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国的历史价值

古代东瓯王国在台州留下了一处古代帝都遗址——徐偃王,位于温岭市大溪镇。更早的记载是宋代《玉帝纪声》卷十二:台州有“古城,黄岩县城南三十里,外城绕十里,高仅二尺,厚仅四尺;星期五在内城,城市周围有几十棵树。故旧云为徐偃王城。”我们台州是从南宋嘉定的《赤城志》开始的,一直到2002年。八百年来,每次编修《泰州志》、《黄志》、《温岭志》,都要记载城。这是套路,绝对不可或缺,否则这个编年史就是重大疏漏。

徐偃王城与东瓯国的演变是否有直接关系,20多年前尚无定论。近20年来,通过本省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掘和台州地方史官、温州学者的热情参与,基本上可以明确东瓯的都城和徐偃王是同一个古代帝都。

温州王克旺等三人在《论东瓯建都及迁入》一文中引用了许多史料,结论是“东海王的都城应在台州,不在温州”,“东瓯的活动中心在台州,都城在黄岩县”。他们引用的史料之一是《浙江通志》卷四十六:“永宁县今改称黄岩,汉东有瓯国遗址”,“东瓯居海,今永宁县也在海”。明成化五年(1469),黄岩南部位于太平县,这座古城被划入今天的温岭市,而非黄岩。上世纪80年代,泰州市文管会金祖明先生多次到古王城考察,写了一篇论文。黄岩地方志办公室也组织了实地考察,同意王克旺等人的学术结论,并增补了内容,新编县志中包括徐偃王市和东瓯王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王城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最全面的调查规模是2002年9月6日至2002年6月17日40多天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第一个目的是该遗址是否是文献记载的古城,第二个目的是该遗址是否是最早的时代和延续时代。调查发掘的最终结论是“该遗址为古城遗址”,“遗址上层年代应为宋代,遗址下层堆积应为战国遗物”,“古城遗址仅发现于战国时期”。

著名学者孟在《东夷后汉书·列传》中记载,西周末的徐偃王地区,四面江河、淮河,周长五百里,有“陆上对朝三十六国”,东岳应该是其中之一。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董楚萍吴越文化新探:“今天,黄岩和温岭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欧虞国。”黄岩颜真菲《东瓯国沿革》中记载,“瓯”位于浙江东南部东岳国境内,“虞”为“许”的原字,是西周中后期许人建立的小国。这个都城是大溪古王城,东瓯是继瓯之后的古王城。

学者们对这座古城的价值有不同的结论。我们可以用省文物专家调查发掘结论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大溪古城遗址是泰州地区已知最早的古城遗址,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经过考古调查和试掘的战国时期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