门口修建两层高楼。因为“水受土制约”,所以他用黄土画出来,取名黄楼,意思是“土胜于水”。九月九日,重阳节,苏轼大宴宾客,举行仪式,奏乐庆祝桃花坞落成。他兴高采烈地写了一首诗《九月桃花坞》留念。从此,桃花坞成了徐州的一处历史名胜。

除了桃花坞,徐州还有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历史遗迹和动人传说,包括苏堤、云龙湖,这也是一项治水工程;东坡醉卧,现刻有题诗“东坡石床”;苏轼与云龙山隐士张在鹤亭饮酒抒怀;以苏轼《快哉这封赋》命名的快哉亭;黄河故道中的“今红岛”,据说出自“苏小姐舍命潜,红妆今黄水中”。这些都寄托了徐州人对苏东坡的喜爱和怀念。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