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核心知识点安排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6月29日开始,10。考生是如何整理和记忆知识点的?本文我给大家带来的是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核心知识点的安排。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在发展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发展潜力大。

(3)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学生是独立的人。

(1)每个学生都独立于老师的思想。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任和权力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基于社区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的变化

1.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和欣赏。

2.在教学的处理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 * *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热爱和奉献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于人民教育,胸怀大志,勤奋敬业,甘当天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要敷衍了事。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爱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对学生严格要求,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得讽刺、挖苦或歧视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要有说服力,不厌其烦地教人,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之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着装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和父母。作风正派,为人正直。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倡导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专心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法规(时间)

1985,提出实施义务教育。

65438-0986,义务教育法颁布。

1991,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

1993年,教师法颁布。

1994,教师法实施。

1995,教育法颁布。

2006年,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免费。

教育法律法规(权利和义务)

1.中国人民和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法9

2.受教育者依法享有入学、升学和就业的平等权利。教育法37

3.受过教育的人享有以下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款和助学金;

(3)学业成绩和品行得到公正评价,完成规定学业后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向有关部门申诉,对学校和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申诉或者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教育法43

4.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价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领取工资,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和寒暑假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其他形式的培训。教师法7

文化素养(历史)

1.唐太宗:军事能力过硬,帮助父亲统一中国;消灭东突、薛延陀、高昌、吐谷浑;扩大教育机构以吸引国家人才;精简政府机构,消除多余的官员和工作人员;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创造贞洁法则。

2.三个省: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法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查政府法令;

决策机构中书省负责起草和发布诏令。

3.六个部分:

吏部——负责四类官员的考核、任免;

财政部----负责财政和国库;

礼部——负责贡品、祭祀和仪式;

兵部——负责军事;

惩罚部——负责司法和审计事务;

工业部-负责工程建设。

文化素养(科学和技术)

第二次科技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2)莱特兄弟——飞机。

(3)西门子-电动机、发电机等。

(4)铃式电话。

⑤爱迪生——白炽灯、留声机。

(6)马可尼无线电报。

(7)诺贝尔安全炸药。

(8)普朗克-量子物理学。

(9)爱因斯坦——相对论。

(10)弗莱明青霉素。

(11)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2)魏格纳大陆漂移理论。

(13)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氏杀菌。

(14)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物质镭和钋——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科。

科学家。

伦琴X射线。

文化素养(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1.诗意

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体、雅、颂、比、兴。

2)《离骚》:作者是屈原/骚体诗。

2.散文

1).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变、春秋。

2).道教:老子-道德经(老子)/庄子-华南真镜(庄子)

3).儒家:《论语》孔子/孔子弟子及其再弟子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4).墨家:墨子(翟墨)/墨子

5)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儒、墨、道、法融为一体。

6).贾谊:《论秦》/西汉时鲁迅称之为弘文。

7).司马迁:第一部传记通史《史记》/史家绝唱,离骚无韵。

8).班固:汉书/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9).司马光:《资同治简》和《史记》都被称为历史瑰宝。

10).“三曹”:曹操(被鲁迅称为改革文章的奠基人)/曹丕/曹植。

11).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石硕/马硕。

12).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永州八记》

13).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的新体裁。

14).“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3.小说

1).四大经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2)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

3)蒲松龄:《聊斋志异》

4).吴:儒林外史/范进忠剧。

4.歌剧

1).关汉卿:《窦娥袁》/元曲,四大文学家之一。

2).郑光祖:元曲/《倩女幽魂》四大宗师之一

3).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上墙》

4).马致远:汉宫元曲/秋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秋思。

5).王实甫:西厢记。

6)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头凤、邯郸、柯南

7)孔:《桃花扇》/中国戏曲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二)中国现代文学

1.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晨花》、《野草》、《簋街亭随笔》。

2.茅盾:最高的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3.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4.老舍:文艺队里的劳模/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5.曹禺:《雷雨》

6.叶圣陶:教育家/稻草人——第一部现实主义儿童文学

7.冰心:儿童作家/明星,春水,送给小读者

8.郭沫若:女神/屈原

9.林语堂:《北京的云》

10.陈:白鹿原。

11.钱钟书:《围城》。

12.戴望舒:雨巷诗人

13.沈从文:《边城》

14.徐志摩:志摩诗,寒夜翠,虎集流浪。

15.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红高粱

(3)世界文学

1.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四部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2.但丁:与莎士比亚、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大师/神曲。

3.雨果:巴黎圣母院

4.莫泊桑:他与契诃夫和奥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5.歌德:少年维特/浮士德

6.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如果生活欺骗了你

7.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

8.契诃夫:变色龙和陷阱人

9.奥亨利:东方三博士的礼物

10.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人与海

10逻辑推理(朴素逻辑)

1.简单对应问题

两类元素没有长度、高度、大小的对比,根据需求找到匹配关系。一般这类问题直接用代换排除法回答。

2.订单对应问题

①位置排序型:几个物体排成一条直线,其中一部分的位置是有限的,需要对梗进行正确排序。

②比较排序型:材料给出了某些物体的顺序信息(身高、身高、大小或时间顺序等。)作为约束,并要求根据这些信息对词干给出的对象进行排序。

11信息处理能力

处理能力:word的文本选择

在分析我区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先选,后做”的原则。根据选择范围的不同,选择方法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

笔试主要考察申请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传授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还应当考察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保障教学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按学习年限分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分为两个科目:一是综合素质(幼儿园),二是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由两科组成:第一科《综合素质》(小学),第二科《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中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为3个科目:

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科目。

普通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科。