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舒羊城

古城遗址。寿阳古城,东西长约四公里,南北宽两公里,是三里三的小城,东西南北的城垛至今可见。城垛大约三英尺高,五英尺宽,六英尺长。城墙上修建的汉代绳纹瓦随处可见。东北城垛出土有汉代绳纹壶、灰陶罐和一块一尺多大小的方砖。绳状图案的瓷砖大约6英寸宽,8英寸长。建城时城内出土了一块石碑,只有顶部刻有图案。碑的主体已经丢失,形状不明。碑文从不记载。这个城市曾经有一条街,分为上、中、下三条街。这条路大约十英尺宽,三英里多长。九条小巷,三英里多长。在路的北边有一个熟羊村,街上的商店都比较整齐。现在叫老包子。宋、元、明时期,城内建有关帝庙、城隍庙,清同治时兵刃焚毁。县政府以东15英尺就是监狱。西门铁门扇毁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雷祖庙于1953年拆除。

对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采集的标本和出土文物的考证表明,随着自然的变迁和历史的推移,寿阳劳动人民在地下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大多分布在渭河沿岸的山坡上或一、二级阶地上,具有较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今天清场的站点有:首阳镇渭河南岸第二站梁家坪。东至小鸭儿沟,西至莫家门沙沟,北至南川运河,南至石家庄。它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文化层距地表约2m,厚0.5m。遗址有灰层、窑址和裸露的陶片,是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遗存;吕加平,寿阳镇三十里铺村渭河南岸第一阶地。东临北瓦沟,西接陆家庄,北接三里铺,南有人行道。面积为150m×120m。文化层距离地表0.1-1m,厚度0.1-3m。有灰层、灰坑和陶片露出,属于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1971年马家窑文化出土,耳尖和耳底有涡纹彩陶瓶。是甘肃省罕见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类型的器物。寿阳镇乔家河出土的一罐战国时期的二墩泥质灰陶。

?出土文物。在寿阳镇及其周边,尤其是东北侧的城垛上,随处可见成堆的秦汉时期的瓦砾和一些灰陶罐、绳纹罐的碎片。在采集的瓷砖标本中,搓板状的凸弦、凹弦和索线状的凸弦与战国秦长城周围出土的非常相似,厚度为1.5cm,弦凸宽为1cm,修复后宽度超过33cm。木瓦板上有许多木瓦。外侧饰以粗细不一的绳纹,纵横交错,纵横斜斜。内侧饰布纹、雨滴、巢纹、横粗绳纹,厚约1.5厘米。木瓦板的一端打磨有8厘米左右的绳纹,很平实。修复后宽约37厘米,长约50厘米。还有很多不同厚度的木瓦,外侧用竖线装饰。管瓦的一半或两端用绳纹打磨成素面,两端用纽扣装饰。上述板瓦、管瓦与县文化馆收藏的汉瓦基本一致。用细绳装饰的灰色陶器。肩部也有波浪纹,腹部有弦纹,造型多为瓮、罐、坛。口沿外翻,外翻,外折,很少内折。壁的厚度从0.4厘米薄到0.8厘米厚不等。灰陶的形制与县内汉墓出土、县文化馆收藏的相当。

?古墓。寿阳镇有很多古墓。寿阳旧县首阳山,有伯夷、舒淇墓;寿阳镇乔家河村东南的梅家嘴台地北缘汉墓,东临黑营沟,西接折家沟,南接平岩梁,北接台地。表面可以看到几个土封,呈穹顶状平面,周围散落着砖瓦。发掘比较完整清晰:南宋王德将军陵园,列为中国著名军事人物,位于寿阳镇董家堡村槐家坪村600米处,墓碑、墓、墓齐全。

?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考证和对史书的反复研究,认为战国时期陇西县寿阳遗址应在陇西县寿阳镇渭源县东北五十里、渭河北岸沭阳口村之间,陇西县西五十里、渭河亚坪村之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里地势开阔平坦,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当地西咸河的三角地带。是吴象、寿阳、道道三县的交通枢纽。从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军事防御等角度看,都是最佳的建城设县地点。

?因此,这与《水镜笔记》、《旧唐书》、《甘肃新志》、《定西方志》、《清康熙威远县志》、《威远县创建与改建志》、《威远地测志》、《陇西县志》、《义齐重修庙碑》等史籍有关。

?但两千多年来,渭河上游多条河流受袭,导致南山山下的渭河由南向北,左水右转成了右水。就像古人说的“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河变(路)路断(断)”一样。于是,古寿阳县城就消失了(要么是洪水,要么是地震,要么是耕地)。要确定到具体的地方,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和相关文物的发现来确认。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设寿阳郡,即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永兴军与陕西道慰安所韩琦,推荐侯克修建熟羊村(今寿阳镇旧堡),俗称熟羊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称寿阳镇。1949解放后,设立寿阳、敦厚、路楠乡,1955设立寿阳乡。寿阳公社成立于1958,境内有寿阳、友谊、武义行政区。寿阳和友谊公社合并1961。寿阳公社1965再次合并。1984变更为寿阳乡。1994年重建为镇,寿阳沿袭至今。据估计,威远县东距寿阳镇50里,陇西县西距寿阳镇40里。从距离上看,唐代陇西县寿阳县(今渭源县)老城位于寿阳镇的判断与《定西方志》、《陇西县志》等史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